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Token2049惊见“人体交易所”
新加坡Token2049与其说是落下帷幕,不如说是草草收场。作为Web3行业的头部大会,它今年的表现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只在第一天的领票期间看起来热闹,第二天就冷清了起来,很多项目方虽然花费了几十万,但由于过分冷清,干脆放弃展台,自己搞起了场外的精准营销。
这不免让人疑惑:Web3的热度真的过去了吗?
据不完全统计,大会的参会人数仅有15000人,远少于官方公布的25000人,而这其中超过70%都是项目方的相关工作人员。媒体宣传的大咖云集,除了行业内各领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高管,也就特朗普的两个儿子,打着老爸是美国总统的名份来为自己制造名气。业内臭名昭著的镰刀手孙宇晨也摇身一变,打着“行业领袖”的幌子登上舞台。而V神、赵长鹏等往届必到的头部大佬,却都不约而同地缺席了这场所谓的行业顶级盛会。
大会亮点匮乏,“人体交易所”意外走红
与往届活动不同,这次新加坡Token2049的“人体交易所”意外引发整个社交网络的热议,热度甚至一度超过了Token2049本身。
究其根本,是本届大会乏善可陈,缺乏真正值得关注的创新亮点。在这样一个创新匮乏的背景下,“人体交易所”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话题空白。
“人体交易所”的网络热传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是本届新加坡Token2049一家名为天体交易所的参展项目,很多加密行业内外的人,都知道这家成立不到半年的交易。之所以知道它,是因为它背后的创始人是饱受争议的,曾在中国国内“呼风唤雨”的俞凌雄。
多重原因让“人体交易所”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引发了一度远超大会本身的热烈讨论。
网络热议之后,尽管天体官方发文澄清系网民恶搞。但真相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意外走红的背后。
“人体交易所”走红背后的集体情绪
分析“人体交易所”的意外走红,我们能看到加密行业正在发生一场静默的心态转变。
在加密行业中,人们不再只关注造富的单一文化,而是不愿意再被所谓的高大上概念忽悠。参会者们通过对“人体交易所”的关注,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的娱乐方向,并借此来剥去行业过度包装的虚伪外衣。
这种行为艺术的走红,反映了投资者对行业内虚假宣传、过度包装的厌倦情绪。当一个个华丽的概念最终都沦为割韭菜的工具时,投资者开始用戏谑的方式表达对行业现状的不满。
加密行业需要直面“裸奔”现实
“人体交易所”的走红,让潮起潮落的加密大潮中,哪些人在“裸奔”变得一目了然。
那些曾经靠着华丽包装和晦涩术语获得融资的项目,已经不只在熊市中原形毕露;那些自诩为行业领袖的知名人士,却被发现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些承诺改变世界的去中心化应用,大多数用户却寥寥无几。
行业的自我反思时刻已经到来。当外界不再被光鲜亮丽的大会和晦涩难懂的技术名词所迷惑,行业内部的虚假繁荣也就难以为继。
结语
Token2049的冷清与“人体交易所”的走红,共同勾勒出当前Web3行业的真实图景:概念炒作已经让位于价值追寻,盲目崇拜正在被理性审视所取代。
或许,这正是行业成熟的必经之路——当潮水退去,不仅能看到谁在裸泳,也能让真正有价值的项目脱颖而出。对于坚守长期主义在Web3的从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行业的未来,不属于那些在舞台上自吹自擂的“领袖”,而属于那些在寒冬中依然坚持技术创新的实干者。
发布于:山东
相关推荐
与新加坡交易所面对面:中国公司资本出海有哪些新机遇 | 「数智工坊」活动招募
出海新加坡,解读新交所
出海日报|智能全球船舶服务管理平台E-PORTS融资数千万元;新加坡交易所正式出台SPAC上市框架
全球交易所竞逐SPAC A股如何玩转“投资盲盒”
世界最大数字货币交易所7000枚比特币被盗 CEO回应
新加坡不是“创业圣地”
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正面临美国洗钱和税务调查
联手打击虚拟货币交易 北上杭深清理交易所
一位交易所人士眼中的币圈:杠杆高达100倍,有人投一两万赚几百万
币圈大佬揭秘“食物链”套路:韭菜不够用了,交易所“赚钱”花样多
网址: 新加坡Token2049惊见“人体交易所”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273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