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内厂商不去研发高制程芯片,都看向28纳米?
国内厂商选择专注于28纳米制程芯片研发和生产,有几个主要原因:
1、技术积累和风险控制
在芯片制造领域,每一次制程升级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同时也伴随着技术风险。国内厂商通常会在较为成熟的制程上进行技术积累,逐步提高制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因此,28纳米制程作为一种相对成熟和经济实惠的选择,受到了国内厂商的青睐。
2、市场需求和成本效益
28纳米制程具有良好的性价比,适用于多种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物联网和工业控制等。国内市场对于这些应用的需求量大,而28纳米制程相对成熟,能够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芯片,并且在生产成本上相对较低,有助于提高厂商的竞争力。
3、技术壁垒和专利问题
在芯片制造领域,较新的制程技术通常由少数几家国际芯片制造商所掌握,涉及到的专利和技术壁垒较高。这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来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因此,选择相对成熟的28纳米制程可以避免一些技术壁垒和专利问题,更容易获得商业成功。
4、技术相对成熟
28纳米制程相对于更高级的制程来说,技术上更加成熟和稳定。这意味着在28纳米制程上设计和生产芯片的风险较低,生产工艺更加可靠,减少了出现制造缺陷或低产量的可能性。
5、成本效益考量
高制程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国内厂商可能认为,投资在更高制程上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市场需求和价格竞争的情况。选择28纳米制程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成本下提供良好的性能和竞争力。
6、转型和市场机会
国内厂商可能正在经历从较低制程向更高制程的转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稳定和逐步迭代的发展策略,而不是直接跳跃到最先进的制程。此外,一些应用领域可能对28纳米制程有着稳定的市场需求,使得选择这一制程更加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厂商并非完全忽视更先进的制程技术。在过去几年里,一些中国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更先进的制程芯片,如16纳米和7纳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预计国内厂商将逐步加大对更先进制程的投入和研发。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来源:个人观点)
发布于:陕西
相关推荐
为何国内厂商不去研发高制程芯片,都看向28纳米?
三星4纳米工艺,会是高通新一代智能穿戴芯片的良药?
中国电科实现国产离子注入机28纳米工艺全覆盖
中芯国际在科创板正式挂牌:研发投入高,芯片制造“烧”设备
芯片制程:28nm向3nm的“大跃进”
人类陷入“制程焦虑”,但芯片真的越小越好么
中科院研发者回应5纳米光刻技术突破ASML垄断
英特尔推出10纳米制程芯片,这能帮其应对AMD和英伟达的挑战吗?
2纳米芯片问世,芯片性能要起飞?
5nm芯片为何集体翻车?10年前困扰台积电三星的问题又回来了
网址: 为何国内厂商不去研发高制程芯片,都看向28纳米?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307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15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395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4839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284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3962
- 6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594
- 7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16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35
- 9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9721
- 10“涉黄”擦边新闻不断,上门按 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