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S Pen 死了,Apple Pencil 却活得越来越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为什么 S Pen 死了,Apple Pencil 却活得越来越好?》
死于附庸
生于自强
苹果Apple Pencil和三星S Pen,恐怕是市面上最好的硬件厂商,打造出来的最强手写笔。
但这两者的命运,却截然相反。
在上周发布的Galaxy Z Fold7中,三星彻底取消了S Pen支持。这支曾经备受推崇的智能手机手写笔「独苗」,终于宣告死亡。
与此同时,苹果在Apple Pencil上的野心正在膨胀:最新专利显示,这支曾被大批果粉不看好的手写笔,未来将不止在iPad上,而是能在任何表面书写——甚至无需接触。
两支同样优秀的手写笔,为何命运如此不同?
S Pen的宿命:生于依附,死于附庸
站在今天回看,S Pen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命运。它诞生于PDA时代,本质上是传统触控笔的延续。它存在的唯一理由,是满足少数高龄用户对手写的依赖,因为这些人不习惯全键盘/T9输入。
这种定位,决定了S Pen永远是手机的附属品。当三星在早期大屏手机市场获得成功时,S Pen被视为差异化优势;但当整个行业转向轻薄化,且高龄用户也早已掌握了如何使用触屏时,它立刻成为了累赘。
为了兼容S Pen,Galaxy Z Fold系列需要更厚的机身。在消费者对轻薄手机的强烈需求面前,三星只能放弃S Pen。更致命的是,S Pen的使用场景极其有限。除了少数用户用来做笔记,大部分消费者购买后很快就将其束之高阁。
一个产品如果不能创造持续价值,就注定被淘汰。
Apple Pencil的进化:从工具到平台
Apple Pencil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它从诞生之初就瞄准专业创作场景,目标是成为「比手指更好的创作工具」。
这种定位差异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产品策略:
技术上,苹果将Apple Pencil打造成集成度最高的电子设备,塞入了压感、倾斜度、方向等各种传感器。而S Pen的技术更新始终围绕"如何更好地点击屏幕"。
生态上,苹果为Apple Pencil构建了完整的创作生态,从Procreate到Adobe全家桶,专业软件支持让它成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S Pen的软件生态则相对贫瘠,几乎全靠三星自己硬撑。
用户心智上,Apple Pencil用户购买它是为了创作,使用频率和粘性都更高。S Pen用户往往是「顺便拥有」,自然缺乏使用动力。
手机不想要S Pen,Apple Pencil却可以不靠任何设备
最新专利文件显示,苹果正在研发一种革命性的光学传感器技术。比如,笔尖将会采用类似盖玻片这样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内含光学传感器。
这样的Apple Pencil,能够在距离表面10厘米范围内检测运动,真正实现「隔空作画」。
苹果提交了几种种不同的光学传感器方案:
光流传感器的原理类似光学鼠标,通过分析光反射变化判断笔的移动;激光散斑传感器则能够发出激光并分析光斑变化推算移动轨迹。
除此之外,还有更实用的「圆珠笔」方案——笔尖是轨迹球,通过高精度光学传感器追踪移动。
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技术对笔触移动的追踪,都是在Apple Pencil本体上完成的,而不是在iPad或任何苹果触屏设备上。
趋势已经不能更明显:Apple Pencil正在从iPad的配件,进化为独立的输入设备。
根据专利描述,两种光学系统最多能够在离表面上方10厘米范围内检测到运动——这是真正的隔空作画。
只是需要指出的是,苹果在Apple Pencil上探索过的专利数不胜数,最终并不会全部都真正实装,但依旧说明,苹果想要做的,从来不是一支简单的「手写笔」而已。
而S Pen呢?它的最后一次重大更新还停留在「隔空点击」和「相机快门」等功能上。这些功能不是没用,但只是锦上添花。
而Apple Pencil早已不满足于附庸,即将成为一种古老但又新颖的交互方式的主角,物理世界和数码虚拟之间的「新界面」。
抵抗趋势,还是创造趋势?
上帝给了我们最好的十根手写笔,我们为什么还要再加一根呢?
众所周知,史蒂夫·乔布斯对「触控笔」这种东西嗤之以鼻,认为多点触控屏幕已经足够优秀,不需要一支额外的笔。
站在那个时间节点,乔布斯作出这样的判断其实无可厚非,因为当时的触控笔和Apple Pencil,几乎可以说并不是同一个物种。
三星S Pen,其实就是前智能手机时代,传统PDA和老电阻屏手机上的触控笔的遗留物,形态和功能都十分类似。
但随着三星的走向「轻薄化」的取向,不可避免和S Pen产生了冲突,特别是在Galaxy Z Fold折叠手机上,要兼容S Pen就需要更厚的机身做兼容层。
对于老三星用户来说,他们已经很熟悉并且喜爱S Pen,而那些很少接触三星手机的用户,更轻薄的手机机身会是更具竞争力的特性,而手写笔是一种很陌生的输入方式。
任何企业都会选择去打更大、更新的市场,而不是为了极少数老用户的需求,而墨守陈规。就这样,S Pen被迫从手机中让位。三星在手写笔上的技术积淀,无法以一己之力抵抗或改变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
至于Apple Pencil,它一开始就是瞄准特定场景的外设,被设计的目的就是一支真正的「智能笔」,比我们手上的十只「手写笔」要更强,为创作,甚至是最专业的创作而来。
比起S Pen那种为了实现手机上「精准操作」的目的,Apple Pencil是面向生产力而来,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不同。
从前文提到的专利来看,Apple Pencil的野心早已「浮于纸上」。
随着Vision Pro的出现,苹果的「屏幕」已经不在停留于iPad的二维表面,而是进入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
去年Apple Pencil Pro发布后,爱范儿进行了一个大胆猜测,认为这支笔的「笔刷投影」能力,很可能意味着未来这支笔能和Vision Pro配合使用,陪伴创作者从二维进入三维。而这项专利,证明了我们的猜测并不荒谬。
一支手写笔,能够和现实世界交互,在任何物体表面,甚至不只是表面,而是空中,书写作画。
——这种想象力,是S Pen无法比拟的。
PencilKit框架中有大量的Pencil 3D模型
btw:今年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已经展示过了第三方配件厂商罗技的「Logitech Muse」手写笔,专门为Vision Pro开发,能实现精准地空间绘画,这说明苹果其实已经知道这样的需求一直存在。
哲学的胜负,产品的生死
S Pen的死亡和Apple Pencil的成功,本质上反映了两种产品哲学的差异:
S Pen代表的是「功能思维」:为了解决特定问题(精准操作)而存在,一旦问题不再重要,产品就失去价值。
Apple Pencil已经升格为「平台思维」:不是为了解决单一问题,而是为了创造新的可能性。它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从绘画到笔记,从iPad到可能的全场景输入。
再次回到乔布斯的那句话:「上帝给了我们最好的十根手写笔,我们为什么还要再加一根?」
如今看来,「第十一根手指」并没有多大用了——甚至连这个年代的AI生图都用不上额外的手指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支比手指更强大的创作工具。
S Pen试图成为前者,Apple Pencil选择成为后者。
结果就是:S Pen死了,Apple Pencil却活得越来越好。
在这场手写笔的生死较量中,技术路线、产品定位和生态建设决定了最终胜负。苹果用Apple Pencil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伟大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需求,而是为了创造未来。
我相信即使是给出过「暴论」的乔布斯,如果能看到现在的Apple Pencil,也会赞许地点点头。
相关推荐
Apple Pencil USB-C快速上手
三星 Galaxy Z Fold6 手机专利曝光:改善 S Pen 手写笔支持
这一次,苹果杀死了谁?
苹果第三代 Apple Pencil 消息汇总:配有 3 种磁性可吸附笔尖
不止Mini LED,苹果MacBook Pro新设计曝光:自带Apple Pencil收纳
消息称三星Galaxy Z Fold 5折叠屏手机曝光 将推配有 S Pen 笔槽的手机壳
最前线 | 三星Note系列或将停产:曾击败苹果获千万级销量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微软新专利公布:Surface Book 触摸板可兼作数位板来进行绘图
演唱会火了,线下演出却活得更难
网址: 为什么S Pen 死了,Apple Pencil 却活得越来越好?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887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0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27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66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0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1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79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3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3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