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创始人80亿卖公司,VC全体赚钱退出

创始人80亿卖公司,VC全体赚钱退出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12月28日 15:42

85亿,第一个中国Biotech上市公司卖身交易诞生了。

12月26日,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宣布,将以12亿美元(85.7亿元人民币)收购亘喜生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亘喜生物”)。该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后,亘喜生物将从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成为一家私有化控股公司。

这场收购让亘喜生物背后VC/PE投资人都实现了获利退出。消息一出,很快引起关注,这对于沉寂已久的生物医药行业,算得上是一场喜闻乐见的收购案了。

这笔交易有如下几个看点:

是国内第一家被完整收购而非拆分资产的Biotech企业;

高溢价,接近200%;

创始人曹卫博士曾担任多年全球生物科技企业高管,创业后,成功收获2个IPO;

收购价格理想,VC将集体获利退出,其中A轮投资人可能拿到10余倍回报。

一、溢价192%,本土Biotech被并购

这场交易为仍处在资本寒冬中的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一抹曙光。

亘喜生物被完整收购,在国内算是第一家。通常情况下,Biotech(以研发为主的生物科技企业)会拆分出售产品权益、工厂等重资产。

从收购价格来看,这算得上是一场双方公平的交易。12亿美元的交易价格,较之亘喜生物在2023年12月22日的收盘价溢价86%,比60天的VWAP(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192%。作为拟议交易的一部分,阿斯利康将获得亘喜生物资产负债表上剩余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截至2023年9月30日,亘喜生物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和有价证券总额为2.34亿美元。

亘喜生物能够获得最高接近200%的收购溢价,也得益于他的研发能力。阿斯利康舍得花大价钱,无疑是看中了亘喜生物的FasTCAR次日生产技术平台,不但能显著缩短生产时间,还能强化T细胞健康状态,进而有望提高自体CAR-T疗法的有效性。该技术未来也有望应用于治疗罕见病。

有业内人士表示:“亘喜生物处在有很好临床数据但没上市产品的阶段,没有自我造血能力,不被二级市场认可;但其制造工艺和适应证方面的差异化布局,让亘喜能够被阿斯利康这样的跨国企业收购。算不上泼天富贵,但至少给企业能走下去的一种选择。”

一家处于早期临床阶段的Biotech被MNC(跨国药企)收购,并且是溢价收购,说明了本土Biotech的研发能力得到认可。

事实上,跨国药企已经悄然开始抄底收购本土Biotech了,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像亘喜生物一样拿到满意价格。近日,另一家中国Biotech上市公司联拓生物,就拒绝了海外巨头的收购。12月4日,联拓生物宣布收到Concentra Biosciences收购要约,收购价为每股4.30美元,总额约4.65亿美元(33.2亿元人民币)。按照彼时联拓生物股价(4.19美元/股)没有溢价,且在Concentra的收购邀约中还有一个限制性条件,要求联拓账上有不少于5.15亿美元现金,而截至2023年9月30日,联拓账上只有2.522亿美元。

放眼全球,医疗行业并购交易已经开始复苏。根据晨壹投资回顾2023全球并购交易数据显示,医疗行业作为并购交易规模第二大的行业已经率先复苏,交易金额增长了9%,恢复到4100亿美元。

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医疗行业的交易估值从2021年峰值到如今,几乎打了对折,接近二十年估值底部;

二是MCN(跨国药企)急需收购新药提振收入。如今海外MNC已经基本放弃依赖自研,70%以上的新研发管线都来自外部收购,预计海外MNC对创新药的并购热情或将维持到2028年;

三是尚未具备足够造血能力的生物制药企业,在资本寒冬期遭遇生存压力时也更愿意抱大腿取暖,交易更容易达成。

二、生物制药老兵,手握两个IPO

亘喜生物成立于2017年,一直是资本宠儿。

公司仅用四年就成功登录纳斯达克。IPO前也备受明星资本拥护,淡马锡、奥博资本、礼来亚洲基金、King Star Capital分别持有17.7%、14.0%、9.2%和8.4%的股份。

有趣的是,创始人曹卫博士如同“IPO收割机”一般,每4年收获一个IPO,在医药行业顺风顺水。亘喜生物已经是他收获的第二个IPO了。创办亘喜之前,曹卫2010年创办了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2014年在纳斯达克成功IPO,是国内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细胞药物公司,同样只用了4年。

创始人背景也是投资人典型偏爱的画像。

首先,生物医药博士,技术研发背景雄厚。1958年出生于杭州萧山的曹卫,在高考恢复的第二年就考上了复旦大学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得了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免疫药理学博士,之后在哈佛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从事免疫药理学领域相关研究。

其次,曾任大厂高管,熟稔海外药企的商业运作逻辑。曹卫曾先后在美国知名生物科技企业Chiron(后被诺华和拜耳合并)以及全球遗传分析行业巨头企业Affymetrix(赛默飞世尔)担任科研领域高管。

另外,连续创业者,成功收获2个IPO。1998年,曹卫放弃了在加州“有房有车、妻儿在侧”惬意的生活,回国创业。他先后赴香港、上海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后,精准出击,2010年参与创办西比曼,2014年成功上市,二次创业,2017年亘喜诞生,2021年第二个IPO到手。

更为重要的是,曹卫完全有功成身退的资本,但他一次次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这种敢闯敢拼的性格,也是投资人喜闻乐见的。

摸爬滚打30多年,作为生物制药行业老兵的曹卫,在公司赴美上市之初,目标清晰,就是之后与美国研究所、企业合作,license-in或者并购。如今能被阿斯利康收购,也是顺理成章。

三、85亿,投资人都赚钱了

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消息一出,小红书上就有亘喜生物的投资人发帖庆祝了。

该博主表示,自己投的公司终于实现了财务回报。这对于在生物医药寒冬中苦苦坚持的投资人来讲,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这条笔记很快收获一众点赞和评论,除了恭喜祝贺之词,也有人评论表示羡慕,“自己投了一家药企,13年还没变现。”

的确,这笔收购像是一把火,让投资人和创业者眼里再次有了光。面对二级市场流动性降低,破发严重(亘喜生物-40%左右)的境遇,并购似乎成了中国biotech背后VC/PE机构实现退出的路径之一。

并购,作为一种退出路径在海外市场相对成熟、常见。Biotech和大药企的分工明确。前者的竞争力在于创新技术开发,后者则擅长后期开发和商业化。因此,成功的Biotech变现路径通常是做出有价值的管线,然后被大药企收购,完成后期开发和生产、销售。

本次亘喜生物被收购也为国内biotech“续命”、找准定位率先走通了一条新路径。

这场2023年细胞治疗公司并购金额最大交易,让亘喜生物背后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以及二级市场定增机构全都得以获利退出。

具体来看,本次收购价格最高每份ADS 11.50美元,远高于一级投资者的买入价格。

IPO之前,亘喜生物累计融资三轮。2017年A轮、2019年B轮、2020年C轮融资,金额分别为7000万人民币、8500万美元、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通和毓承、礼来亚洲基金、淡马锡投资、奥博资本、苏民投等多家知名机构。按照披露的股份数量、交易价格、公司ADS比率计算,这三轮融资的每股ADS成本分别超1美元、超5美元、8.18美元。

IPO之后,亘喜生物2023年8月获得1.5亿美元定增,其中1亿美元交易价格的每股ADS成本为3.60美元,5000万美元认股权证的每股ADS成本5.58美元。

可见,一级投资者足以获利退出,且越早入局获利越多。今年参与定增的机构获利水平还超过了B轮、C轮的投资机构。

但亘喜生物的基石投资人似乎没这么幸运。亘喜生物IPO时的基石投资者,出资2.09亿美元,价格为每份ADS 19.00美元,可能是本次交易中唯一亏损的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张俊雯

相关推荐

创始人80亿卖公司,VC全体赚钱退出
VC“假装IPO赚钱”已经是显学了
年底,VC全员搞退出
又一家互联网公司成立VC基金
VC退出,开端与终局的相互辉映
并购能成为VC退出的解药吗?
压价、博弈、苦等,2022年VC/PE赶着排队退出
VC们,该卖电动车股票了吧?
退出效率高20倍,VC怎么会拒绝Web3呢?
100亿巨头偷偷干起VC:公司不赚钱

网址: 创始人80亿卖公司,VC全体赚钱退出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3183.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