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无人货车快速爆发,北京团队募资5亿扩产

无人货车快速爆发,北京团队募资5亿扩产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9月28日 05:46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微博

记者/ 杨松  编辑/ 鄢子为

实地考察上海、苏州两个快递网点,见到无人配送车的真实运营场景,白犀牛总裁黄刚察觉到行业正悄然升温。

“表现超出预期,机会来临。”

9月上旬,在北京总部办公室,黄刚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调研后发现,无人物流车已从示范性运营走向商业规模化落地。

这家无人车厂商,在8月下旬刚完成B+轮融资,B轮累计募资约5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无人配送车领域,各大玩家合计已融36亿元。

白犀牛总裁黄刚

黄刚本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在商用车领域打拼超30年,拥有丰富的整车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和自动驾驶的量产实操经验。

他于2024年底入职白犀牛,担任总裁职位,刚好赶上行业的快速扩张期。

客户需求加速攀升,仅用9个多月,白犀牛的日活无人车,从百余台增长到过千台,同比增长10倍,预计2026年将达到6000台。

合力造车

白犀牛成立于2019年,初创团队主要来自智能驾驶领域。

创始人、CEO朱磊曾任百度无人车系统集成负责人,主导其无人车技术框架和工程化落地,拥有10年以上L4级自动驾驶技术经验。

CTO夏添博士,是朱磊同事,负责过百度无人车深度学习系统搭建,擅长算法研发与工程化。

现在的核心管理团队,已集合来自科技、商用车、物流行业的多种人才。

部分无人车企业选择自己开工厂,白犀牛却认为,万台以下的量产规模,不用重复造轮子,可以发挥生态合作伙伴的制造优势、强强联合。

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结合AI与车,推出安全、可靠、高性价比的产品。

他们找到重庆的鑫源汽车,一家拥有数十万辆年产能的汽车主机厂,与其合作,联手打造车规级无人车。团队还获得了鑫源汽车的投资。

“按轻型商用车标准,进行正向开发。”

黄刚说,白犀牛要做的是真正的车规级产品。入职一年来,他系统地组建起车辆部门。

整车、零部件设计开发、供应商的选择和全部的生产制造流程,白犀牛均遵循汽车标准。其新一轮融资,也重点投向车规级无人车研发、AI技术迭代及商业化。

“团队人员精干,效率高,能把事情做成。”

黄刚说,白犀牛目前近200人,依然保持创业本色,高管没有单独办公室,都在一个开放环境里办公。

他转身就能跟夏添团队,探讨智驾技术与车辆线控底盘的软硬件协同方案。

客户下注

发力制造,打造可靠、耐用的车型,是为了打消客户使用顾虑,推动产品大规模普及。

黄刚介绍,早期,无人小车需要快速迭代,自驾套件和线控底盘,很难依照汽车标准去做。一些客户对产品心存疑虑,倾向于选择租赁方式,而非买车自持。

现阶段,无人货运车行业规模扩张,激光雷达等零部件逐步实现车规化,成本从上万元降到千元级别。

核心零部件降价,推动每辆车的硬件成本从20万元降至10万元以下。末端配送场景也趋于成熟,商业化加速。

“我们能够把UE(单位经济)模型跑通。”

黄刚解释,白犀牛无人车主打5~10公里末端配送场景,路线固定,3立方米容量可装300票快递,5立方米容量可装500票以上,单票运营成本低。

以合肥某快递站点为例,其配备5台白犀牛R5车,往返于网点与快递小哥取货点之间。

这5台车,负责周边六个单量较少站点的运输任务,将快递送至配送区域,减少快递员往返奔波的时间,使其派取件量提升20%,月收入增加2000元。该模式下,无人车日均配送2000单。

白犀牛主力车型为R3、R5,体积分别是3 立方米和5立方米,覆盖快递物流、商超零售、生鲜配送、校园外卖送等9个应用场景,并与顺丰、京东、饿了么等头部客户达成合作。

黄刚告诉《21CBR》记者,大客户起初是尝鲜,验证产品能力后,批量采购。

2025年,其活跃车辆数突破千台。客户边下单,边注资。以顺丰为例,过去一年里,三次注资白犀牛,成为其重要股东。

8月下旬,白犀牛完成B+轮融资,老股东顺丰、线性资本跟投,以骏资本、三六零基金、华泰紫金等加入。至此,B轮融资总额近5亿元。

冲击万台

车辆硬件成本大幅下滑,技术更成熟,无人车首先在快递场景取得突破,并有更多客户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过去是技术找场景,现在是越来越多的场景,来找技术了。”

黄刚举例,在合肥,公司运营车辆较多,常跟交警打交道。对方认可无人车技术,提出改装成无人巡逻车的需求。

为了应对各类需求,白犀牛正在推进产品平台化。

比如针对快递末端配送主流需求,打造产品平台,进行模块化设计,同一个平台既能做成标准货箱车,又能改成冷藏车,也能改成多格口,以及其他更多可能。

团队加快研发步伐,以交付更多车型。近期目标,是2026年活跃车辆达到5000台;远期目标是达到万台水平,并实现盈利。

从车辆销量来看,白犀牛较友商仍有差距。

“当前整个行业也就万台级水平,对比没有意义。”黄刚解释,白犀牛过去6年时间,重心在打磨产品和技术。在他看来,高频需求一旦来临,就可以快速起量。

其按照订单生产车辆,以减少库存,后续运营中,看重产品日活,目标是让客户真正用起来。

据光大证券研报,无人物流车所替代的车型,将由微卡、微客等,逐步延伸至轻卡、中卡及重卡,年销量有望超过80万辆,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

有玩家降价抢占市场,白犀牛不参与价格战,选择理性发展路线。

“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玩家刚起跑。”

黄刚说,当下投放规模,不代表行业地位,“等到市场规模达到100万台时,且看白犀牛的排名。”

图片来源:白犀牛,除标注外

相关推荐

无人货车快速爆发,北京团队募资5亿扩产
IPO募资额使用不足三成,账上横躺5亿资金仍要募资扩产,星球石墨“补流”合理性存疑
左手分红右手补流,丘钛微产能闲置仍募资扩产| IPO速递
上海汽配再闯主板:遭上下游夹击,产能闲置仍募资扩产 | IPO速递
汇富纳米:产能过剩,仍大举募资扩产,曾被质疑不值10亿|IPO观察
业绩增速放缓仍加码扩产,伟创电气拟再募10亿元
上声电子募投项目尚未完成,拟再发可转债投资扩产
千亿市值宝丰能源定增募资百亿扩产,上交所发问询函关注募投项目必要性
疫情三年募资“进化史”
出海日报|新石器无人车获数亿人民币注资,加速海外扩张;巴西电商服务商Nuvemshop募资5亿美元

网址: 无人货车快速爆发,北京团队募资5亿扩产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2410.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