首页 科技快讯 14亿人却做不好科研,印度学术困境难解

14亿人却做不好科研,印度学术困境难解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5月06日 08:33

印度,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进行最大规模的领导人选举。6月1日之前,9.7亿的印度选民将要选出他们的新一任领导人。

本土科学家们对这个政治话题关注度颇高,其背景是,印度的学术界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具体来说是政府对科研的资助体系,正在经历重要变革,在这个国家主导了科研投入的国度,印度科学家希望,新一届为期5年的政府能够坚定地把更多资金投入基础科研, 同时增加资助透明度。

正如印度在经济等方面的体现,这是一个充满未来和希望的地方。年轻人口充足,好学而愿意吃苦,以改善生活和阶级跃升为目的,愿意付出努力。在这样的条件下,现任总理莫迪曾说,印度要在2047年(印度从大英帝国手里独立出来100周年)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以及更近的目标,即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不管从哪个角度拆解这个目标,科学、技术能力都是底层和深远的发展动力。但现实是,在印度学术界,资金不足、资助体系不流畅困扰着这里的最聪明的头脑。

借着印度大选的时间点,本文我们详细聊聊印度科学家是如何展望他们的科学强国之路。

一、现状:极具性价比的印度科学

从科技的角度看印度,过去十年,印度创造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太空领域的成就是绝对的代表。从2013年开始,印度成功发射了“Mangalyaan”火星探测器,成为继美国、苏联和欧洲之后第四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这次一击即中的成就开启了印度一系列航天尝试。2017年,通过PSLV-C37运载火箭,印度一次性将104颗卫星送入太空,在当时也创下了单次发射卫星数量的新纪录。

再看2023年8月23日,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务“月船3号”成功着陆月球,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更令人称奇的是,完成这一切的预算仅为7400万美元,甚至比拍一部科幻电影的成本还低。

对印度来说,技术成就是一种国力象征。总理莫迪在直播画面里用力摇着印度三色旗:“我们正在见证历史。”极力传达一个新的形象和信号:一个崛起中的国家在全球精英中占据一席之地。

同样的成就,也体现在印度的科研成果产出上。

在2008至2018的10年里,印度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以惊人的两位数增长,带着印度整体排名从全球第九,一跃成为如今的全球第三大出版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同时,其学术界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蓬勃生长,2014年至2021年,大学数量从760所激增至1113所。

在展示出了“印度速度”的同时,学术界的运行和他们的登月任务一样,也展现出“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

印度科学技术部(DST)的一份报告指出,印度研发支出仅占到其GDP的0.64%。作为对比,2022年,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平均研发支出大约占本国GDP的2.7%,中国与此相近,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在2021年的研发支出占比为2.4%。

图:近年来,印度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趋于降低丨来源:DST

还有一些其他成就,比如印度相当著名的仿制药产业。印度官方数据显示,以产量计算,2021至2022年间,印度的制药产业在全球排名第三,其中绝大多数为平价的仿制药。在那场影响全球的疫情当中,印度出产的仿制药在客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遥感卫星群,也是印度组建的。

但高光的成就不代表所有现状,光芒甚至会产生更多不被关注的阴影。

一位印度学者指出,该国现有的资源越来越倾向于支持能够更快落地或商业化的项目。这是在资源有限下的选择,在强调经济价值的背景下,应用驱动的研究占据主导,为印度技术领域带来了片面的繁荣,而更基础的研究成为了被牺牲的那一部分。

科研的最终价值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础研究催生出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再到下一阶段的大规模应用,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人。“我们必须铭记,为纯粹的基础研究留下一席之地同样重要。持续的创新活力才能构建全面而多元的研究生态系统。”印度物理学家Arindam Ghosh在接受Nature的一次采访中表示。

二、代价:顶级人才出逃

相比于印度的经济地位——这个带有官方色彩的指标,在世界范围内,印度的人才拿下了不成比例的成就。近年来,印度裔顶尖人才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全面出击”,势力覆盖商业、政治和学界。去年莫迪总理访美参加企业家见面会时,有人调侃称这是“老乡见面会”,因为包括谷歌、微软、Adobe在内的顶级公司,CEO都是印度面孔。

涌向美国的脚步没有放缓。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报道,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数据,截至2023年9月,持有美国学生签证的活跃人数,印度为32万人,中国为25.4万人。印度15年来首次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留学生最大来源国。

图:上图为近年中国学生5~8月获发美国学生签证数量,下图为同期印度学生获发美国学生签证数量。丨来源:高等教育纪事报

“印度的教育系统培养了高素质的理科学生。然而现在的趋势是,学生移民到国外进行高等教育,往往永远不会回来,这导致了印度科学界技能的丧失,”印度浦那大学天体物理学家Debarati Chatterjee说。

印度外交部估计,2022~2023年仅仅一年间,印度出国的学生人数(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从130万增加到150万。

印度本土学术人才库出现被“掏空”的危险。“我的团队接待了12名夏季项目实习生……我本来很乐意接受其中任何一位学生在我的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想留在国内。”去年升学季,印度著名学府印度科学研究所的遗传学教授Upendra Nongthomba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广泛讨论。

据印度专注学术报道的媒体Times Higher Education报道,印度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激增,导致其国内大学出现大范围招生短缺,且情况在疫情后更加恶化。一位留学咨询机构负责人表示,2023年,前往海外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为此前来咨询的博士候选人数量增加了70%。

原因更多在印度内部。“在我们国家,科研资金和奖学金发放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所以学生的生活都过得很拮据。”昌迪加尔大学助理教授Noble Kurian的评价一针见血。

这一呼吁得到了一些政治家的支持。国会议员Shashi Tharoor就警告说,“官僚的冷漠”已经阻止了许多学生继续从事研究职业。“政府部门的入门级岗位的薪资要高得多……所以博士学位往往是国内学生们最次的选择,”他指出。

当最优秀的人才纷纷选择出走,其国内的人才真空问题更加棘手,如何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环境,成为了印度教育界和政府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一场由内而外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改革:用正确的姿势撒钱

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而在资助科研方面,印度政府在其中起了绝对主导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学者们都关注大选的影响。

颇具印度特色的现象是,在印度,大约六成的科研资金来自中央及地方政府和高校,而私营部门仅有四成。对比之下,私营部门在OCED成员国的研发支出中平均占比高达74%,欧盟27国中这一数字也达到了66%。

图:前五大经济体,研发投入占GPD比例,据2020年数据丨图源:Nature

印度其实也不乏跨国大公司,涵盖建筑、信息技术、制造和制药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完全有能力在支持科研甚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在现行的、不透明的体制面前,他们显得非常吝啬。

政府作出过努力。去年8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批准成立Anusandhan国家研究基金会(ANRF),五年内向大学和实验室提供5000亿卢比(约合6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改善基础研究的现状,其中70%的资金来源于非政府渠道,比如业界和印度的富豪们。

这一莫迪亲自牵头形成的法案,被印度大报The Economic Times称为:学术界的梦想。

但梦想要成真,还需要经历更多改革。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教授Binay Panda最近在印度媒体The Hindu上发文指出,法案的确是一个必要的途径,但在这个基础之上,新一届政府需要实施更详细的计划,并建立类似于担保资金的托管账户机制。增加资金的同时也需要更加审慎地把控支出,同时打造更好的人力体系。

在那篇题为“Scientists and a wish list for the incoming government”的文章里,Binay Panda写下了作为一名一线学者的“愿望”清单:

1. 新一届印度政府需要以每年50%的速度增加研发支出至GDP的4%,且鼓励私营部门向ANRF捐款,提升研发投资;

2. 必须升级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基础设施,以吸引高质量教师和研究人员,同时确保招聘体系的公平性;

3. 向全球看齐,教育和研究机构的招聘达到一个透明、快速且不受任何影响的全球公认的标准;

4. 设立高效的科研资助管理系统,减少官僚体系下的繁琐流程,确保科研部门能够及时使用预算并快速将资金分配给科学家;

5. 科学家应享有基于证据的学术自由和创新空间,包括自主创业和参加国内外会议的自由,同时对科研成果和教育质量负责。

道理很明显,不管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对科学研究的投资最终可以带来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健康和福祉的提升。尤其在发达经济体中,这些共识为学术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他们明白,科研投资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成果。

在印度漫长的选举季落幕后,无论哪个政治集团上台,都必须认识到,印度有能力并且应该在科研领域做出更多投入。

就像Binay Panda在文章开头所说:印度成为主要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就是支持科学,支持科学家。

参考文献: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1088-3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4151-024-00058-y

[3]https://www.economist.com/science-and-technology/2024/01/03/moon-landing-apart-indian-science-punches-far-below-its-weight

[4]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india/national-research-foundation-a-dream-come-true-for-academics/articleshow/101403659.cms

[5]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lead/the-problem-with-indias-science-management/article67757103.ece

[6]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op-ed/funding-woes-haunt-indian-science/article65372653.ece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返朴 (ID:fanpu2019),作者:李贤焕

相关推荐

不去耶鲁,我在德国小城做科研
高校“青椒”:“学术民工”还是“知识精英”
如果Sci-Hub胜诉,对全球科研意味着什么?
为何这么多医生向学术造假低头?
在阿里做科研是一种什么感受?
学术师承,对科研学术研究的影响有多大?
研究生导师频出大瓜,学术圈是象牙塔还是名利场?
“老板学术造假被查了,想退学”
“妲己纣王”事件背后,学术不平等何时休?
学术体制的驯化

网址: 14亿人却做不好科研,印度学术困境难解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735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