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数据出来,地产人懵了
记得6月底的时候,地产营销业绩突然有比较大的提升,还不是单盘的提升,而是整体市场的提升。
顿时有种我又行了的感觉.
6月30日晚上,营销的朋友圈大多都是在庆祝6月份销售业绩的完成,在切蛋糕,团队聚餐。
但是到了7月,顿时情况变得不一样了。
距离6月底仅仅过了3周,市场又是哀鸿一片,来访减半,成交减半,甚至下降得更多,这个应该是一线的真实触感(本来准备大步往前冲的,没想到马上就碰到了一堵墙,都有点懵了)。
那在过程中大家也看到了一些单盘很极致的做法,降价10%-15%,渠道佣金提升30%,预付款1000万。各种惊呆人的营销打法高频出现。
但是这些又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的,而且大概率都是只会起到短期效果,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应对。

其实无论市场再复杂,困难再多,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大家可以尝试下“back to base”,回归根基,营销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要做好营销应该要做好那几件事情,这些是无论市场怎么变,他都不会变的东西。

认知:遵循市场规律,正确认知指标
客户购买的行为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宏观的是整个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就业环境;微观的是家人喜不喜欢,资金有没有到位,甚至是这周有没有下雨,都会影响到客户的决策。但是核心的点是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成交客户的数量是稳定的。
你做的动作狠,你只能说把这个时间周期以及下个时间周期的客户抢过来,而不是说你可以创造新的客户需求(所以这就是很多降价项目为什么不持续,降了就卖得特别好,但是一个周期之后就卖不动了,这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均线回归。)
举个例子:这个板块有3个项目平均一个月可以卖50套,你如果降价30%,可以把3个项目的客户都抢过来,也可以把原来下个月、下下个月要买的客户的需求激发一下,这样你极限可以卖个150套。但是你说我降价30%,要卖300套,这就不是一个合理的目标。戳这里,了解体验移动销售,精细化客户管理
那怎么预估合理的销售数据呢,有以下3个步骤:
1)得到板块项目成交数据,分析市场容量以及大致竞争关系;一般可以通过克尔瑞获取数据,近13个月,各个板块的住宅成交面积,成交金额,成交价格,克尔瑞系统是可以直接拉取。
个人经常把板块内排名近13个月前50的项目成交数据按照排名拉出来,然后通过数据透视,得出各个板块的数据汇总排名以及各个板块的畅销盘排名。
这里就会有获取直观的两个信息:
第一,板块划分是怎么样的(在城市界面的维度,每个板块的量价关系,这个项目在这个板块大概率是什么的热度就可以判断);
第二,各个板块畅销盘在哪里,快速的用地图位置来标注(我们和这些畅销盘的关系,有没有竞争关系或者条件是相似的);
2)得到板块畅销盘数据,进一步分析各板块畅销盘背后的“消费观”,我们对各个板块卖得最好的项目做一个初步的价值判断,这些板块的这些项目到底是为什么卖得好,我们项目有没有这些畅销盘的特质,这个也可以快速的让我们了解市场。
3)得到竞品具体数据与项目横向对比,快速得到项目的物理差异;这里是要获取两份数据,第一份,获得小板块的成交结构,知道小板块各个面积段以及价格成交的情况;这个可以精准的判断项目的产品的市场容量,市场机会,以及对应的价格竞品到底是谁。

第二份,获得竞品的5维对位(规划/楼盘/产品/配套/价格),通过对比看到项目的优劣势

所以,我们要对市场和营销有正确的认知,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动作的调整,最大化的提高市场的份额(成为板块畅销盘)。

产品: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产品的本质
在竞争环境内创造竞争优势,产品力是本质。因此在销售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重点去思考,我们项目和旁边项目给客户创造的价值是不是一样的,可替代的。明源云客移动销售,让案场高效运转
很多人会说我们项目是好一点,但是架不住旁边项目便宜啊,那只能说我们创造的价值还不够。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要想我的价格怎么可以pk过人家,要比他低(低价确实也是创造价值,客户可以更低的成本买到房子),而是我们的客户还有什么需求是没有被满足的,他们看房的过程中提了什么意见,我们可以怎么调整。
另外一个逻辑就是jobs to be done,客户卖房子本质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不是单纯的为了买房子,那他的任务是什么呢?如果你可以更好地完成他的任务,那你卖贵点是不是也是可以接受呢?

动作:提升营销效率&找区隔
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底层逻辑就是要提升效率,大家都在做同一样事情,我做的效果比你要好。同样做一个户外,我的标语,我的颜色,我的内容,是不是都是有发挥的空间,客户经过哪个会更加吸引,哪个更有大动力。这些就是可以细化的。其他动作也是一样(渠道发动,销售培训,案场包装等等)。
具体的做法就是:
1)发现问题:现在案场最着急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团队也是),你全力做了A,B自然效果就会差,如果你说我就是要同时把A和B做好,那最后的结果大概是是两件事情都没做好;所以你要把现在案场的问题都写出来,变成一个问题的list,结果可能是10件事情,然后排序,找到非做不可,以及做了会有明显效果的那1-2件事情。
2)深度思考,换位思考:(如果问题是渠道上客量低,一定不是马上就安排渠道拓展,平台洽谈,还有条件调整),而是找到这个问题的核心因素“真正带客的一线渠道经纪人”,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他们是怎么收客的,怎么带客的,是怎么接收到项目的信息,为什么这个时间段会主打什么项目,一般决策的依据是什么,过程当中会有什么变化?如果你的“微操”思考深度没有到这一步,那你的动作大概率是会收效甚微。
其次就是找区隔,在介绍的过程当中有没有把区别展示得充分,我们的置业顾问和别人有没有不一样(我们的是不是更专业,更细心,更为客户着想?),我们项目的区隔有没有很好的说出来(有什么不同,信任状是什么,为什么爱我)。营销的本质就是做区隔,当你的区隔越明显,你的业绩才会越好。
对于价格,大部分项目都是便宜好卖,也有项目是又贵又好卖。从感官上来说,大家肯定是想卖得又贵又好。但是现在往往会陷入一个价格轮回“价格定高了,怕卖不动;价格定低了,怕没利润”。
定价问题没有标准解法,核心就是要卖得动,建议通过机制来解决问题,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有没有建立区隔,目前市场主流价格,以及项目前期经过验证的价格)。以周度为单位,如果流速过快,通过折扣回收的方式,实现保利润控流速的目的。
结语:
其实说了那么多,核心观点就是营销就是创造竞争优势,而创造竞争优势的底层逻辑和基本是永恒不变的,在变化莫测的市场里面,要坚持做对的事情,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7月数据出来,地产人懵了
京东淘汰“三类人”,近 18 万员工懵了
一场浩大的迁徙,地产人都去哪儿了?
当下的地产人,怎么样了?
第一批创业的地产人,大部分都顿悟了
万达海外地产清零:王健林重建地产王国
遭证监会立案调查,格力地产重组进程或受影响
马斯克砍光超充团队,整个美国电车业都懵了
iphone15发布,iphone6系列要退休?库克懵了!
公司被罚股价却大涨,格力地产重组事项有望重回正轨?
网址: 7月数据出来,地产人懵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343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