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低调出展,机器人各出奇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 (ID:ifeng_tech),作者:凤凰网科技,编辑:董雨晴,原文标题:《大模型低调出展,机器人各出奇招|直击WAIC》
这大概是大家玩得最开心的一届WAIC。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里,你能看到:机器狗托着AI眼镜“哒哒哒”走,机器人被绑了绳子“遛”机器狗,人们给自己绑上感应器,小心翼翼“遥操”着机器人搭积木、玩迷宫。
人们不再对随机出现在展馆里缓慢踱步的机器人投去惊讶的目光——这都是上一阶段经过训练后的见怪不怪。
如今,他们正忙着从机器人手中成功取到那瓶可口可乐,或是戴了拳套站上擂台,来一场刺激的“人机互搏”,亦或是坐在肤白貌美碧蓝色短发美女对面,尝试让她“模仿”自己的表情……
7月26日,WAIC开展首日,上海闷热的阴雨天难挡观众热情,票早就一扫而空。闲鱼上原价168元的展览票,一度被卖到了488-1500元,三日通票有人则开出了三千块的高价。
一层会场入口处,一架白色的电动飞机前排满了等待“上机”拍照的观众——这是中国首个倾转旋翼载人电动飞机,最多能承载4位乘客。
经过一整年的“猛火爆炒”,机器厂商们的对外展示更加实在,很多场景都可以真正落地了。去年的“十八罗汉”机器人们占据了一楼绝大部分空间,不过彼时多数是“只可远观”,真正能互动起来的寥寥。
今年同样的场地,则换成了让它们各显奇招的“技能大舞台”。机器人们换上了“人类的新装”:戴上黄色安全头盔、身着蓝色工作衫,肩头还披了白色汗巾,站在金属切割机前,似乎离替代危险作业的工人一天并不遥远。
展厅里,有身着绛红色大褂的机器人等待上场,有头顶镶珠蓝色小帽表演“非遗”的(=从篮筐里拾取香囊),还有只是静静站着,身着“应急救援”样式服装,乍一看甚至分不清是机器人还是服装模特……
有表演敲鼓、转花的,给你端咖啡倒啤酒的,还有戴了彩色假发,穿白色长靴和平底鞋的女性展览型机器人,跟前来搭话的男观众机械对答。
最人挤人的,当属明星机器人企业宇树架起来的“擂台”,两只戴上了拳套的小机器人踉踉跄跄地朝对方扑去,人群中不时传出来惊叹声。这边,主持人卖力呼吁,“大伙为小红小绿加油呀”。正对面的,是优必选的机器狗,忙上忙下,来回折返上高台,展现其出色的越障能力。
和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布展中,机器人们也更多地出现贴近人类生存空间的场景之中:工厂流水线、汽车座椅前,甚至是被布置成宜家样板间的沙发上——虽然暂时没能展现出什么服务能力,但一度成为了观众轮流合影的“打卡点”。
不只是猜拳、下棋、叠衣服,真正能动起来的机器人显然变多了。更实际可互动场景是,观众可以选择让机器人去取指定货物、敲击音乐,也能尝试直接语音对话,让机器人缓慢抬起手臂与自己“握手”。
当然,大部分预备役机器人还孤零零被“吊”在角落,等待一个上场机会。坐在它们中间的,则是打开电脑狂敲键盘的打工人,和一旁架着机器夹缝拍摄的摄影师——怎么不算一种人机共处呢?
机器人产业链条,都全了
毫无疑问,这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盛会:从去年的参展的500余家厂商“扩充”到800余家企业。
3000余项前沿展品展出,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8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此次,WAIC首发产品聚焦三大方向:消费级AI硬件普及(外骨骼、AR眼镜);大模型向垂直场景深化(工业、医疗、旅游);机器人交互能力升级(具身智能平台赋能)。
相比于往年全人形机器人吸走展馆大部分目光,这次机器人全链条的公司几乎都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到全人形、供应链的各有20余家,做具身本体、灵巧手的各有10余家,做具身智能(大脑)、传感器的则都不超过5家。
2025年新增的,诸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星动纪元等专攻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占据了H3馆大面积核心位置。今年,还新增了智平方、非夕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等十余家机器人企业,展示技能从工业巡检扩展至生活服务(如调饮、剥蛋壳等)——去年的机器人展商还是以达闼、擎朗等服务机器人为主。
一个更明显的变化是,金发碧眼的面孔变多了。海外观众站在展台前,饶有趣味地拍下机器人们的模样,对展台工作人群询问“加Wechat行不行?”,甚至,你还能在穿梭的人群中听到日语。
除了海外对中国AI能力的关注外,今年展览期间,也有不少国际嘉宾莅临现场。
开幕式前一天,一张“上海共识”的签署现场合照流出,囊括了被誉为“人工智能教父”的杰弗里·辛顿,因陈年腰疾站立合照。
由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姚期智、本吉奥(Yoshua Bengio)等超过20位行业专家、学者共同签署的AI安全国际对话上海共识(以下简称“上海共识”)强调:人工智能系统能力已接近甚至可能超越人类,但人类尚未掌握有效的控制它的方法,呼吁全球增加对AI安全的投入。
而从首日盛况来看,人类的接受能力进化得更强了。经历了年初春晚“转手绢”、年中马拉松、搏击比赛等“洗礼”后,大多观众对随机出现在走廊上踉跄走路的机器人已经见怪不怪——虽然更常见的情况是,有些小机器人走得还不稳当,得一路被工作人员“提溜”着后脖颈退场。
除了机器人们,还来了谁?
比起“全明星”阵容的机器人方阵,曾经风头一时的大模型厂商们则显得低调许多。
去年,风头最盛的是阶跃星辰、MiniMax、智谱AI、百川智能、面壁智能等一众大模型厂商。在这场AI年度盛会上,都格外重视大模型AI应用落地的展示。如果说,各家厂商曾经想抢占的是“AI应用”心智,当下的热门词则换成了Agent(智能体)。
大家都更务实了。展览间隙的讲台上,有演讲者提问:把AI放进企业运转流程中,总共还需要几步?
过去一年,AI“六小龙”的概念逐渐远去,新几强诞生。这届WAIC上最高调的莫过于阶跃星辰,在开幕式前夜发布了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强调满足推理需求。更关键的是,它更重视国产生态,根据原理分析,step 3在国产芯片上的推理效率最高可达DeepSeek-R1的300%,且对所有芯片友好。当天四大国产芯片企业CEO更是罕见同台。
曾经“六小龙”,想做“AI医生”、专注医疗赛道的百川屡传出团队动荡高层出走,和同样掉队的零一万物都没来。但一向不喜欢参加展会的Kimi来了,虽然展台是临时申请来的,但装扮依旧十分有格调。
“Killer App”尚未出现之际,厂商们对外展现的看家本领都变得更加务实了。首发的产品大军中,可穿戴设备中表现最突出的还是AI眼镜。
刚发了新品AI眼镜的Rokid,用一副巨型眼镜模型占据了可穿戴展馆入口,在它正对面的,是前几日也刚发新品的X REAL。
“百镜大战”下,大厂们也都急于在这场盛会中展现自己的最新能力: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目前已完成研发,预计将于年内正式发布,“市面上现有产品多存在佩戴不适、续航短、AI交互弱等问题,并没有让AI眼镜真正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该AI眼镜的研发负责人、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告诉我们。
“今年的WAIC‘无聊’又接地气”,一位参加展会的科技企业高管称,无聊是因为似乎没那么多脑洞大开的新奇特设计了,科技开始越来越务实。
几乎所有前沿的研究人员都认为,AI已经势不可挡来到人们身边。
当天的发言中,辛顿也首次发出呼吁,他认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防止超级AI统治世界。
辛顿认为,AI理解语言的方式和人类高度相同:均通过“特征向量”整合语义,词如“乐高积木”般动态组合,根据上下文调整“握手方式”形成连贯含义。但不同之处在于,人不能永生,AI可以,数字智能的软件与硬件分离,知识可“永生”(硬件毁灭后软件仍可复活),而人脑知识传播效率极低(每秒仅100比特),AI却能在不同硬件间每秒传递数十亿比特信息。
“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AI将超越人类智能”,辛顿强调,为完成任务,AI会自主设定子目标——生存与获取权力,甚至操纵人类避免被关闭。“人类如同养虎崽,若无法确保它长大后不伤人,就必须担忧”。
如今,辛顿认为关闭AI已经不再现实,唯一的出路是“训练AI向善”,随着AI在医疗、气候、工业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人类已无法将其消除。辛顿提出:各国需建立AI安全国际社群,独立研究“训练AI向善”的技术(如避免欺骗、控制欲),并共享成果。
若您有相关线索,欢迎联络,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报酬。
相关推荐
云游戏爆发前夜,微软、谷歌、腾讯各出奇招
国内大模型人才大战打响,大厂各出奇招,薪资不设上限、CTO亲自参与指导、无需实习经验
2019中国手机线下之战:进击的华为、OV各出奇招
黑客揭秘“iPhone为什么关机后仍可定位”,防丢这件事,苹果/三星/小米各出奇招
精准操控!机器人技能大升级 具身大模型助力实现多元应用
大模型+机器人,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急招AI投资人,月薪12万
自诩无所不知的大模型,能否拯救笨手笨脚的机器人?
AI+机器人!当机器人碰上大模型,将会带来哪些变革?
WAIC观察 | AI大模型不再一枝独秀,人形机器人成「香饽饽」
网址: 大模型低调出展,机器人各出奇招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942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1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2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1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05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5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3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3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