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大量生产、大量浪费,“大量废弃社会”能改变吗

大量生产、大量浪费,“大量废弃社会”能改变吗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05月06日 23:56

《大量废弃社会》 仲村和代 藤田皋月 著 张佳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尽管书名当中只提到了“大量废弃社会”,但结合内容来看,“大量废弃社会”其实更像一个简称,完整的称呼应该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社会”,而“大量废弃”,无疑是“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所导致的恶果。

在生产中往往存在边际成本递减效应,即随着产量增加,整体成本越来越低,也意味着商家每多生产一件商品,都能够减少生产所需的平均成本。正因如此,商家才会希望自己的生产规模能够不断扩大,生产出更多的商品。然而市场上的需求却并非无限,所以商家才会以年龄、性别、收入等各种要素在客户间划分出不同的群体,并针对这些不同的群体进一步挖掘需求。

在完成对中高收入群体的挖掘后,近年来,商家纷纷盯上了低收入群体这块“富矿”(又称开拓下沉市场)。尽管平均消费力较低,但低收入群体胜在基数庞大。薄利多销,商家同样能在他们身上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作为低收入群体中的一员,我同样受到过“轻奢”“精致穷”等各种概念的轰炸,也见证了直播带货和预售等各种新型营销手段的兴起。但它们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却常常是:趁着便宜买回来一大堆商品,实际生活中却不怎么用得上,后续为了节省空间往往还要扔掉不少。

其实仔细想想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需求和消费习惯,原本就是商家创造并炒作出来的。

然而当产品陷入滞销后,为了维护品牌价值,商家宁可将它们大量销毁,也不肯降价销售,这不禁让人想起教科书中奶农倾倒牛奶的行为。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方面负责生产的工人可能连自己都消费不起这些产品,另一方面,商家却在有计划且大规模地销毁精美的食品和服装。相信即使能够理解背后的经济学意义,一般人也会本能地对这种行为产生抵触。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却是,消费者们依然从“大量生产”中得到了实惠。由于生产成本降低,消费者买到了更为廉价的商品。而价格低廉,质量说得过去的产品也的确更受消费者们的青睐。例如我身为一名“北漂”,更换住处较为频繁,可能每隔几个月就要搬一次家。如果衣物和生活用品都要精挑细选,选择昂贵耐用的产品,那么每次搬家时就不得不把它们带在身边。但如果是价格低廉、在购买时就已经决定要“只穿一个季度”或“只用一年”的快消时装和用品,舍弃时的心理压力便小多了。

时至今日,商家们“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方针依旧没有改变。以产品价格低廉为卖点、主营服装的SHEIN(希音)在日本大阪心斋桥的黄金地段开设线下店,取代了过去门庭若市的优衣库。

本书作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需要集社会各界力量才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我这样说,并非是想为包括自己在内的一般消费者推卸责任,正相反,商家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的影响。因此拒绝消费主义的支配,或许会是改变“大量废弃社会”的关键所在。

(原标题:“大量废弃社会”能改变吗)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张佳

流程编辑:U030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马云:呼吁认真处理废弃口罩 对大家负责
牛奶卖不完浪费?快时尚不够环保?「Mi Terro」想到用废弃牛奶做T恤
一支废弃针头之旅,医废处置行业能突破现存天花板吗?
沃顿商学院副院长蔡天文:AI将取代大量工作机会,容易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睡掉人生三分之一,是在浪费生命吗?
有人被迫浪费,有人等待援助
法媒暗访亚马逊销毁大量滞销商品:存储费贵,运回中国成本高
亚马逊销毁大量滞销产品:崭新商品直接送到垃圾场
废弃尾料化身旅行潮品,「Greenitial」想弥补本土可持续消费品牌缺失
昆山世硕回应扔证件,称“大量员工辞职”传闻不实

网址: 大量生产、大量浪费,“大量废弃社会”能改变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379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