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代码靠AI生成,我算骗子吗?”自学编程3个月,开发小白深陷“AI依赖”焦虑:脱离AI都撑不过30分钟
“我自学编程三个月,明明做得像模像样,却老觉得自己像个骗子。”
最近,自学 Django 三个月的开发者 kekda_charger在技术社区Reddit抛出了一个引发热议的困惑——靠着 AI 辅助,他已经能做出带用户认证的 Web 应用、实时更新功能的系统,甚至完成 API 集成;但一旦脱离 AI,连简单的登录模块都要折腾两三天。
基于此,他不禁产生质疑:“我到底是在学编程,还是只学会了跟 AI‘对话’?”
从 “快速出活” 到 “空白恐慌”:一个自学开发者的困境
如开头所说,kekda_charger 的编程之路,始于三个月前自学 Django。
借助 AI 工具,他的学习进度堪称 “飞速”:不仅完成了数据库驱动应用的开发,还实现了实时交互功能——这些在传统学习路径中可能需要半年才能掌握的技能,他用三个月就落地成了项目。
但光鲜的成果背后,是难以言说的底气不足。kekda_charger 坦言,自己项目中 80%-90% 的代码来自 AI 生成,而他自己的工作只是 “理解、修改和调试”。
久而久之,这种 “AI 依赖” 带来的副作用逐渐显现:他能轻松读懂复杂代码的逻辑,也能在现有功能上做修改、加新特性,甚至能清晰地向别人讲解应用的架构和数据流转。但一旦面临 “从零开始” 的场景,kekda_charger 就会立刻陷入困境:空白文件前无从下手,脱离 AI 写代码撑不过 30 分钟,更别提应对技术面试中的白板编程。
同时,效率上的巨大差距,更让他陷入两难:
● 没有 AI 时,他做一个简单的登录系统要耗费 2-3 天,中途还要不停在谷歌上搜语法、解决报错,最后还往往以失败收尾;
● 有 AI 辅助时,同样的工作他 2-3 小时就能完成,且每一行代码都能理解。
“别人看到我的项目会夸‘厉害’,但我知道,我只是擅长给 AI 提问题。”
在kekda_charger 看来,这无异于 “冒名顶替”,他因此频繁失眠,反复质疑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种靠 AI 辅助的学习方式,以后会不会坑了我?我该不该停下来,用传统方法补补基础?”
“要如何平衡 AI 辅助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招聘者想招怎样的初级开发?能接受多大程度的 AI 依赖?”
“有没有跟我类似的人,你们刚开始学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在‘作弊’吗?”
种种问题,都成了 kekda_charger 焦虑的源头,因此他选择在 Reddit 上发帖询问。
来自开发者群体的回答:“放心,你不是骗子”
kekda_charger 的疑问像一颗石子,在开发者群体中激起层层涟漪:从 7 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到 FAANG 大厂员工,再到曾任部门负责人的行业老兵,不同背景的从业者纷纷分享观点,一场关于 “AI 时代如何学编程” 的讨论就此展开。
“放心,在实际工作中,没人真的从零开始写代码。”一位拥有 7 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首先打破了kekda_charger的焦虑之一。这位开发者表示,真实的开发场景中,要么用别人做好的模板,要么基于遗留代码或现有代码库开发,“‘从零开始’本身就不是行业常态”。
在他看来,编程基础固然重要,但基础的核心不是 “记住某门语言的语法细节”,而是 “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如何拆解需求、规划逻辑,至于不同语言的内存分配差异这类知识,“了解背景有帮助,但日常工作很少用到”。
另一位曾任部门负责人、拥有 15 年经验的老兵,则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给出了更现实的建议。
他指出,像 kekda_charger 这样依赖 AI/模板快速出活的开发者,其实属于 “模板搭建者” 群体,这类人群多为自由职业者或自学出身,适合做外包、宣传页网站、基础电商站等项目,“年薪大概能到 10 万美元”。
但如果想追求更高收入,就必须转向 “架构路线”:“要懂‘怎么造模板’,而不只是‘用模板’;不只是会调用 API,还要能设计 API、搭建 API;甚至能为公司内部工具开发 SDK。” 在他看来,这类架构能力才是 “高薪密码”,“深耕这部分,年薪能到 20-40 万美元”。
另外,一位来自 FAANG 大厂的开发者,也带来了一线企业的趋势判断。他明确表示,“AI 驱动编程是未来,我们公司正在大力推进”,让 kekda_charger 不用过度焦虑。但他也点出了一个现实问题:“短期内面试还是要准备 LeetCode”。在他看来,算法题考核仍是目前行业评估工程师的主流标准,“近几年不太可能消失,想找工作还是得练”。
实际上,kekda_charger 的发问背后,是一个正在被技术重构的根本命题:当AI能即时生成代码,程序员的价值该如何重新衡量?
好在,开发者社区的回馈基本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你不是骗子,你只是走在行业演变的前沿”。但也有人提醒:享受 AI 红利的同时,仍需投入时间理解底层逻辑、系统设计和调试方法——因为“工具可以替代劳动,但不能替代判断。”
正如一位网友总结的那样:“未来不属于只会写代码的人,而属于能用好工具解决问题的人。” 或许 kekda_charger 需要的,不是放弃 AI,而是带着对技术的真正理解,与 AI 协同成长。
参考链接:https://www.reddit.com/r/vibecoding/comments/1n44mxy/am_i_actually_learning_to_code_or_just_becomin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SDN”,整理:郑丽媛,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警告:依赖 AI 代码生成,你的编程之路或将越走越窄!”
当AI学会编程,最焦虑的是高级工程师
当AI会写代码,新一代学生还要学编程吗?
“我受够了一直修复 AI 生成的代码!”
AI编程工具,如何突破瓶颈
靠 AI 起死回生,上线5个月后收入4000万美金
AI编程来了,这群程序员最先出局
为什么只有AI编程成功落地?
和AI一起工作,我的工作量和焦虑都变多了
代码界的“瘟疫”?卡帕西“Vibe Coding”兴起,YC披露:1/4新创公司,95%代码全由AI生成
网址: “80%代码靠AI生成,我算骗子吗?”自学编程3个月,开发小白深陷“AI依赖”焦虑:脱离AI都撑不过30分钟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142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