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国产芯片又赢一局!立昂微垄断激光雷达,订单接到手软!

国产芯片又赢一局!立昂微垄断激光雷达,订单接到手软!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7月26日 16:15

你开车时怕不怕盲区突然窜出个人?扫地机器人是不是总在桌腿上“磕头”?人形机器人想端杯热水,怎么才能看清杯子在哪?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藏在一家叫“立昂微”的公司里——他们刚搞出个大新闻:中国大陆独一份的“激光眼睛”芯片,现在订单多到接不过来,车载和机器人厂商快把他们家门槛踏破了。这不是小打小闹的“黑科技”,这可能是下一个万亿赛道的“入场券”,而我们普通人和这个赛道的距离,可能比想象中近得多。

先搞懂:VCSEL是个啥?为啥车企和机器人都想要?

要聊立昂微这事儿,得先从“VCSEL”这四个字母说起。别被英文吓跑,说白了这玩意儿就是“激光手电筒的智能升级版”。传统激光芯片(比如EEL)像个愣头青,光往一个方向猛射,发散得厉害;VCSEL则是“定向精准射手”,光打出去是个整齐的光斑,功耗低、体积小,还能集成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你手机Face ID解锁用的就是这玩意儿,不过那是“低配版”。

但立昂微这次搞的不是手机用的“低配版”,而是“工业级顶配”——二维可寻址VCSEL。听不懂?咱打个比方:普通VCSEL发光,就像你拿个花洒随便乱喷,水洒得到处是但不精准;二维可寻址就是给花洒装了个智能阀门,每一滴水(光束)都能单独控制方向、强度,想照哪里就照哪里,还不浪费水(功耗)。

这技术有啥用?太有用了!比如车载激光雷达,以前用传统芯片,想扫描整个视野,得靠机械部件转来转去,又大又贵还容易坏;现在用二维可寻址VCSEL,芯片不动,光就能像“智能探照灯”一样扫遍盲区,成本能降一半,可靠性还提升一大截。机器人更不用说了,扫地机要避开拖鞋,得靠它精准测距;人形机器人想捡起地上的硬币,得靠它“看清”硬币的位置和形状——这芯片就是机器人的“视网膜”。

为啥是“大陆独一份”?立昂微凭啥能抢跑?

公告里说“行业内首家、中国大陆独家量产”,这话听着提气,但“独家”俩字背后,全是硬骨头。激光芯片这行当,以前基本被国外垄断:意法半导体、菲尼克斯、Lumentum这些巨头说了算,咱们想买?不仅得排队,还可能被卡脖子——比如某车企想给新车装补盲雷达,国外芯片交期要半年,价格还坐地起价。

立昂微能杀出来,靠的不是运气,是“笨功夫”。这公司主业是半导体制造,说白了就是“芯片代工厂”,但他们不满足于“来料加工”,非要啃“硬骨头”。VCSEL芯片的核心难点在哪?外延生长和光刻精度。外延生长就像烤面包的“发面团”,材料配比、温度控制差一丁点儿,芯片性能就天差地别;光刻精度则是“雕花”,要在几微米的尺度上刻出千万个光孔,差一根头发丝的万分之一,芯片就废了。

据说立昂微的研发团队在实验室泡了三年,光外延片就试了两百多版,终于把良率从10%提到了90%以上——这意味着从“实验室样品”到“量产商品”的跨越,而国内其他玩家还卡在“样品阶段”。更关键的是“二维可寻址”这个技术点,国外巨头不是做不出来,而是觉得“车载补盲、机器人感知”这些市场太小,没下死力气推;立昂微则是“精准卡位”,专啃这些巨头暂时看不上的“细分蛋糕”,结果赶上了这两个市场的“爆发元年”。

市场为啥现在“爆”了?车载和机器人的“刚需时刻”到了

订单饱满、出货量激增,不是立昂微自己吹的,是市场真的“等不及了”。这背后有两个“刚需引擎”,一个是车载补盲激光雷达,一个是机器人感知。

先看车载。你可能不知道,2025年是个关键节点:新修订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要求》可能要强制安装“补盲激光雷达”——简单说,以后不管是10万的国产车还是50万的进口车,只要想标榜“智能驾驶”,就得在车头、车尾、后视镜装几个补盲雷达,专门盯着车辆周围10米内的盲区。为啥?因为现在的智能驾驶总出事故,很多都是“盲区惹的祸”:比如你变道时,侧后方有辆电动车正好在后视镜盲区里,雷达没看见,咔嚓就撞上了。

以前车企不想装补盲雷达,主要是“贵”——传统机械雷达一套好几千,芯片还被国外垄断。现在立昂微的二维可寻址VCSEL芯片来了,体积缩小一半,成本砍掉三分之一,还能国产自主供应,车企能不疯抢吗?我问了个车企采购的朋友,他说现在内部都在催:“立昂微的芯片啥时候到?有多少要多少!”——这不是夸张,全国一年2000万辆新车,每辆车至少2颗补盲雷达芯片,单这一个市场就奔着200亿去了。

再看机器人。扫地机器人你肯定用过吧?现在的扫地机为啥总撞墙?因为它用的是“红外传感器”,像个高度近视,只能模糊判断“前面有东西”,但不知道是墙还是拖鞋。换成VCSEL芯片呢?相当于给扫地机装了“高清3D眼镜”,1米内的拖鞋、数据线能精准识别,还能规划最优路径——某头部扫地机品牌已经偷偷测试立昂微的芯片了,下一代产品可能就标配,价格还能降200块。

更狠的是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 X这些“钢铁人”,现在最大的痛点就是“看不清世界”。摄像头+算法在强光、暗光下会“瞎”,传统激光雷达太大太重,装在机器人身上像背了个包袱。立昂微的芯片呢?指甲盖大小,功耗低到能用电池供电,还能精准扫描3米内的物体——机器人想端杯子、拧瓶盖,全靠它“定位”。有机构预测,2027年人形机器人全球销量可能突破100万台,每台至少3颗VCSEL芯片,这又是几百亿的市场。

车载+机器人,这俩加起来,2025年市场规模就能摸到500亿,2030年奔着2000亿去——这还没算工业检测、AR/VR这些潜在场景。立昂微现在是“独家供应”,相当于在一个刚开闸的赛道上,他们家是唯一卖“门票”的,订单能不“爆”吗?

技术突破的背后:中国半导体的“细分突围”

立昂微能拿下“大陆独家量产”,靠的不是“运气”,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在“细分赛道”上的厚积薄发。很多人一提芯片就想到CPU、GPU,觉得咱们总被卡脖子,但实际上在激光芯片、功率半导体这些“小赛道”上,中国企业已经悄悄跑到前面了。

VCSEL芯片的核心难点是“外延生长”——就像种庄稼,得在衬底上一层一层“长”出半导体材料,每层厚度误差不能超过1纳米(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以前这技术被德国、美国垄断,设备和材料都卡脖子。立昂微咋突破的?他们拉了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团队,花了五年时间,硬生生把外延片良率从10%提到90%以上——这就像从“种十颗庄稼死九颗”到“种十颗收九颗”,成本直接降下来了。

更关键的是“二维可寻址”技术。这玩意儿不是简单的“堆料”,而是“算法+硬件”的结合:芯片里集成了上万个微型激光发射器,每个发射器都能单独控制开关和功率,就像给芯片装了个“光的指挥中心”。国外巨头不是做不出来,是觉得“车载补盲”这种“低端市场”不值得投入——结果立昂微抓住这个空当,把技术做精做专,成了“隐形冠军”。

这种“细分突围”的模式,其实咱们不陌生: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都是先在一个小赛道做到极致,然后辐射全球。立昂微现在走的就是这条路——不跟巨头硬碰硬抢CPU、GPU,而是在VCSEL这种“小而美”的赛道上扎下根,等巨头反应过来时,已经成了“既成事实”。

对我们普通人有啥影响?不只是“芯片”,是生活的“智能升级”

你可能会说:“芯片离我太远,我不关心谁量产。”但你开车时减少的盲区事故、扫地机器人不再撞墙、未来家里的人形机器人能帮你端茶倒水——这些生活的“小升级”,背后都是立昂微们在发力。

举个例子:以后你买新车,销售可能会说:“我们这车标配‘全场景补盲雷达’,连隔壁车道的自行车都能提前3秒预警。”你不用知道这雷达用的是立昂微的芯片,但你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更安全”。再过两年,你买扫地机,发现它不仅不撞墙,还能自己给饮水机换水、给花盆浇水——这背后可能也是VCSEL芯片在“指挥”它“看清”花盆和水桶的位置。

往大了说,这事儿还关系到“国产替代”的底气。以前我们买芯片,得看国外脸色,人家说涨价就涨价,说断供就断供。现在立昂微能自主量产二维可寻址VCSEL,意味着在智能驾驶、机器人这些未来赛道上,我们不用再“卡脖子”了——这不仅是企业赚钱的事,更是整个制造业升级的“安全感”。

最后说句大实话:这只是开始,竞争才刚刚来

当然,咱也得客观:“大陆独家量产”不代表“永远独家”。半导体行业技术迭代快,说不定明年就有其他公司突破了;国外巨头一看这市场火了,也可能回过头来砸钱研发——立昂微现在是“抢跑”,但能不能一直领跑,还得看产能爬坡、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

但不管怎么说,立昂微这次“亮剑”,已经给我们提了个醒:中国半导体的突破,不一定非得是“惊天动地的大新闻”,也可能藏在车载补盲雷达、扫地机器人这些“接地气”的场景里。而这些藏在背后的“隐形冠军”,才是中国制造业真正的“筋骨”。

所以下次你开车经过路口,留意一下车头上那个小小的雷达;或者你家扫地机器人灵活避开拖鞋时,不妨想一想:这些“聪明”的背后,可能就站着一家像立昂微这样的中国公司——他们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口号,就凭着“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韧劲,悄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这个“悄悄改变”的过程,可能比任何宏大叙事都更值得我们关注。

发布于:陕西

相关推荐

开屏观察|十月新人“扎堆结婚”,相关行业订单“接到手软”
国产“光刻机”第一龙头,打破垄断,订单激增500%,或冲击4月首妖
国产“光刻机”最大黑马!打破技术垄断,订单量激增500%,即将起飞!
电竞少年春节“不打烊”:蹲守出租屋,陪练订单接到“手软”
不用激光雷达,「创昂智能TRON」要与中国中车量产“准L3级”自动驾驶商用车
难以想象!220亿国产巨头,把激光雷达做到了世界第一
行情大好,曾经的23连板半导体硅片龙头仍值得被期待?
1.5亿投资基金如今账面余额133万,昂立教育遭东方创业追偿
国产手机扶持又一个芯片行业,推动国产芯片打破海外芯片的垄断
全球第一激光雷达败退中国:裁撤北京员工,直销转代理,之前状告国产企业侵犯专利

网址: 国产芯片又赢一局!立昂微垄断激光雷达,订单接到手软!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940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