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刷屏抖音小红书的AI 猫片,让我一边上头一边反胃

刷屏抖音小红书的AI 猫片,让我一边上头一边反胃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8月24日 17: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刷屏抖音小红书的 AI 猫片,让我一边上头一边反胃》

一只花猫在十米跳台上一跃而下,在空中转体,毫无失误地完成了一套专业动作,入水姿势完美,连水花都压得完美。

乍一看你可能以为是CG特效,但这其实是AI一键生成的视频场景。更夸张的是,当年这段离谱的短视频在Instagram上,播放量的计量单位是:亿。

魔性又古怪,这种由AI生成的「猫片」,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的架势,可谓瞠目结舌,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的播放量。风格介于动画和真人剧集之间。

有趣吧也算有趣,同时又因为过于猎奇而让人有点反胃。

噫,好怪,再看一眼

这些AI猫片到底是些什么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让卡通化的猫承担起人类剧情,在30秒左右讲完一段狗血小故事。常见的主角形象是一只胖嘟嘟的猫,站立行走、开车上班,甚至可以是练出一身肌肉、长着六块腹肌的「猫头人身」造型。

剧情桥段则充分发扬肥皂剧精神,充满出轨、复仇、意外伤害等抓马情节,每集都高潮迭起,却又荒诞搞笑,集狗血之大成:

-狗血励志:在一条获得122万赞的短片里,勤恳工作的喵星人Mr.Whiskers因工伤失去了前爪。工厂规定「必须有两只手才能上班」,他就这样被无情地开除了,紧接着妻子提出离婚。他落魄不已,却在30秒内收拾心情重新振作。

-荒诞英雄:另一条短视频里,一个婴儿跌入了鲨鱼出没的海水中,一只穿着七分裤的肌肉猛猫纵身下海,与大白鲨搏斗并将其击毙,成功救下婴儿。接着这只猫竟收养了宝宝,把他带回比弗利山庄的豪宅,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整段故事从惊险到圆满,不到半分钟就悉数交代完毕,收获了数以百万计的观看。

这些视频,以夸张离谱的方式演绎短剧情节,从温馨幻想到暴力复仇、从黑色幽默到苦情戏码,一切常常浓缩在30秒之内完成)。不少视频设置悬念分集连载,比如孙子「Luigi Meowgione」为奶奶复仇的视频,结尾停在关键处,标注「待续」,观众纷纷苦等下一集。

这样一套猫片短剧,完全可以用AI制作完成,创作者通常先用AI写剧本,再用绘图工具生成猫咪形象,然后合成动画并配音出片。门槛极低。哪怕是零基础的新手,教程也已经遍地都是了。

但内容门槛低,也意味着质量参差不齐。许多视频画风诡异、动作僵硬,背景细节混乱,看起来像廉价PPT动画。全靠把猫本身高度拟人化,才有了那一些些的趣味性。

特别是AI猫长出人类手臂、骑摩托救小孩、踹门进派出所,这种「猫拟人」的荒唐感,确实能吸引人看下去,对观众而言,观看这些短剧是一种「好怪,再看一眼」的体验。剧情爆点密集,节奏快到目不暇接。但角色和场景又太过怪异、AI痕迹浓厚,或者说,根本没想隐藏。

因此,AI猫剧引发了两极评价:有人上瘾狂刷,沉浸在短剧爽感;有人觉得像被强行投喂「精神垃圾食品」,生理性不适。但不得不说,大家都点开了、看完了,可能还转发了。越猎奇、越狗血,越容易击中人们的好奇心和情绪点。

在猫片之外,AI内容生产的另一重逻辑也在这里显现:低成本、高流量、强情绪。平台算法会优先推爆款,用户越停不下,AI内容就越多、越怪、越极端。于是AI猫咪成为一个完美的测试样本:怎么做,观众就怎么反应,算法就怎么助推。

猫猫统治互联网

当然,也不能忽视「猫猫教」的力量。从早年的表情包、烦躁猫、Nyan Cat,到今天的AI猫片,猫早就是互联网文化的主角。

研究显示,猫的幼态脸和情绪模糊性,让它成为投射人类情绪的理想角色——当你看到一只受欺负的小猫逆袭成功,那其实是你的共情在投射你自己。

同时,技术层面上也更容易实现。猫不像人那样有明确面孔特征,即使合成出错也不易引发「恐怖谷」效应;而且猫咪图像素材海量、版权风险低、接受度高,是AI内容制造的「理想人设」。

犹记得之前Tiktok refugee大举进军小红书,首先要交的就是「猫税」。

和猫一起拍视频也是一个专门的内容赛道,而且在这个赛道上精心付出的创作者并不少。B站一个专门给猫猫搭房子、造停车场的up主刑志磊,一打眼以为是AI,但其实是精细的手工,非常令人惊叹。

连手扶梯都是可以滚动的,地铁是可以进出站的,车门是可以开关的——如果不是仔细看,甚至都意识不到这是纯天然、无添加的手工制作。

然而在今天,这样的视频,下意识会促生的反应是:一眼AI……哎,等一下,好像不是?

如果用AI做这样的视频,或许是更省力省时也省钱,但是,必然没有这位up主所做出的反转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入选B站必看的百大视频。

总结来看,AI猫片爆红,既是技术能力释放的结果,也是大众审美和情绪机制的映射。它们廉价却魔性、粗糙却有效,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如今的信息消费心理:快、爽、扯、怪,但一定要能点开再点开。

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但可以确定一点——只要互联网还在,猫片就不会退场;而只要AI还在进化,AI猫片还会更离谱、更上头。

欢迎加入APPSO AI社群,一起畅聊AI产品,获取#AI有用功,解锁更多AI新知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相关推荐

刷屏抖音小红书的AI 猫片,让我一边上头一边反胃
“海王”再就业,在抖音小红书教女生谈恋爱
淘宝、抖音、小红书不同的种草经
淘宝+小红书﹥抖音?
抖音“老中医”,专治小红书
抖音,站在小红书门外的野蛮人
年轻人存钱“上头”:一边“抢”大额存单,一边砸钱囤黄金
小红书孤芳自赏
抖音再攻图文,不止“围猎”小红书
小红书、抖音上,有一群“云股东”

网址: 刷屏抖音小红书的AI 猫片,让我一边上头一边反胃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0921.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