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为什么视频接口VGA口和DVI口有螺丝,HDMI口和DP口就没有螺丝了?

为什么视频接口VGA口和DVI口有螺丝,HDMI口和DP口就没有螺丝了?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8月13日 22:54

为什么VGA和DVI口有螺丝,HDMI和DP口没有螺丝?一般情况下,视频口不是一个需要经常拔插的接口,而是插好之后几年都不需要动的接口,加上固定用的螺丝是很合理的设计。类似的网口虽然没有螺丝,但是有一个固定用的卡扣。为什么比较新的HDMI和DP接口放弃了这一设计,既没有螺丝也没有卡扣?

其实我们发现VGA和DVI口以及HDMI和DP口虽然都是视频接口,但也有先后顺序!前面两种接口是过去形式的接口,在台式机上比较常见,也被称之为老式接口,后来这两种现如今一直比较流行。称之为高清传输接口!

早些年因为很多设备属于固定设备,其实不用多移动,而且画面是重要的传输线路,无论是电脑连接显示屏,还是投影仪连接电脑,以及更多的大屏,需要固定接口不能松动,稳定画面信息传输,用螺丝固定就可以保障接口相对更加稳一点!

从接口我们也能看出来,VGA和DVI口属于针脚接口,如果不上螺丝会怎样,我见识过,画面可能会断开,可能会有信号中断现象,可以说接口很不稳定!但后来的DMI和DP口是内部铜箔片为主,外部有开孔,母扣有卡扣设计,一旦接入也有锁定稳定接口作用,一旦插入相对非常牢固了!

VGA(1987年推出)采用的D-sub接口由多排针脚构成,物理连接依赖针脚与插孔的紧密接触。若未加固,振动或外力易导致针脚偏移,引发信号中断或画面闪烁。

DVI(1999年)虽为数字信号,但仍保留部分模拟时代的针脚设计(如DVI-I),且接口体积大、自重高,螺丝固定能分散接口受力。

早期显示设备多为台式显示器/投影仪,安装后长期固定。螺丝加固符合“一次安装,长期使用”的工业设计逻辑,同时防止误触松动(例如机房运维中的线缆拉扯)。

而HDMI(2002年)与DP(2006年)的诞生伴随着设备小型化与移动化趋势。其设计突破体现在:

卡扣式物理锚定,HDMI接口内嵌簧片,插入时卡入插头两侧凹槽,通过金属弹性实现“点击锁定”;DP接口则采用钩状卡扣,需按压释放键才能拔出,机械稳定性远超针脚接口。HDMI卡扣结构示,簧片挤压插头侧壁形成摩擦力。

虽然笔记本、电视、大屏的高频连接需求,,HDMI可以更好的满足轻量化与高频插拔需求,笔记本电脑、电视挂架等场景要求接口体积小、重量轻。螺丝安装需双手操作且耗时,而卡扣设计支持单手插拔,适配移动设备(如会议室的HDMI投影切换)。

信号协议的自适应补偿,数字信号(HDMI/DP)具备误码纠错机制,短时接触不良可通过数据包重传恢复,降低了对物理连接稳定性的绝对依赖。

去除螺丝本质就是从“绝对可靠”到“动态可靠”螺丝代表机械时代的冗余保险思维;卡扣则体现电子时代对“可靠性+便捷性”的平衡——通过精密弹片力学设计,实现“插拔3000次不松动”的工业标准(如HDMI 2.1认证)。从消费电子的体验优先,显示设备从专业领域向大众普及,卡扣的直觉化操作(一插一按)降低使用门槛,适配非技术人员场景,如家庭影音接线。

而DP接口的“推拉式卡扣”实为螺丝理念的隐形进化——将金属螺纹的旋转固定转化为塑料卡扣的垂直锁定,本质仍是防脱落设计,但材质与形态适配了现代电子产品的轻量化需求。

所以螺丝的淘汰并非“偷工减料”,而是接口技术对设备演进的前瞻响应。当信号传输从模拟到数字、设备从固定到移动、用户从专业到大众时,加固方式亦从“显性刚性”转向“隐形弹性”。这不仅是物理结构的升级,更是工业设计对人性化体验的深度妥协。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发布于:陕西

相关推荐

HDMI和DP协议之争
为什么还有笔记本在用传统的「圆形充电口」?
为什么大功率笔记本不用 C 口充电?
实际来看,USB-C口不那么适合iPhone
口播类短视频,就这样拍
未来 iPhone 要砍掉 Lightning 口?我只关心 USB-C 什么时候一统天下
年轻人“回流”服装档口
iPhone:你的C口,我的C口,好像不一样?
常州讯科取得扎口机构及扎口机专利,提高扎口的成功率
有件事我特好奇:为啥C口会被称为华为口?

网址: 为什么视频接口VGA口和DVI口有螺丝,HDMI口和DP口就没有螺丝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037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