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跑出超级隐形冠军:物理学家卖折叠自行车,干到全球第一
当城市的早高峰地铁里,有人从背包里 “变” 出一辆折叠车;当露营地的后备箱中,轻巧的两轮车被拎出来探索林间小路。
你或许没意识到,这个曾被视作“通勤配角”的小物件,正在悄然撕开一个千亿级的新市场。
折叠自行车,这个占全球自行车市场不到 5% 的“小众选手”,正迎来属于它的红利期。最近,折叠自行车品牌——大行科工,赴港IPO。
从物理学家韩德玮在车库敲出第一辆原型车,到如今碳纤维车架、电助力系统、智能导航的迭代升级;从单纯解决 “最后一公里”,到成为露营、社交、运动的新载体,它的每一次折叠,都藏着城市出行的新可能。
用户人群新增、应用场景扩散、新材料的运用、技术升级、智能化浪潮......折叠自行车的新机会,已经开始发芽。
01
大行科工创始人韩德玮是美籍华人,是位物理学家,也是位40后创业者。他1941 年出生于广东韶关,9 岁时随父母移居香港,19 岁举家移民美国。
他也是位学者。1964 年,他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分校,后又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学院学士学位。1967 年,他在物理学博士选考中获得最高分数,并在博士在读期间就被提名为助理。
此后,他在加州理工大学担任教授,又在南加州大学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科学基金会学者继续完成论文,并于1971 年获得博士学位。
1975 年,全球石油危机爆发,用户开始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希望将公共交通和经济轻便的交通工具相结合。
这让韩德玮萌生了改变革新出行方式的想法。回想起大学时光,他每天都要把自行车拆解塞进汽车里以便在校园骑行,这种极度的不方便,让他开始研究怎样让自行车更方便,有了将自行车折叠起来的想法。
1982 年,韩德玮创立大行品牌(总部深圳),彼时的他41 岁。
1984 年,大行科工在中国台湾建立工厂,首年便售出 6000 辆折叠自行车,产品迅速风靡市场。2003 年,公司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推出价格更亲民产品,逐渐成长为行业龙头。
大行科工的核心业务就是:折叠自行车,销售占比超90%。主要用户是城市通勤者、骑行爱好者等。折叠自行车解决的最大痛点,就是传统自行车不便携带、存放。
在售价上,大行科工的产品分为:1、5000 元以上的高端价位;2、2500 - 5000 元区间的中端价位;3、2500 元以下的大众价位。
近年来,它的增长主要依靠中高端自行车市场。
2024 年前三季度,中高端价位自行车销量占比近七成,产品单价从2022年的1593元涨至2024年的1966元。
02
在自行车中,折叠自行车属于小众产品。2023年,折叠自行车在全球自行车市场占比不到5%,尽管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2024 年按零售量计市场规模 0.8 百万辆,预计 2029 年达 1.6 百万辆,复合年增长率 14.5%;按零售额计2024年18 亿元,预计 2029 年 46 亿元。
这种良好的势头,源自几个新变化。
首先是用户人群在扩展。
折叠自行车,从单纯的通勤工具向运动、休闲、社交等多场景延伸。在城市中,它不仅用于解决通勤 “最后一公里” 问题,还成为露营、骑行聚会等休闲活动的重要工具。比如在露营场景中,人们会开车携带折叠自行车,到达目的地后骑行探索周边。
因此,其主力消费人群,从传统的上班族、骑行爱好者,扩大到年轻群体、女性消费者等。
而这些新人群,对产品品质与功能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不再满足于基础的折叠功能,对自行车的车架材质、变速系统、刹车性能、舒适性等方面要求提高。例如,更多人愿意选择铝合金、碳纤维等材质的车架,以追求更轻便、坚固的骑行体验;对变速系统要求能适应不同路况,刹车系统要灵敏可靠。
为了应对这些新需求,折叠自行车也随之进化。
比如在材质上。越来越多的折叠自行车采用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这些材料不仅减轻了车辆重量,提升了便携性,还增强了车架的强度和耐用性。而对于一些高端折叠自行车,使用碳纤维车架,在保证坚固的同时,还降低了整车重量。
另一个进化方向就是:技术升级。
1、融入电助力技术,使骑行更加轻松,适合长距离出行或体力较弱的用户。
2、折叠机制。如大行的专利折叠技术,让折叠后体积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
技术升级的另一个关键趋势,离不开近几年火热的智能化:结合智能技术,如安装智能导航系统、健康监测设备等。智能导航可以为骑行者规划路线,健康监测设备能实时监测骑行者的心率、运动消耗等数据。
这些智能化产品,已经初步获得市场验证。
在宁波,今年上半年,具备智能导航、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智能化车型销量激增。某品牌推出的 “智行版” 车型,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电量、规划骑行路线,并支持防盗报警功能,较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03
在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中国企业排名靠前。
据灼识咨询数据,2023年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前五大公司占据21.8%的市场份额 ,大行科工零售量15.69万辆,占 5.6%的市场份额。就零售量而言,大行科工全球排名第一。
在国内,大行科工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凤凰、永久等品牌。与竞品相比,大行科工专注折叠自行车细分领域,尤其在中高端产品上优势明显。
例如,其推出的多款中高端折叠自行车,在材质选用、工艺设计、骑行体验上更贴合骑行爱好者需求。而凤凰、永久等品牌虽产品线丰富,但在折叠自行车细分领域的专注度稍显不足。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 年前三季度,大行科工营收分别为 2.54 亿元、3.00 亿元、3.52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143 万元、3485 万元、4583 万元,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在新兴市场,建议大家把关注度放到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以东南亚为例,根据 TMO group 给出的数据,目前东南亚户外运动相关领域市场的年度增长率已超 100%,市场规模更是突破了 3 亿美元。
其中,户外运动 & 运动健身设备(如骑行设备、露营帐篷、健身器材等)是东南亚运动户外用品线上市场占比最大的品类之一,该品类的总销售额占比约 52.8%,并且在东南亚五国中均占有最高的市场份额。
据招股书透露,大行科工此次IPO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展东南亚、南美等市场。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惜文,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深圳跑出超级隐形冠军:物理学家卖折叠自行车,干到全球第一
超级隐形冠军出现!年入7亿,全国第一
重新定义“隐形冠军”
广东中山杀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8亿 全国第一
千亿级“隐形牙套”致富经,即将跑出“隐形正畸第一股”
深圳杀出超级IPO:年入9亿,全国第一
从聚焦到多元,中式“隐形冠军”的破局之道
隐形冠军的成功没有秘诀
从5000万到3亿,一个隐形冠军的两次变革
隐形冠军,向实而生——对话默锐科技董事长杨树仁
网址: 深圳跑出超级隐形冠军:物理学家卖折叠自行车,干到全球第一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9286.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1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2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1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05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5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3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3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