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家银行“官宣”:无卡存取款成历史?老人懵了,年轻人慌了
引言:当“无卡自由”成为过去式
“你有多久没用过ATM扫码存款了?”
近日,招商银行一纸公告宣布关闭ATM扫码存款功能,为这场席卷银行业的“无卡业务大撤退”再添一把火。
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
近一年来,超50家银行——从工行、交行到民生、兴业,再到栖霞农商银行——集体按下“暂停键”,无卡存取款、扫码取现等功能陆续被关停。
网友炸锅:“不带卡就取不了钱?这是倒退到‘石器时代’吗?”
但真相远非表面这么简单。这场看似“倒退”的集体行动,背后藏着银行、用户与时代的三角博弈。
一、撕开真相:银行为何“断腕”无卡业务?
原因1:安全漏洞成“致命伤”,银行被迫“壮士断臂”
无卡存取款的身份验证被专家称为“纸糊的盾牌”——扫码登录、手机银行验证,看似便捷,实则风险暗涌。
数据暴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直言,扫码存款技术安全性低,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电信诈骗的“后门”。监管重锤:某银行人士透露,近年反电诈、反洗钱监管趋严,银行若继续“带病运行”,罚款可能比维护成本还高。
无卡取款存在不小的安全漏洞
原因2:移动支付碾压现金,无卡业务沦为“鸡肋”
“现在谁还用现金?扫码支付不香吗?”北京市民王先生的吐槽,道出了现金使用率暴跌的残酷现实。
数据打脸:银行内部统计显示,无卡存取款业务量占比不足1%,但ATM维护、技术升级成本却居高不下。银行内部人士:“我问你:一个月用不了一次的功能,留着过年吗?”
原因3:用户体验“反人类”,用户用脚投票
登录手机银行→扫码→选账户→输密码……一套流程堪比“解谜游戏”。
用户吐槽:“带张卡直接插ATM机10秒搞定,无卡操作却要2分钟——这是便捷还是行为艺术?”银行坦白:“功能优化优先级低,索性砍掉!”
总结:银行砍掉无卡业务,无非是安全扛不住、成本吃不消、用户不买单——这场“断舍离”,早该来了!
二、争议漩涡:是“保护”还是“倒退”?
争议点1:不带卡就不能取钱?用户体验开倒车?
反对派:中老年用户哀嚎,刚刚学会了无卡取款没多久,如今却要被迫找回“失踪的银行卡”,宛如“社畜被迫穿秋裤”。支持派:年轻人拍手叫好,“出门只带手机”已成习惯,“银行卡+密码”双验证,总比扫码被盗刷强——“安全才是真香”。
争议点2:银行“一刀切”,弱势群体怎么办?
农民工老李:“不会用手机银行,以前靠扫码取款,现在得跑网点排队——太难了!”银行回应:保留柜台服务和APP内嵌功能,并加大对老年用户的引导。
争议点3:关闭无卡业务=银行数字化转型失败?
数据支撑:全国ATM数量已从83.71万台降至每万人5.94台,银行正将资源转向智能柜台、数字钱包等新战场。专家观点:“无卡业务收缩是银行重新定义‘便捷’——从‘无卡’到‘无感’,才是真升级!”
灵魂拷问:当银行用“倒退”换安全,用户用“麻烦”换安心——这笔账,到底值不值?
三、专家观点:这不是倒退,而是金融科技的“成人礼”
(1) 安全与便捷的博弈,没有“既要又要”
血泪教训:2023年某城商行因扫码存款漏洞,导致用户百万资金被盗——便捷若以安全为代价,终将反噬。辩证看“倒退”:从“无卡”回归“持卡”,看似退步,实则为数字金融筑牢地基——“盖楼不能只求高,更要地基稳”。
某银行因存款漏洞,导致用户百万资金被盗
(2) 银行的“狠心”,是逼出来的清醒
成本账:维护一个日均使用不足10次的ATM扫码功能,年成本超百万——商业世界,没有为爱发电。趋势账:现金使用率每年下降15%,银行资源投向智能投顾、跨境支付才是王道——“旧船票,登不上新客船”。
(3) 用户的“阵痛”,是进步的必经之路
短期痛:带卡麻烦、老人适应难,但长期看,生物识别、数字人民币等技术将彻底解放双手。终极目标:未来的“无卡”不是扫码,而是“刷脸”“语音”——科技迭代,从来是螺旋上升。
总结:当银行砍掉“伪便捷”,用户忍过“小麻烦”——中国金融才能甩掉“裸泳”,穿上“防弹衣”!
结尾:无卡时代的“中场战事”,谁能笑到最后?
这场“无卡业务大撤退”,表面是银行与用户的拉扯,实则是金融科技从野蛮生长到理性成熟的成人礼。当银行用“倒退”换安全,用“收缩”换聚焦,你是骂它“开倒车”,还是赞它“真清醒”?
你支持银行关闭无卡存取款业务吗?
发布于:上海
相关推荐
多家银行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 背后是何原因?
超50家银行暂停扫码存取款业务
上海老人凌晨2点排队,银行怎么了?
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新变化”?3大趋势下,储户需要留意
2024年起,银行存取款发生“新变化”?3大趋势下,储户需要注意
多家银行宣布:停止这一服务
多家银行宣布:停止!
结婚登报,年轻人新“官宣”形式
银行,留不住年轻人
信用卡的「年轻人」焦虑:「王一博」们是解药吗?
网址: 超50家银行“官宣”:无卡存取款成历史?老人懵了,年轻人慌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460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