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智能闯入生活,AI 正在重新定义“私人空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段还真
“戴上护目镜,沙漠秒变星际大卖场”。还记得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里打破维度的黑科技吗?当观众在影院看到这一幕时,无不被那奇幻的场景所震撼,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光怪陆离的星际世界。
“绿洲启动,现实崩塌”,电影《头号玩家》中全民沉迷的VR宇宙,曾被视为科幻狂想。而今天,你只需走进商场一角的VR体验店,就能亲历这场“次元破壁”。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瞬间忘却现实与虚拟的界限。
这些看似独立的“未来感”体验,背后都指向同一个爆发性增长的技术浪潮:空间智能。
曾经的实验室概念,如今正通过眼镜、手表、手机甚至玩具,快速闯入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从银幕幻想到线下日常,空间智能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生活疆界。当AI学会理解空间、情感甚至你的下一次心跳,人类与机器的共生纪元,已按下加速键。
千亿市场爆发
空间智能从“科幻”走进“客厅”
2024年12月,Omdia最新研究报告《空间计算:云端和边缘应用》表明,全球空间计算市场预计在2024年达45亿美元,并于2029年突破100亿美元,年增速高达18%。中国元宇宙市场预计2030年规模达8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与空间智能紧密相关的部分占比将高达40%。趋势表明,空间智能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方向,正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心。
空间智能到底是什么,此前整个业界都未达成共识。但空间智能的载体,却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习以为常的VR/AR眼镜、智能手表/手环、AI玩具、桌面机器人、搭载AI摄像头的手机,乃至智能汽车座舱,都共同构成了触达亿万用户的终端网络。而空间智能产业之所以在此时爆发,则源于技术与需求的双驱动。
近两年来,能理解文字、图像、声音等的多模态大模型,以及3D生成式AI技术,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让机器理解并生成三维空间信息,变得可行且成本骤降。
如今,大众已不再满足于“平面”的屏幕交互,而是渴望更沉浸、更懂我、更无缝连接虚实的体验。空间智能正是满足这些深层需求的钥匙。
2024年11月,百度智能云联合CG模型网、Unity中国、Rokid、上影集团、VAST等影视、游戏、3D生成、AR/VR领域的数十个伙伴,共同发起“空间智能产业联盟”,目标就在于整合资源,加速空间智能应用落地生根。
经过半年多的沉淀,许多企业基于百度智能云的大模型,发展起来了诸多新的空间智能应用。人们对于“空间智能”概念的认识,也日渐清晰了。
比如CG模型网依托百度技术上线“AI二次创作专区”,半年内创作者激增40%,平台交易量破50万笔。繁荣的生态缩影,证明了技术降低门槛后,应用生态的活力得到了迸发。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知名企业也纷纷在空间智能领域布局。比如:苹果公司加大了对AR眼镜的研发投入,力求打造更轻便、功能更强大的产品;华为推出了相关的智能汽车座舱技术,让驾驶空间更具智能化与舒适性。这些巨头的行动进一步印证了空间智能市场的巨大潜力。
不得不说,空间智能应用的繁荣,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亿万用户用指尖投票、用体验买单的结果。它正从“极客玩具”变成“生活常客”。
终端“进化论”
硬件如何从“工具”变“伙伴”?
要想升级“空间智能”,很关键的一个点在于进化“空间感知”。说简单点,就是让智能硬件理解环境,理解场景,理解人的情绪和意图,从而实现主动服务与自然交互。
过去的许多智能产品,都有着功能单一、交互机械、设备间“老死不相往来”、缺少情感与场景理解能力的痛点,使用者的情感陪伴与安全需求都未被充分满足。空间智能赋能的意义,正在于解锁“情感化”与“场景化”智能。
比如虚拟现实行业的领先企业DPVR,随着智能穿戴市场的蓬勃发展,将其业务拓展至AI眼镜领域,致力于打造具有社交属性、专为年轻一代设计的科技产品。
DPVR接入了百度智能云RTC实时互动方案和千帆大模型平台的DeepSeek-R1/V3系列模型之后,提升了交互自然度与场景理解力,使得DPVR AI Glasses成功将前沿技术转化为融入生活的实用助力。
未来,DPVR将与百度在DPVR AI Glasses中更深融合AI,打造更具社交属性、平台化、功能强大的“个人数字助理”,重新定义生活感知体验。未来的智能眼镜,不仅能告诉你“前面路口左转”,还能理解你正在购物,主动提示“左转20米有你常买的那家咖啡店新品打折”。
实现空间智能化升级的益处,还有硬件传统定位功能的超越。比如儿童智能手表/手环,若能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精准监测与安全预警,则能够解决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实时关注的深层焦虑,让手表成为守护孩子心理健康的“伙伴”。空间智能让硬件具备“读心术”,成为“场景通”,未来可能还会悄悄提醒家长,“孩子可能需要一个拥抱了”。
除了上述设备,智能家居也是空间智能的重要载体。智能窗帘能根据室外光线强度和室内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开合程度;智能灯光可依据时间、场景以及人的情绪变化改变亮度和色温。它们与其他智能设备协同工作,让整个居住空间更贴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真正实现从“工具”到“伙伴”的转变。
技术“平民化”百度智能云
如何当好空间智能的推手?
实际上,空间智能应用的落地,面临着超大规模算力需求、技术复杂、行业Know-How壁垒高等难点。落地大模型的速度和质量,也正成为企业在智能化浪潮中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关键胜负手。
百度智能云之所以能让复杂技术“隐形”,就在于其重要的“破壁”三板斧。
其一,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解决“烧钱又烧脑”的万卡级集群管理难题,训练效率高达99.5%,为VAST、生数科技等明星公司提供稳定澎湃动力。
其二,千帆大模型平台,“一站式空间智能开发引擎”。提供现成模型(文心系列+传统AI模型)、开发工具(全工具链)、应用搭建能力(RAG,Agent)。企业无需从头造轮子,大幅降低开发门槛和时间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百度智能云为用户提供的专属工具箱,比如Avatar虚拟人生成、3D虚拟场景构建、数字资产管理等垂直场景工具,让影视、游戏、硬件厂商能快速找到并集成所需能力。
过去半年里,百度智能云联合CG模型网推出了“文心大模型3DGC工具链”,支持自然语言生成3D模型,将工作效率提升了80%。据悉,某游戏公司利用百度智能云的技术,快速开发出了一款沉浸式游戏。以往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3D场景构建,借助该技术仅用两周就完成了,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游戏的画面质感和交互体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空间智能产业联盟还聚合了游戏引擎巨头Unity、现象级游戏商米哈游、顶级影视制作公司上影、AR眼镜的领头羊Rokid以及VAST等创新企业,加速技术融合碰撞,探索行业标准,共创落地场景。
据了解,目前已有超九成空间智能企业落地大模型选择百度智能云。
或许可以如此理解:百度智能云就像在搭建一个“空间智能超级市场”和“共享工具库”,让技术公司可以方便地上架自己的“能力商品”,应用开发者则能轻松地找到并组合所需“零件”来造应用,而百度则负责维护市场运转,提供算力、平台、基础模型等通用工具,并不断吸引更多大厂和创新者加入,让这个市场生态越来越热闹、“货品”越来越丰富。
空间智能的终极目标,并非替代人类,而是以更高效的生产力、更极致的沉浸体验、更智慧的陪伴、更便捷的管理,解决现代社会的效率焦虑和情感需求。百度智能云通过打造坚实技术底座和繁荣开放生态,成为推动空间智能从概念到规模化落地的核心引擎与连接器。
未来,随着5.5G/6G、更先进的传感技术甚至脑机接口的发展,空间智能将开启更激动人心的“5D”未来。虚拟与现实将无缝融合且可感可交互,机器将更深刻地“懂”空间,也“懂”人心。百度智能云的实践,正为这个更具温度、更以人为中心的智能未来,写下扎实的注脚。
相关推荐
空间智能闯入生活,AI 正在重新定义“私人空间”
爆火的空间智能到底是什么?
谁在重新定义万亿建筑产业?
阿里王磊:本地生活是巨大市场 存在被数字化的空间
空间计算芯片黑马,拿下国内外无人机、MR巨头,解密芯明空间智能技术
今天的空间智能,距离梦想还有多远?
从卷算力到卷智能,重新定义云
用AI“脑补”欧若风6大趋势,重新定义“新品营销”
让家居空间更智能,「37度」从生活场景切入提供整体智能解决方案
迈向空间智能时代!全球IoT独角兽多款新品、三大行业解决方案亮相
网址: 空间智能闯入生活,AI 正在重新定义“私人空间”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938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1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2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1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05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5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3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3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