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Manner这下引发众怒了

Manner这下引发众怒了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6月24日 18:37

作者 | 方 乔

编辑 | 刘 渔

6月17日,接连发生的两起事件为Manner咖啡敲响了警钟。

首先是威海路716店的突发事件,一名女店员向顾客泼洒咖啡粉,继而情绪失控的情景。尽管总部迅速做出反应,宣布涉事人员已被开除,但这一举动仅是对个案的直接处理,其背后折射的企业文化、员工心理状态及危机应对机制的不足引发关注。

几乎同一时间段,在梅花路店内,另一场由等待时长引发的冲突再次上演,男性店员与顾客之间的激烈争执乃至肢体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于品牌服务质量与员工行为管理的质疑。

此类事件反映出在追求市场竞争力和严格成本控制的过程中,Manner在运营管理和员工管理方面均面临挑战。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信任,也对品牌声誉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Manner起步于2015年的上海,由韩玉龙夫妇创立,起初以小巧精致的店面设计(有的仅2平方米)和高品质的咖啡产品打入市场,致力于让精品咖啡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初期阶段Manner发展缓慢,仅维持少数几家门店,但其选址于高人流区域的小面积店铺,有效平衡了地租成本与产品品质,实现了单店盈利。

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风险投资人徐新的今日资本注资数千万,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还通过派遣专业团队参与管理,加速了Manner的规模化扩张。

在徐新的背书下,Manner吸引了广泛的市场关注,其后连续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涵盖众多知名机构,企业估值更是从84.5亿元飙升至162.5亿元。   

2018年起,在获得重要的资本注入后,Manner在上海及全国多个一线城市加速布点,不仅增加了门店数量,也逐渐多样化了店铺类型。

从最初的微型店,逐步扩展到包括20-50平方米的主力店,这类店铺作为品牌的常规形态,满足了日常咖啡需求;再到引入80-100平方米的咖啡加烘焙模式,以及更大空间的咖啡、简餐、烘焙综合店,覆盖了更广泛的消费时段和场景,比如早午餐和下午茶市场。

除了本店扩张,今年的四月上旬,manner还搞起了共享门店。未来消费此前对此进行过分析,Manner咖啡与链家合作开设共享门店,试图通过“店中店”模式实现差异化扩张,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资本压力,但目前只处于试水阶段。

Manner在扩店的同时,也开始认清线上渠道的重要性。

早年,Manner因受资本追捧而特立独行,坚持门店仅限外带,未开展外卖服务。然而,时至2022年,Manner终于开放了外卖服务,希望牵手美团外卖来拓宽销售渠道。此举既是品牌对市场变迁的响应,也是向数字化消费趋势靠拢。

然而,Manner在大规模扩张的进程中,遭遇了成本结构的困境,尤其是人工成本控制的乏力。

这一点,一日两次员工公关事件便是佐证。

咖啡市场看似正处于蓬勃增长的态势,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但实际上,该领域的竞争已然白热化,达到了极为激烈的程度。

大牌间的联名合作、电商平台流量费用的攀升,以及为争夺眼球不断翻新的咖啡产品,无一不显露出行业内的激烈竞争。

诸如大蒜咖啡、臭豆腐拿铁等奇特产品,虽吸引一时关注,却也透露出品牌在寻求差异化时的无奈与挣扎,甚至不惜以“黑红”策略来换取短暂的关注度。

国内市场中,咖啡相关企业的爆炸式增长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态势。从2015年至2022年,年均新增咖啡企业高达2.7万家,而以瑞幸、幸运咖、库迪等为代表的低价咖啡品牌,更是以“降维打击”的方式,使得独立咖啡馆的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生存状态岌岌可危。

2023年,市场上的“低价战"愈演愈烈,麦当劳、肯德基、COCO都可、库迪、瑞幸、奈雪、星巴克等知名品牌纷纷加入,价格厮杀的背后,是企业利润的急剧压缩和市场秩序的混乱。COCO都可美式咖啡的大幅降价,库迪咖啡的“百城千店咖啡狂欢节”。

Manner也不例外,其招牌产品之一是售价仅为5元的美式咖啡,被戏称为“穷鬼限定”。此外,Manner允许顾客根据个人偏好加入水、牛奶、椰子水等,从而个性化调整咖啡风味。

尽管这样的经营模式短期内能吸引消费者关注,但也暴露出行业在微薄利润中求生存的严峻现状。激烈的内卷使许多商家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在成本控制上做文章,员工待遇成为无奈之下被压缩的成本费用。

近期Manner遭遇的两起冲突事件,也可以说是员工压力过大、资源紧缩下的不良后果显现。

Manner虽从3家店迅速扩张至千余家,但其直营模式和小店面策略导致高峰时段出餐慢、等待时间长。员工更因门店规模受限及严格的成本控制,常面临人手不足的压力,尤其是在低业绩门店,一位员工需独力应对从制作咖啡到顾客服务的全流程,工作强度极高。

此外,公司对投诉的严格处理机制和基于营收的人员配置规则,不仅减少了员工休息时间,还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心理负担。5000元的薪资水平,在上海地区并不具明显优势,员工常需依赖加班来提升收入,工作环境持续紧绷。

这些情况体现了内卷带来的恶性循环。在现今的咖啡业界,不参与内卷竞争实际上等于接受被淘汰的命运。据统计,一年内新开的77,083家咖啡店中,仅有42,450家得以留存并实现真正增长,超过35,000家店铺在白热化的同行较量中黯然离场。

再比如,瑞幸2023年Q4自营门店利润率下滑至13.5%,与前一年同期的21.6%形成鲜明对比;星巴克方面,其2024财年第二季度国际部门利润率也缩减至13.3%,这些数字无不揭示了内卷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

对于Manner而言,这种环境无疑是悲观的。只能加入竞争队伍,然后通过缩减员工成本来挽回一些利润损失。但过分的从员工身上汲取,却是饮鸩止渴,不仅会损害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还会破坏企业的长期发展根基,最终导致人才流失和企业竞争力下降。

在追求短期效益的同时,寻找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平衡好企业盈利与员工福祉,才是长远之计。当然,在当下这种“咖啡大战”的环境之下,咖啡品牌本身就正在经历一场生死存亡的淘汰赛。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引发众怒,全网禁言!
今日资本退出Manner,投资女王看走眼了?
被争抢的独角兽Manner
精品咖啡连锁Manner扩张提速,完成新一轮融资
Windows 11 再惹“众怒”,网友:微软就是逼我去买新电脑
Manner一口气开出200家新店,中国咖啡到了“爆发之年”?
惹众怒!HM遭抵制 多家电商平台已下架
Manner店员向顾客泼咖啡粉 无法承受工作之重?
美媒:苹果27%支付佣金惹众怒,开年争议缠身
落袋10亿美元?徐新退出Manner咖啡,H Capital、Coatue接盘

网址: Manner这下引发众怒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115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