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小米赢麻了!美国的H.265专利被撕废,国产厂商不用交保护费了?

小米赢麻了!美国的H.265专利被撕废,国产厂商不用交保护费了?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7月27日 05:02

你买的小米手机没涨价,可能得感谢这场打赢的专利官司!2025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一纸判决,把美国GE视频压缩公司手里那项号称“H.265视频编解码标准必要专利”的玩意儿判了无效。别以为这只是小米和美国公司的事儿——这是中国企业头一回在标准必要专利战场上,把“专利流氓”按在地上摩擦,还顺便给所有国产厂商递了把“反薅羊毛”的刀。过去五年,从德国法院的被告席,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无效请求,再到最高法的终审胜诉,小米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被动挨打”的剧本撕了,重写了“主动反击”的爽文。

一、先搞明白:这专利到底是个啥?为啥能当“摇钱树”?

要聊这事儿,得先把“标准必要专利”和“H.265”这俩词儿说明白。不然你听着“编解码标准”“专利池”,还以为是啥高大上的黑科技,其实跟你每天刷视频、看电影息息相关。

先说H.265(也叫HEVC),说白了就是“视频压缩技术”。你手机拍4K视频,一个小时几百G,要是没压缩技术,别说传微信了,手机内存都得炸。H.265就是把这几百G的视频“压”成几十G,画质还不变差——就像把一床大棉被塞进行李箱,既能装下又不占地方。这技术对手机、电视、摄像头来说,是刚需中的刚需,没有它,你看的高清视频就得卡成PPT。

但问题来了:H.265这技术不是一家公司搞出来的,是一堆企业、机构一起研发的,所以专利分散在不同人手里。为了方便收“专利费”,这些专利持有者搞了个“专利池”——简单说就是“抱团收费”。就像小区门口的路,本来是大家一起修的,结果几家凑钱修了几段,就各自划个收费站,你开车过去,每段都得交钱。

H.265现在有三个专利池:MPEG LA、HEVC Advance(GE视频压缩公司是创始成员)、Velos Media。这仨货就像三条恶狗挤在同一条路上,每个都龇牙咧嘴要“过路费”。最恶心的是啥?收费标准还不统一:同样一部手机,MPEG LA说“每台收1块”,HEVC Advance跳出来“我这技术高级,得收2块”,Velos Media凑过来“不好意思,你们漏了我的专利,再加3块”。合着厂商卖一部手机,利润还没专利费高,这不就是明抢吗?

更损的是,这些专利池根本不告诉你具体哪项专利要钱,就一句“反正你用了H.265标准,就得交钱”。这跟街头混混收“保护费”有啥区别?“交了钱保你平安,不交?我就去法院告你侵权,让你产品在欧洲卖不了!”——GE视频压缩公司2020年在德国起诉小米,玩的就是这套路。

二、小米为啥敢硬刚?这五年到底干了啥?

2020年8月,小米在德国被GE视频压缩公司告了。按当时的“常规剧本”,中国企业遇到这种事,基本是“破财消灾”:国外公司在你主要海外市场(比如欧洲)起诉,冻结你产品销售,逼你签个“天价许可协议”——毕竟打官司太耗钱,还耽误卖货,不如花钱买平安。

但小米偏不。这公司骨子里就带着股“不服就干”的劲儿(想想当年跟董明珠打赌,跟荣耀抢市场)。他们琢磨:你说我侵权,我就得认?你那专利是不是真的“有效”还不一定呢!

于是小米走了步险棋:主动无效挑战。啥意思?你在德国告我,我回中国查你专利是不是真的够格当“专利”。2022年2月,小米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了申请:“GE这专利是假的,我请求宣告它无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查,嘿,还真有问题!这专利名叫“解码数据流的方法、生成数据流的方法及其解码器”,听着挺玄乎,其实核心技术跟之前的H.264(上一代视频标准)比,没什么实质性创新。举个例子:H.264是“把苹果切成块”,H.265理论上得是“把苹果榨成汁还不破坏营养”,结果GE这专利呢?就是“把苹果切成更小块”——换汤不换药!法律上管这叫“不具备创造性”,说白了就是“你这发明不够新,不配叫专利”。

五个月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专利无效。GE急了,跑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想推翻无效决定,结果败诉。接着又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4月开庭,7月22日终审——最高法拍板:维持无效!等于给GE这专利盖了戳:“废纸一张,别想拿它收钱了!”

三、这事儿比你想的更重要:中国企业终于敢掀“专利流氓”的桌子了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小米赢了场官司吗?至于这么激动?” 还真至于。这事儿的意义,远超一场普通的商业纠纷——它标志着中国企业在专利战场上,从“被动挨揍”到“主动反击”的转折点。

过去几十年,国外公司把“专利战”玩成了“合法抢劫”。为啥?因为专利这东西太专业,规则都是他们定的。你想进国际市场?先交“专利保护费”!不交?我就在你主要市场(比如德国、美国)起诉你,冻结你产品,让你卖不出去。中国企业早期技术弱,只能忍:联想、华为、大疆都吃过这亏,每年交的专利费能堆成山。

但小米这次反其道而行之:你在德国告我,我回中国查你专利的“合法性”。这招叫“釜底抽薪”——你不是拿专利当武器吗?我先把你武器缴了!这就像别人拎着把刀到你家门口闹事,你不跟他打,直接报警验刀,结果发现那刀是“管制刀具”,警察当场把刀没收了——看你还怎么闹?

更关键的是,小米撕开了一个真相:很多专利池里的专利,根本是“凑数货”,甚至是“过期无效”的。就像菜市场卖菜的,有人拎着一篮子烂菜叶子,硬说这是“进口有机菜”,要价十倍,你要是不敢拿去检测,就只能当冤大头。H.265三个专利池里,这种“凑数专利”多了去了——毕竟专利池是按“专利数量”分账的,专利越多,分的钱越多,谁不想多塞点“烂菜叶”进去?

小米这次胜诉,等于给所有国产厂商递了把“检测烂菜叶”的镊子:别怂!那些专利池的“过路费”,不一定都得交!你可以去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无效”,查一查他们的专利是不是真的“有创造性”“有新颖性”。就像开店遇到“职业打假人”,你不用慌,先看看他手里的“假货鉴定书”是不是伪造的——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心虚!

四、国产厂商别再当“冤大头”了!小米这招你也能学

现在很多国产厂商一提专利战就头疼,觉得“我们技术不如人,只能交钱”。但小米证明了:专利战不是“技术PK”,是“规则PK”。国外公司玩了几十年专利,确实比我们熟,但规则这东西,你只要敢学、敢用,就能反杀。

举个例子:很多厂商遇到专利诉讼,第一反应是“赶紧和解,别影响卖货”。但小米告诉你:“和解可以,但先看看对方的专利值不值这个价!” 就像有人找你要100万“保护费”,你先别急着掏钱,先让他把“保护资质”拿出来——要是他连资质都是假的,凭啥给他钱?

再比如,专利池最喜欢搞“模糊收费”:“我们有1000项专利,你用了我们的标准,就得按销售额的5%交钱!” 但这里面有多少专利是“必要”的?有多少是“无效”的?他们从来不说明白。小米这次就揪着一项专利死磕,证明了“你这1000项里,至少有一项是假的”——这一下,整个专利池的可信度都得打折扣,以后再想漫天要价,就得掂量掂量了。

还有个关键点:中国法院越来越敢“说不”了。以前很多人觉得“国外法院更公正”,其实是国外公司主场作战,规则熟、人脉多。但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对专利的审查越来越严,对“专利流氓”的态度越来越硬。小米能在五年内从“被起诉”到“终审胜诉”,背后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进步——我们自己的法院,终于敢给中国企业撑腰了!

五、当然,小米赢了这仗,不代表以后就高枕无忧

必须得说句实话:专利池的博弈,比你想象的更复杂。H.265之后还有H.266(VVC),技术在进步,“薅羊毛”的手段也会升级。这次GE只是HEVC Advance专利池的一员,就算它的专利废了,其他成员可能还会跳出来——就像你打跑了一个收过路费的,旁边可能还有十个等着上。

而且,小米自身的专利实力也得跟上。这次是“反击对方专利无效”,下次呢?得有自己的“硬核专利”,才能在谈判桌上有底气。就像打架,光会躲不行,还得能打——你手里有真枪实弹,别人才不敢随便惹你。

但至少,小米开了个好头。它告诉所有国产厂商:别再把“交专利费”当成“理所当然”,别再当任人拿捏的“肥羊”。遇到“专利流氓”,拿起“专利无效请求”这个武器,去查一查他们的专利是不是真的“金贵”;遇到“模糊收费”,勇敢说“不”,让他们把专利一项项列出来,逐条核对——谁也别想拿“专利”当幌子,在中国市场“合法抢劫”!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你现在用手机刷视频、追剧,觉得“高清流畅”是理所当然的。但你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企业在跟“专利流氓”死磕,才没让你多掏几百块“专利费”。小米这次胜诉,不是结束,是开始——中国企业在专利战场上的腰杆,会越来越直。

下次你买手机、电视,发现价格没因为“专利费”涨上去,记得背后可能有像小米这样的企业,在跟那些“揣着假专利想收钱”的家伙死磕。这仗,打得值!

毕竟,咱们中国企业,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只敢忍气吞声”的愣头青了——现在的我们,敢跟规则叫板,敢跟“流氓”硬刚,更敢挺直腰杆说:“想薅中国企业的羊毛?先问问我们同不同意!”

发布于:陕西

相关推荐

小米赢麻了!美国的H.265专利被撕废,国产厂商不用交保护费了?
华为Mate 60系列赢麻了 销量曝光遥遥领先
Q2收入猛增41%!华为麒麟缺席后,高通、联发科赢麻了|看财报
旗舰机销量大比拼:小米15赢麻了,荣耀Magic7不尽如人意
小米、华为互撕简史
国产手机,赢麻了!
华为高管警告:这类手机不能撕膜,不然几千块就没了
博通,赢麻了!
韩国又赢麻了!AI只比美国落后一年多,但取得的进展比“中美日欧”大呀
华为芯片技术偷窃案,撕开了国产芯片“遮羞布”

网址: 小米赢麻了!美国的H.265专利被撕废,国产厂商不用交保护费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9441.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