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进军元宇宙,蹭热点还是真本事?
来源:
时间:2022年06月16日 08:53
6月15日,映客召开品牌升级发布会,正式宣布改名为“映宇宙”,进军“社交元宇宙”。 对于一家拥有全民认知度的上市公司来说,品牌迭代算得上是“惊险一跃”。上一次因改名饱受关注甚至争议的公司还是Facebook,但不可否认,其将公司名改为Meta Platforms,直接推动了“元宇宙”概念的火热。 这一次,映客的改名也不出所料,外界声音有期待也有质疑:为什么映客要做元宇宙?映客能做成元宇宙吗? 对此,映宇宙董事长奉佑生向深燃回应,“七年前,我们思考的是怎么能让直播成为主流生活方式,那时大家不看好,但现在直播与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我认为元宇宙也是这样,因此我们要勇敢地踏进去。”
映客改名映宇宙 有声音认为,元宇宙还处在发展初期,不只是映客,市面上现有的元宇宙社交产品都只是在原有社交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场景和人物形象的升级。 不过,在正式改名前,映客已经业务先行,推出了多款社交元宇宙产品进行试水。现在外界好奇的是,映客能否带着Web2.0时代的研发和运营理念,顺利进入Web3.0时代探索一番?现在高调入场,是个好时机吗?
奉佑生介绍映客旗下社交产品 线上的社交工具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促进匹配效率的问题,但映客发现,人与人想要进一步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线下见面。为此,映客在开发针对新城市青年的社交软件“超级喜欢”的同时,于2021年9月在北京望京SOHO开了一家同名线下体验店。同一年,积目开始在线下同步举办活动,承接线上“同城组局”功能覆盖的演出、剧本杀等多种需求。 直至目前,这些应用可能依然被认为“小众”,知名度和用户量并不高,也有声音认为,映客吃力不讨好,一直在推新,却难引起市场的关注。 实际上,映客的内在逻辑是以社交为核心,为不同圈层、不同年龄、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搭建线上线下全场景融合的产品矩阵,并组成了直播之外的稳定增长点。 从映客2021年年报就可以看出,映客目前产品主要覆盖直播、相亲、社交三大板块,其中社交产品带来57.4亿元收入,营收占比达62.6%,相亲产品带来6.14亿元收入,营收占比6.7%。 “现在映客旗下有20多款APP,背后都有一套中台支撑体系来做支持,这种不断孵化新产品的方式,可能单个产品的用户规模不会特别大,但都有相对精准的社交人群。”社交赛道的投资人纪年称。 在陌生人社交里,用户都会追求差异化、新鲜感。险峰长青投资经理李云帆称,映客这种持续出新、迭代的产品方式,可以不断提供新鲜感。提前准备、多点布局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的一大法宝。 可以说,映客用一个个Web2.0时代的产品满足了垂直人群的社交需求,也为其顺利过渡到Web3.0时代打下基础。不论是新产品还是之前的社交产品,对于人性的理解和人性需求点的把握,是一脉相承的。
今年5月开始,映客先是在APP内上线了业内首个元宇宙K歌玩法“全景K歌”,后续上线了元宇宙恋爱APP“情侣星球”。元宇宙社交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沉浸感,这也是多位用户对于上述多款产品的最大感受。 加一时代的负责人吴城称,映客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 进军元宇宙,也是希望用技术和产品能力,在另一个世界构建人与人的关系 , 在这方面,映客具备经验和 优势。 “社交是互联网的底层基础设施,映客坚持的社交方向是对的。”春泥资本合伙人周文静向深燃表示,从社交1.0时代的QQ,到社交2.0时代的短视频和直播,再到社交3.0时代的元宇宙,本质上都是在建立人与人之间更多维、更深度的链接。
组织和管理上放权,但机会是时间窗口的,因此映客内部实行了“隔离式赛马”竞争。如果一个团队失败了,可能无法验证方向是对是错,所以不同的团队同时竞争做一件事,优胜劣汰。奉佑生介绍,“同项目不同团队之间甚至都不知道彼此在竞争,6个月后根据用户的留存数据和商业模型的闭环程度,留下最好的一个,再放去外面打”。“对缘”就是内部赛马下跑出来的胜利者。 竞争机制催生出了流水线式创新,在映客内部,一款新品的上线时间最快可以一周,最慢一个月测试,甚至还有“4天做出一款产品”的记录。 奉佑生提到,内部赛马还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样板”作用,一些团队真正从平台跑出来了,团队会不断向其学习和靠拢。另一个是“鼓励失败”,做任何项目,第一次都有失败的可能性,可以通过项目锻炼团队,让人才伴随着项目成长。 但在互联网世界,创新还意味着烧钱。映客却连续7年盈利,据其历年财报,映客从2015年成立第一年就开始盈利,到2019年上半年因收购积目出现过短暂亏损,不过到年底,还是以盈利报收。近两年,映客的利润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速,2020年,利润为2.0亿元,同比增长285%,2021年,利润为4.3亿元,同比增长113.1%。 映客的创新是减法式创新,产品专注于社交和婚恋赛道。这样一来,不仅能积累对人群需求的强认知,还能沉淀技术和中台能力,节省创新的成本。 奉佑生介绍,过去7年的产品经验,为映客的中台体系沉淀了互联网的工业化模块能力、音视频、商业化、流量运营等能力;也为映客的技术模块积淀了大量AI识别、动态美颜、VR、AR、MR、XR等技术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看,映客是主动选择做“小而美”的产品。相比先烧钱做规模、再考虑商业闭环的路径,映客的逻辑是,在产品规模很小的时候,就思考怎么活下来。
周文静也持相同观点,元宇宙的爆发,是基于完善的硬件层和软件层。VR眼镜等硬件正在普及,但是软件方面,一些底层实时渲染、3D建模、全息动作捕捉等技术还存在大规模应用的难点,以及算力、带宽的底层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突破。“现在的元宇宙社交相当于手机的‘大哥大’时代,等技术都上一个台阶,应用层面的东西才能够做好。” 游戏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从游戏的行业发展角度来讲,第一重要的是玩法,第二重要的是世界观,第三才是技术。”这话放到元宇宙中也同样适用,用户要先因为前面两件事情来,才能用得上技术,可前面两件事,至少现在还没有被解决。 不管如何,这并不耽误元宇宙向前发展,尤其在社交产品赛道,周文静认为,古典的Web2.0的社交产品,已经很难在纯产品功能上进行创新了,在技术的演进下,大小厂商都在慢慢步入元宇宙的世界。 在这场蓄势待发的元宇宙争夺战中,映客追求的是,“保持对元宇宙的强烈追求,不断迭代产品”。奉佑生坦言,元宇宙社交是需要耐心的,现在只是刚刚萌芽的第一阶段,要把眼光放长远到未来10年甚至30年。





元宇宙可能是未来十几年最广阔的赛道,它代表的是一个新的世界。“新世界的好处是,可以讲一个宏大的、远期的故事。”纪年称。至于新世界的社交到底是什么形态,产品功能如何,能跟Web3.0融合到什么程度,厂商们都在尝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 | 苏琦,编辑 | 向小园,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映客改名映宇宙,蹭元宇宙这个概念真能转运吗
“元宇宙”熄火?易尚展示跌停,昔日VR概念股蹭热点乱舞
互联网巨头盯上“元宇宙”,这个概念容易“蹭”?
元宇宙“招聘热”:噱头还是“真需求”?
解析元宇宙:真正的元宇宙世界有多神奇?到达元宇宙我们还缺什么
元宇宙里藏「镰刀」?
当年轻人在元宇宙抢购“QQ秀”
探秘“元宇宙”:始于游戏,不止概念
元宇宙的新鲜度,终归离不开一个“玩”字
元宇宙2022前瞻:新元年,旧赛道,蓄势还是狂奔?
网址: 映客进军元宇宙,蹭热点还是真本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472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
科技快讯热点排名
科技快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