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焦虑的扎克伯格,盯上了华人天才少女
(来源:钛媒体APP)
扎克伯格,又开始“狩猎”了。
这一次,他盯上了AI视频独角兽——Pika Labs。这家公司背后是“华人天才少女”郭文景。
郭文景2023年创立Pika Labs,一年之内连下三轮融资、吸走5500万美元;到2024年B轮,再揽8000万美元,Pika Labs估值直接逼近5亿美元。

PIKA
而Pika的爆火,不仅让硅谷投资人一掷千金,还让A股的上市公司信雅达,连拉六个涨停,并诞生了一个新概念:“女儿概念股”。
而这一切,只因郭文景的父亲郭华强,是信雅达的董事长。信雅达还连夜发公告澄清,与Pika真没业务往来!
如今,因AI而焦虑的扎克伯格,把算盘打到了Pika身上。
一边,是急着补齐AI短板、挥着钞票扫货的科技巨头;另一边,是履历开挂、家底殷实的年轻创始人。这场潜在的收购,戏味十足。
Pika会不会成为Meta拼图上的一块核心拼板?郭文景会不会把亲手打造的宝贝交出去?
哈佛女孩干出AI独角兽
聊Pika之前,得先聊聊郭文景。因为她的故事,比她做的AI,还要传奇。
2015年,16岁的郭文景在杭州二中读书,信息学奥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拿得轻轻松松。
后来,受麻省理工邀请,她跑到北美编程邀请赛,面对的是一群哈佛、斯坦福、卡内基梅隆的大学生代表队,她硬是杀进第二名,把不少大学生按在地上摩擦。
2014年,她在美国国家信息学奥赛直接以满分成绩夺冠,第二年又蝉联第一。数学赛场她也照样横扫,在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夏令营拿过最高分。
哈佛的面试官当时就断言:
“我在中国区面试六年,她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计算机水平放到美国同龄人里也是顶尖。英语流利、颜值很高,几乎完美。”
这种“开挂式履历”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家底。
郭文景的母亲,是麻省理工毕业的高材生;父亲郭华强,是A股上市公司信雅达的实控人,这家公司是浙江首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软件公司。
但郭文景并不是只会刷题的富二代。她学过帆船、滑雪,考过救生员证,去上海打过全英文辩论赛,参加过各种夏令营和社会调研项目。
她外表柔和,骨子里却很硬——高中班主任邱明峰说,她很早就定了目标,要进美国顶尖名校,而且会主动拓展自己喜欢的领域,计划清晰到让人意外。
进入哈佛,郭文景先读数学本科,又拿下计算机硕士学位。中间还Gap了一年,去了Facebook AI Research做全职研究工程师。

那时,郭文景参与的Transformer蛋白质序列分析项目,处理了2.5亿条数据,如今已被引用超1200次,其中就包括后来爆火的AlphaFold2研究。
然后,剧情来了个急转弯。2022年冬天,她在斯坦福读博,和几位同学组队参加AI电影节。想法很美,用当时最热门的AI视频工具做出一部创意短片,拿下奖金。
现实却很骨感,工具难用到爆,生成的视频质量一言难尽。折腾了无数个夜晚,最终惨败收场。
“我们是技术最强的队伍,但做电影真的太难了。”她后来回忆,“我真的很沮丧。”
但天才的沮丧,往往是新事物的开端。既然现有工具不行,那就自己造一个。
2023年4月,她和斯坦福博士同学陈霖孟,干脆双双辍学,创办Pika Labs。目标直白又雄心勃勃——做一个连普通人都能轻松玩转的AI视频生成器。
上线没多久,Pika就火了。半年内,用户数飙到50万,每周生成的视频达数百万条。投资人闻风而至——Nat Friedman、Daniel Gross、Lightspeed等硅谷明星机构轮番下注,三轮融资总额达5500万美元,估值迅速冲到2-3亿美元。
天才少女的故事,就此进入加速赛道。
扎克伯格的“AI焦虑”
硅谷的风向,最近吹得扎克伯格有点心慌。
OpenAI的Sora、谷歌的Veo在视频生成领域掀起巨浪,短短几个月就刷屏全球;而Meta自研的Movie Gen,声量却像是被棉被捂住了一样,没激起多大水花。
小扎的反应只有两个字:补课。
2025年,他亲自拍板成立了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放话要造出一个“无所不能”的个人超级智能(Personal Superintelligence)。
它能读懂文字、理解语音、生成图像、剪辑视频,甚至成为你的“数字分身”,陪你看剧、帮你拍短片。
要把这个梦做成,视频理解与生成是不可缺的地基。没有它,超级智能就是空中楼阁,更别提Meta那押了数百亿美元的VR版图——没人愿意戴着一副冷冰冰的头显看PPT。
于是,小扎开始了硅谷版的“军备竞赛”:
请来Scale AI的CEO Alexandr Wang做首席AI官,拉拢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Safe Superintelligence创始人Daniel Gross当智囊;
直接入股他们共同创办的NFDG基金,一手抓住投资人和资源;
从OpenAI、Anthropic、Google这些对手口袋里,挖来一批顶尖研究员;
顺手收了语音AI创业公司PlayAI,把多模态能力树点满。
这一套下来,Meta几乎给自己攒齐了AI帝国的“将军团”,唯独视频生成的那块拼图,还留着空白。
而这时候,Pika Labs出现在他的视野里——年轻、技术新、用户多,还带着一股从斯坦福校园里跑出来的创业热情。
更关键的是,Pika的股东表里已经有小扎的熟人——Nat Friedman、Daniel Gross、Lightspeed、Spark Capital。
对Meta来说,Pika不仅能补技术缺口,还几乎自带半条并购的敲门砖。
Pika的成绩单足够让任何收购团队眼红:2023年,成立不到半年,就完成三轮融资,总额约5500万美元,估值飙到2-3亿美元;
2024年B轮再融8000万美元,估值逼近5亿美元。用户只需敲下一句提示,几秒钟后就能生成一个风格多变、甚至带点创意滤镜的短视频。而这正是扎克伯克所需要的。
郭文景的下一步
一边,是急着补全版图的扎克伯格;另一边,是不满两岁的创业新星Pika Labs。
桌子上的牌摆得很清楚——Meta不仅和Pika聊,还曾找过另一家做图像视频生成的初创公司Higgsfield,虽然那单没成,但足以说明,他们要在视频生成这个赛道补个缺口,是铁了心的。
郭文景这边,看似更淡定,但她的态度其实耐人寻味。她曾说过:“做研究,我会死磕一个方向;做公司,就要足够开放,什么能让我们更快到下一个里程碑,我就去做什么。”
这话的潜台词是——她不是那种抱着理想死扛的科学家,而是愿意为公司利益作出权衡的创业者。
从商业角度看,接受Meta的收购,确实是一条捷径。Pika背后有Lightspeed、Nat Friedman、Daniel Gross等硅谷明星投资人撑腰,融资不愁,但面对Meta这样资源和分发能力都拉满的巨头,任何创始人都得认真掂量。
可另一面,Pika正处于爆发期,用户增长快、市场热度高、估值5亿美元,正是最容易做大做强的时间点。卖掉,等于把主动权交出去;不卖,就得自己扛下接下来的竞争、融资和技术迭代压力。
如今,Meta在算账,出多少钱,能让郭文景心动;郭文景也在算账,拿巨头的钱,换的是安全感,还是天花板?
硅谷的历史告诉我们,被收购不等于故事结束。Instagram、WhatsApp都曾在巨头怀里继续生长,但也有无数创业公司,在并购后失去了速度和锋芒。
郭文景的选择,将决定Pika是成为Meta AI帝国的一块“关键拼图”,还是继续做那只站在风口上、还能自由挥翅的独角兽。
相关推荐
AI焦虑的扎克伯格,盯上了华人天才少女
扎克伯格盯上了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的公司
“年度恶人”扎克伯格,实至名归
Meta的逆袭,应该归功于扎克伯格吗?
从天才到野心家:扎克伯格的媒介形象变迁
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初考,不及格
马斯克“宣战”扎克伯格
我,扎克伯格,机器人
从天才男孩到科技野心家:扎克伯格的媒介形象变迁
差一步称霸AI:历史进程中的扎克伯格
网址: AI焦虑的扎克伯格,盯上了华人天才少女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041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