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太突然!1.4万亿巨头出现:狂赚306亿!

太突然!1.4万亿巨头出现:狂赚306亿!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5月24日 02:13

拼多多赚得比阿里巴巴还多。为什么?

铅笔道作者丨爱羽

这是电商界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截至5月22日,拼多多市值约14798亿元,而阿里巴巴约为13670亿元——二者差值约1128亿元。

这个结果,与另一个事件息息相关。5月22日,拼多多发布2024年Q1(第一季度)财报,净利润约306亿元,竟然超越同期的阿里(244亿元)。

从收入规模上看,一个是蚂蚁,一个是大象。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收入约2218亿元,同比增长约7%;而拼多多为868亿元,同比增长约131%。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蚂蚁居然比大象还赚钱,这不禁让人怀疑阿里巴巴的造血能力。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不仅净利低于拼多多(62亿元),还同比下滑了11%。

这种奇怪局面,究竟是怎样造成的?

-01 -

首先,拼多多为什么这么赚钱?而阿里做不到。

今年一季度,拼多多净利率高达35.2%。而这个数字,阿里巴巴过去一年从未实现。

2023年一季度,阿里净利率约11.06%;二季度为14.09%,三季度为16.38%,四季度为18.46%;而在2024年一季度,阿里的净利率约11%,比拼多多少24.2%。

阿里这串数字背后,隐藏着一种可能性:公司存在太多无效成本,收入贡献力较低。

拼多多今年才9岁不到,还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而阿里已经26岁,身体用久了,自然会产生很多污秽。

过去两年多,阿里持续裁撤了54425人,从2021年年底的259316人裁减至204891人。这也侧面说明:一些“低性价比业务”在缩减、撤销。

比如2023年12月,据媒体报道,阿里云裁撤了IoT业务线。比如过去1-2年,阿里卖掉了大润发、圆通、苏宁等部分资产,以回归核心电商业务。

这个过程还在持续,进一步说明:这些“无效成本/资产”,正在影响阿里的净利率。

相比之下,拼多多则是轻装上阵:业务高度聚焦于电商。一个关键的数字是,拼多多的员工总数仅为1.3万人,比阿里少19.1万人。

阿里有盒马,季亏损可达28亿元,而拼多多没有;阿里有菜鸟网络,季亏损达13亿元,而拼多多没有;阿里有本地生活集团,季亏损达20亿元,拼多多没有... ...

阿里有“淘天集团”(电商业务),该业务拼多多倒是有,但二者实力旗鼓相当。今年第四季度,淘天集团收入约932亿元,拼多多为868亿元。

-02 -

其次,拼多多还处于高速增长中,而阿里缓慢增长。有人说,阿里规模大。但前文其实已经比较过,二者的电商业务规模差不多,单季度仅相差不到70亿。

而从Q1增速看,拼多多年收入增速131%;而淘天集团只有4%。

所有业务中,拼多多增速最快的是“交易服务业”,增长了327%。主要原因有几个:

1、得益于一季度GDP增长恢复至5%以上,春节消费等季节性因素,以及以旧换新等利好政策;

2、“多实惠”和“好服务”的平台能力增强,推动了交易服务的增长;

3、科技创新投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季度研发投入达29亿元,同比增长16%,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供应链降本增效。

仔细分析而言,第一个是普遍因素,阿里也享受了该红利,因此可忽略。第二、第三个因素,给消费者带来的结果是:更便宜。

由此可见,拼多多的增长引擎中,“便宜”是核心动力。而这也侧面说明,阿里在这一点做得不够优秀。

回忆往昔,“便宜”也是阿里早期崛起的撒手锏:用免费模式打败EBAY,用免费吸引商家开店,用C2C模式降低商品交易成本... ...

保持初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比如刘强东(京东创始人),在公司上市9年后,还不忘频繁在内部会议中强调:低价是京东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

再比如蔡崇信(阿里董事会主席),在今年4月份严厉批评阿里:忘记客户,正在自食其果。

变化很容易,不变化很难。变化的是多数,不变的是少数。那些不变的、极少数东西,往往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要素。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太突然!1.4万亿巨头出现:狂赚306亿!
戴姆勒柴油门损失306亿,2019年净利暴跌64%,将裁撤10%管理层
孙正义,一年狂赚3000亿
狂赚1200亿,差点收购苹果,影响千万程序员,那个叫做太阳的公司却陨落了
最新民企500强出炉:蚂蚁集团估值1.4万亿 名列第5
市盈率十年高位 苹果服务业绩能否撑起1.4万亿市值?
阿里又少了1.4万人
太突然,腾讯狂赚426亿:裁了1400人
18年狂赚1300亿美元,回报超4000倍,腾讯最大股东上市了
裁员1.4万人!这家科技巨头怎么了?

网址: 太突然!1.4万亿巨头出现:狂赚306亿!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9345.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