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均胜电子500亿订单筑牢安全垫,能否复制“比亚迪式”跨界逆袭?

均胜电子500亿订单筑牢安全垫,能否复制“比亚迪式”跨界逆袭?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07:25

500亿订单背后,70亿商誉压顶,这家汽车电子巨头如何走好机器人这条新路?

“我们现在已经是全球人形机器人里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比马斯克出货量更大。”

2025年10月18日,智元机器人副总裁王闯在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说出这句话时,台下响起一阵惊呼。

谁曾想到,这家成立不久的机器人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千台级别的人形机器人出货?

而站在智元机器人背后的重要合作伙伴,正是今年初喊出“再创业,创新前行”口号的均胜电子。

豪赌机器人,要么成仁,要么成功。

2025年4月,当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在用产品升级慢慢切入机器人赛道时,均胜电子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成立专门子公司“均胜具身智能”,注册资本高达3.6亿元。

这一出手,就展现了均胜电子All in机器人的决心。

为什么敢这么玩?均胜电子有自己的底气。

均胜电子不是单打独斗,它背后站着整个均胜集团。这个集团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均胜电子、均普智能和香山股份,总市值超过660亿元。打群架,总比一个人战斗强。

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84.65亿元,占总收入的27.89%。这个数字背后,是公司从传统汽车安全业务向电子化、智能化转型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今年已拿下512亿元订单!这是什么概念?比很多同类企业全年营收还要多。这些订单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达19.06亿元,净现比接近200%。

说白了,就是赚到的钱大部分都是真金白银,不是账面上的数字。

虽然机器人业务刚起步,但均胜电子已经为银河通用等企业批量交付机器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与均普智能的关联交易额已达4000万元,还带来了2000万元的公允价值收益。

这意味着,机器人业务不再是“只进不出”的烧钱项目,而是开始产生实际收入和利润。

双轮驱动格局形成。

均胜电子是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达22.9%,仅次于奥托立夫。这块业务虽然传统,但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业务在国内市场份额已达6.5%,排名第二。这块业务技术含量高,增长速度快,是公司转型的关键。

基于公司在汽车安全领域积累的技术,比如座椅骨架技术可以延伸做机器人一体化结构件,控制器技术可以用于机器人“大脑”开发。

协同效应1+1>2的商业模式。

均胜电子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它懂得利用集团资源打配合战。

均胜电子主要负责机器人“大小脑”等核心技术研发,而均普智能则通过普智未来平台,负责机器人本体制造和销售。

这种分工让均胜电子可以专注于技术研发,而不必过分担心生产和销售问题。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向均普智能采购商品金额达4000万元,展现了良好的内部协同。

公司很聪明地利用了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的技术共通性。感知层的雷达、摄像头,决策层的控制器、芯片,这些技术在两个领域是相通的。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本来擅长做中餐,现在要学西餐,虽然菜系不同,但刀工、火候掌握这些基本功是相通的。

70亿商誉背后的资金压力。

均胜电子从2009年开始,就走上了并购扩张的道路。收购上海华德、普瑞、KSS、群英等企业,虽然快速获得了技术,但也积累了72.93亿元的商誉。

商誉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收购时支付的价格超过被收购企业公允价值的部分。这东西平时不碍事,但一旦被收购企业业绩不达标,就要计提减值,直接冲击利润。

2021年,均胜电子就因为KSS业绩不达标,计提了20亿元商誉减值,导致当年亏损37.53亿元。这种疼痛,经历过一次就够呛。

并购需要钱,钱从哪来?

大部分来自融资。这就产生了利息费用。2025年上半年,均胜管理费和利息费合计达20.86亿元,是净利润的两倍!

这意味着公司辛辛苦苦赚的钱,很大一部分要用来支付各种费用,实际落到口袋的并不多。

面对市场的质疑,均胜电子管理层展现了坚定的信心。“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底层是相通的,我们在汽车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完全可以复用到机器人领域。”

短期来看,机器人业务确实需要大量投入,

但长期来看,这是公司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增长点。我们愿意为此投入,也承受得起相应的风险。

这种立足长远的眼光,正是均胜电子敢于在行业初期就大力投入的底气所在。

言西认为机遇很大,风险也不小。我看好均胜电子,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均胜电子提前布局,抢占了先机。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确实能为机器人业务提供支撑。比如:新发布的机器人嗅觉传感器,能识别8种气体且准确率达99%,这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出来的。

已经拿到智元机器人的订单并开始交付,说明业务模式得到了市场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72.93亿元商誉就像悬在头上的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高昂的利息费用也在持续侵蚀利润。虽然智元机器人宣称出货千台,但人形机器人到底能做什么、市场接受度如何,都还是未知数。

多家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技术整合、管理协同,都是艰巨的任务。

投资的话,如果你是稳健型投资者,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等机器人业务贡献更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后再考虑。

如果你是成长型投资者,能承受较高风险,那么现在的均胜电子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公司传统业务稳健,新业务想象空间大,港交所IPO如果成功还能缓解资金压力。

但无论如何,投资均胜电子都要密切关注几个指标:商誉减值风险、机器人业务进展、现金流状况。

走在正确的路上,但考验才刚刚开始。

均胜电子的转型之路,很像当年比亚迪从电池跨界到汽车,质疑声很多,但事实证明走通了。

现在均胜电子从汽车跨界到机器人,逻辑是通的:技术底层相通、客户资源可以复用、制造经验可以迁移。

但也要看到,机器人行业的成熟度远不如汽车行业,这意味着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加上均胜电子本身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场转型注定不会轻松。

均胜电子创始人曾说:“你可以嘲笑我的现在,但未来我会让你仰望。”这句话很有气魄,但现在更需要的是用业绩证明自己。

随着港交所IPO进程推进,均胜电子或许能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但长远来看,只有在机器人和智能汽车两个战场都取得胜利,才能真正证明这次转型的价值。

这条路不好走,但值得期待。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均胜电子500亿订单筑牢安全垫,能否复制“比亚迪式”跨界逆袭?
均胜电子,斩获500亿订单!
中国电信全方位筑牢大模型安全防线
外滩大会:CSA成立AI安全工作组 筑牢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安全屏障
发布关键零部件,拿下批量订单,均胜电子抢先布局机器人赛道
电池变局:磷酸铁锂超越三元,比亚迪能否逆袭宁德时代
国内外市场捷报频传 威胜信息多细分赛道筑牢成长空间
电科数字发布全新申威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筑牢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安全屏障
再获大额订单,这家汽车安全和电子龙头迎来快速发展?
获滴滴、宁德时代投资,掉队的爱弛汽车能否逆袭?

网址: 均胜电子500亿订单筑牢安全垫,能否复制“比亚迪式”跨界逆袭?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3585.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