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没试过就敢卖?网红直播带货乱象该管管了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 王诗尧)近日,“晚晚直播卖卷发棒翻车”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这场本意为带货的直播,因假发试用失败、产品效果翻车而变成“翻车事故现场”,不仅令“网红鼻祖”晚晚口碑受损,也再度暴露出当前直播带货乱象中的诸多问题。
在这场直播中,晚晚因事先已做好发型,选择以假发代替亲自试用卷发棒。令人尴尬的是,产品在假发上的效果为“卷一秒回直”,完全无法呈现应有的产品功能。

面对尴尬场面,晚晚坦言“这个假发真的不行……我们事先没有试”,一番“坦诚”发言反倒坐实了其团队未做功课、带货流程不严谨的事实。
更令人唏嘘的是,面对网友质疑,商家迅速与其“划清界限”,称系主播个人行为,显然试图止损,却也暴露出合作前缺乏明确约定与风控机制的问题。

商家回应网友质询。
“人设”、“信任”是网红带货的基石,尤其是以“生活方式博主”起家的晚晚,其带货行为一度被外界看作是“审美和生活品质”的延伸。
然而此次直播却让人看到了其带货内容与真实体验之间的断裂。在直播电商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不买“脸”更买“真”,一旦信任崩塌,再高冷的人设也可能“一夜归零”。
实际上,晚晚的失误并非个案。此前,网红带货“翻车”事件屡见不鲜:产品质量不过关、虚假宣传、售后无保障……直播间里光鲜亮丽的滤镜背后,问题频发,已引起平台与监管部门的重视。
作为带货主体的主播,不仅要有影响力,更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特别是在产品试用环节,更应以“用户体验”为底线,避免“摆拍式试用”误导消费者。反观一些头部主播的成功之道,无不是建立在严格选品、亲自试用、专业讲解的基础上。
晚晚的卷发棒卷不卷假发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但它卷出了一个真问题:带货不是“卖脸”,更是“卖责”,唯有专业、真实、负责,才是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每一次“翻车事件”都应成为行业自我净化的契机。唯有主播回归专业本位、商家坚守质量底线、平台履行监管责任,才能让直播经济行稳致远。毕竟,假发可以一秒变直,但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变直”,可能就再也卷不回来了。(完)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中新网评:没试过就敢卖?网红直播带货乱象该管管了
消费同情借苦难涨粉进而直播带货,网红卖惨引流何时休?
李佳琪“翻车”不粘锅糊了 网红直播带货真的靠谱吗?
中新网评:医学不容儿戏,手术室怎能成网红秀场
周鸿祎,做一个不直播带货的网红企业家
直播带货“卖萌”不如“卖惨”
直播带货生态调查:带货变带“祸”,国货品牌遭遇“双标”待遇
网红与带货之后,直播还有多少想象空间?
辛巴胜诉,直播带货会更好么?
印尼封杀直播带货,示范效应?
网址: 中新网评:没试过就敢卖?网红直播带货乱象该管管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834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11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362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4810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256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3934
- 6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570
- 7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12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29
- 9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9452
- 10“涉黄”擦边新闻不断,上门按 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