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绿公司论坛深度研讨:投资机构要谨守不替代产业的底线

绿公司论坛深度研讨:投资机构要谨守不替代产业的底线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04月28日 14:26

目前投资机构奔向产业的时候,从原来的财务投资人角色向投资+赋能方向转变。

4月22-23日,2023中国绿公司论坛在海南陵水举行,23日上午,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TPG中国区董事长孙强、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中关村龙门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杰商会会长徐井宏、兆易创新董事长朱一明、远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亚信集团联合创始人、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胡时伟、瑞穗中资企业CEO兼中国总行副行长丸木健太郎等来自投资和产业界的企业家展开了一场“产业与投资的双向奔赴”会议,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担任现场主持。

发现痛点和需求

是双向奔赴的前提

TPG中国区董事长孙强在发言中提到,产业和投资的双向奔赴首先是要发现痛点,第二才是解决问题。

基于企业的痛点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不同阶段,他将投资分了三类,创新性、增长性、变革性投资。

创新性投资的特点是投资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像北极光、红杉中国投的都是创新性投资,亚信投资海康威视,段永平投资网易,SIG投资字节跳动,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企业创立早期发现了需求上的痛点。

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提到,目前产业和投资一起孵化科技创新将会有很多机会,比如新能源肯定需要巨大的投资,风险投资就可以提供巨额资金,产业方面可以在产品和最后的市场准入方面提供巨大优势,双方结合就会产生1+1>2的效果。

增长性投资案例,孙强特别举合肥市政府投资蔚来的例子。他指出,很多著名的机构都投了蔚来,但在蔚来最困难的时候,合肥政府既投资真金白银,还帮助蔚来解决生产上的难题;另外一个例子是联想投资神州租车,不仅给予资金支持,还给予包括贷款和发展上的支持,让神州租车得到迅猛的发展。

变革性投资决了企业发展中鸡肋问题和障碍,比如中信资本投资麦当劳,解决了麦当劳在中国不能本土化的问题。此外,大的龙头企业要把非主业的部门分拆出来,比如百度金融对百度集团的负债表产生了负面影响,拖累信用评级,因此百度有需要将两者进行分拆,分拆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梳理两边的关系,数据使用以及如何付费的问题等,都需要投资和产业双方共同来解决这些痛点。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具体从企业的并购需求方面,发现产业目前存在三大类需求。第一类就是孙强上面提到的大企业的分拆,张懿宸也提到了麦当劳的分拆。

与分拆相对的,第二类就是整合类。中国很多行业非常分散,集中度非常低,张懿宸以电缆为例,以前电缆行业13000多家,现在已经整合到剩了5000家,但行业前十加起来规模也不到20%,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整体经济的效率提供了空间做大幅度地整合。他举例说,中信资本曾并购过一个小平台公司,在这个基础上过去五年并了七家公司,销售规模从3.6亿元整合到了32亿,未来这样的机会也很多。

第三类就是第一代民营企业接班的问题。他提到,中国由于国情,一代企业家独生子女的情况较多,不同于新加坡、香港、东南亚华人。因此,从并购角度来讲,有些一代退出之后,存在着企业同步退出的问题,张懿宸认为这个趋势比较明显,存在投资机构施展空间的机会。

投资机构应当谨守

投资+赋能,而不是替代

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大厂,比如腾讯、阿里前期都投的很好,投资与产业的双向结合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开始的控股或者收购回大厂内。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发现企业家可能不喜欢这种方式,大厂的资本开始考虑能不能不控股,甚至退一步,只做第一大股东或者连第一大股东都不做,甚至被投资企业也可以自己上市。

邓锋认为,在互联网企业最开始投资产业的时候,产业和投资的双向奔赴做的挺好,到后来互联网大厂太过强势后,双方的双向奔赴就不尽如人意了。

邓锋通过多年的投资经历得出,投资企业最关键问题是谁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家在企业里占相当大的股份,即使是在公司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它的战略都是在市场中打出来的,它不能完全由大厂决定,你就给我干这个,给我干那个,在这方面产业和投资的市场化必不可少。

中关村龙门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杰商会会长徐井宏与邓锋持有相同的观点,目前投资机构奔向产业的时候,从原来的财务投资人角色向投资+赋能方向转变,但不要替代产业,有些企业在投资机构介入后,后者直接全盘接手导致创业企业最后胎死腹中的案例也不少。

因此,徐井宏更希望投资机构更多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这样的投资才真正能够对产业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作用,而不是那些急功近利,短期获取暴利的投资来奔赴产业。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一明指出,在中国,未来的基金要以强大的产业做支撑,在产业里去辐射。产业自身的优势是可以去撬动资源,跟政府合作做母基金,做直投,做产投,他认为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朱一明也谈到,不像美国的投资机构比较集中,都在硅谷,中国的投资机构遍地开花。更为本质的不同是,中国的投资机构更多从产业角度思考,以产业为核心,通过跟地方政府、适当的社会化基金的结合,如果是辐射力比较大的公司,只要这个产业还在蓬勃发展,从母基金到子基金是有比较强的延续性的。

此外,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还提到了投资机构跨界并购的风险。远东控股集团在七八年前收购了江西一家电子公司,直接损失50多亿,间接损失两百多亿,最后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走上正轨。因此,他认为投资机构除了要谨守不替代产业的底线外,更要把控风险,战略布局,坚持长期主义。

未来影响产业和投资

最大变量是中美关系

亚信集团联合创始人、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提出了产业和资本目前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过去三十年,全球化的经验在当下受到了挑战,企业和资本面临地缘政治带来的地缘科技问题,进而引发了企业性质归属的问题。

田溯宁抛出了他对目前挑战下所产生的困惑——到底什么才是中国公司?

“亚信集团有很小的业务在丹麦过去十年好不容易活下来,但现在有规定这个公司若干年内做不了了。我说是什么原因?他也讲不清楚,他说软件的开发应该在欧洲,数据将来放到什么地方在哪儿进行运维”,田溯宁认为这是我们过去三十年没遇到的问题。

但这一切的源头,无疑都归因到了中美关系的大国博弈。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一明直接指出,中美关系有可能定义未来几十年全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中美关系是不确定年代最大的确定性因素,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产业和投资机构,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这个大格局,新的世界秩序里确定自己的边界和底线,在这个大环境下寻找方案。

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也提到了产业与投资的宏观环境问题。他认为,宏观上要有好的制度环境、政策导向以及资源配置,这在单个行业或者企业都难以做到,需要有顶层设计。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产业,就是在数十年之前有了国家规划之后,在今天才取得到全都领先的地位。因此,国家的顶层设计在产业规划、区域布局上需要战略清晰。

问答环节

【问】有大科技:我们是做元宇宙营销平台的公司,我们在过去几年当中作为早期和成长性公司已经开始经历了经济周期,我想请教各位的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在面临经济周期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建议?从投资角度是怎么帮助企业和产业度过这个周期?

【答】邓锋:元宇宙就像中国过去这么多年发生的很多风口一样,到后来慢慢这个风口就过去了。我建议你第一,不要考虑能融到资才能发展,第二,还是要找到痛点,应用上的痛点,不以元宇宙这种大词来讲,你的应用到底落在哪儿,是不是真正解决痛点问题,能不能产生收入。

【答】徐井宏:对于元宇宙概念,,我们投资人基本不感冒,而重要的是,你到底具体是做什么的,你的市场在哪儿,做创业做企业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地方叫市场,千万别说自己做元宇宙,你就说你做什么的,给谁做,谁买你的单,这样才清楚,要不什么周期也走不出来。

【问】阿吉兰集团:我们是一家沙特公司,是帮助中国企业出海,借今天这个机会请教一下张总,我们如何或者是否可以通过投资赋能中国企业出海或者走向世界化的进程。

【答】张懿宸:沙特目前的热火朝天甚至能感觉到比咱们九十年代还热闹,人家有钱,各个项目同时起来,整个国家的经济完全是在做工业化转型,而这正是我们过去过年积累的经验,是我们的长项,我觉得这个机会是在的。

【问】现场来宾:现在我们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政府引导基金还有私募基金包括企业的投资基金,他们在硬科技领域里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答】孙强:政府引导基金有个特点,他们是想把自己当地的GDP做起来,所以要需要政府投资,但政府会首先问你,你能给我带来什么,你是给我带来销售、给我带来社会零售总额增加、还是GDP的增加?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它不会投你,投了你它也会要求你做反投。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绿公司论坛深度研讨:投资机构要谨守不替代产业的底线
业界伙伴欢聚2023中国绿公司论坛
从高瓴投资绿联,看细分消费品牌的新机遇
潮科技 | 热闹的“国产替代”风口可能还有这样“致命陷阱”
沸腾十年:不可逆转的国产替代潮
国产替代投资,怎样投才能赚钱?
“AI深度合成”首次纳入民法典,一文解读趋势、前景与治理
一家投资机构关于ChatGPT的内部讨论会
顶层设计呼之欲出,中国氢能产业能否由乱而治
产业互联网的投资逻辑

网址: 绿公司论坛深度研讨:投资机构要谨守不替代产业的底线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298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