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马斯克背叛理想

马斯克背叛理想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8月24日 21:22

继OpenAI之后,马斯克也开始兑现鸽了许久的承诺。

8月24日,马斯克在X上官宣:开源xAI去年最好的Grok-2模型,约六个月后拟开源Grok 3模型。

并扬言,xAI很快就将超越除谷歌外的任何公司,甚至谷歌也挡不了俺多久了。

顺带日常吹下中国的工业实力,“但中国公司将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的电力比美国多得多,而且在硬件建设方面实力超强。”

对于这件事,绝大多数人都是盛赞。

老马不愧是人类之光,就是有格局,言而有信,说开源就开源……

但你仔细琢磨下,这件事是不是还可以翻译成一句大白话。

爷现在阔了,以前的那些旧破烂儿用不上了,送你们啦。

这味儿就变了……

一、变质的承诺

早在去年,Gork-2刚发布的时候,马斯克就曾承诺:每次创建新版本,都将开源前一个版本的Gork。

Gork-1随即开源。

而当Gork-3发布后,Gork-2却没有开源,直至如今Gork-4都发布了,还是没有。

明显有些食言的意味。

即便现在虽迟但到,Gork-2终于开源,Gork-3也将于半年后开源。

看上去是兑现了承诺。

但细细琢磨,这份承诺,似乎已经变质。

时间过去了一年多,AI领域日新月异,大多数人可能早已忘记Gork 2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Gork 2系列刚发布时,在阅读理解、编程尤其是视觉相关任务上,都是业界最先进的。

性能比肩当时的GPT-4o。

在Artificial Analysis平台上,其最新的12月版本,智能指数为28。

当时这是相当优秀的水平,但现在,已经落后于平均线。

这一点,对比Gork 2与Gork 1的模型架构和配置参数,也可以得出结论。

两者可以说几乎是一样的。

包括隐含层特征维度(8192)和层数(64),且都是8专家的MoE,每个token的激活专家为2。

区别在于,Gork 1的FFN放大因子为8,Gork 2只有4。

Gork 1的参数量为314B,Gork 2只有约268B。

总而言之,以现在的眼光看,Gork-2连第二梯队都排不上,已经是个老得没法用的模型。

它开源还是不开源,对市场格局其实没有多大影响。

尤其是,开源协议还变了。

不同于Gork 1的可商用Apache 2.0,Gork 2的开源,更新了更严苛的社区许可证协议。

首先,年收入大于100万美元的企业和个人,不得将模型用于商业用途。

其次,不得将模型用于改进其它模型。

最重要的是,使用模型必须标注“Powered by xAI”。

客观来说,这根本算不上开源,最多是一种带有限制的“开放”。

那么问题就来了,性能如此落后,又带有诸多限制的开源模型,能吸引多少人去使用呢?

大概率是开源了个寂寞,根本不会有多少有效用户。

xAI几代模型训练量对比

不完全开源,等于完全不开源。

所以,马斯克的这波操作看似豪爽,实则只是又一次玩弄舆论的营销手段,形式远大于内容。

等到Gork 3乃至Gork 4开源时,大概率还是类似的操作。

他还可以这么玩儿两次!

风头也出了,也毫无损失。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别人花了大量资金烧出来的成果,凭什么无条件开源,自己没有半点好处、却可能养肥潜在的竞争对手?

在商言商,这当然是没问题的。

但不符合发展的安全路线。

马斯克可是早就立过flag的,如今却被自己亲手破坏了。

二、最初的理想

这一轮的基于人脑神经网络的大模型时代,从一开始就有马斯克的身影。

而从一开始,最前沿的那一批人,就是泾渭分明的两派。

早在DeepMind正式加入谷歌之前,双方就产生了冲突。

马斯克认为,AI越强大对人类的威胁越大,必须建立防火墙机制,避免作茧自缚的下场。

跟他打擂台的是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认为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即便AI的真的能超越人类,那也是进化的正常现象,有什么关系?

马斯克:你不对劲,人都没了我们发展AI干毛?

佩奇:你太狭隘了,束手束脚怎么做大做强?人类最终会与AI融为一体,进化成更高级的生命体。

两人你说我是“物种主义者”,我说你是“人类叛徒”……口水战持续了很久。

谁是谁非暂且不说,正主DeepMind却做出了选择——2013年正式被谷歌收购。

在这轮争锋中,毫无疑问是马斯克败了。

……

时间辗转来到2015年,在帕洛阿尔托的一场晚宴上,大佬马斯克与初出茅庐山姆·奥特曼讨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由大公司控制的少量AI系统更安全,还是大量独立系统更安全?

两人一致认为,后者更好。

为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容错率。

只要有大量彼此竞争的AI相互制衡,就算少部分AI“变质”脱离掌控,其他大量的独立系统也会联合剿灭它。

这就是马斯克心中AI最安全的发展路径:防止人类滥用AI的最佳防火墙,就是让尽可能多的AI彼此竞争。

聊得投机,两人决定创办一家非营利性AI研究工作室,命名为OpenAI。

顾名思义,就是开放、开源AI。

最终目标,是打造一款类似Linux的开源人工智能系统,不受任何企业和个人控制。

2016~2020年,马斯克共给OpenAI捐赠了4400万美元。

不仅给团队在旧金山租了最早的办公室,还动用人脉招揽人才,从谷歌挖来了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

马斯克说,若不是自己的投入,OpenAI永远都不会起步。

但很可惜,历史再度重演。

双方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马斯克这边,着手创建了一系列相关公司和研究项目。

比较知名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人形机器人Optimus,模拟人类大脑的超级计算机Dojo,以及xAI……

从一开始,马斯克就有把所有公司和项目合并到一起的想法。包括OpenAI。

我出钱你出力,说不定能大力出奇迹。

但OpenAI这边,似乎并不认为自己是马斯克麾下的一员。

早在2017年,奥特曼就成立了一个能够筹集股权基金的营利性部门。

OpenAI实际上成了一家初创企业,而不是单纯的研究团队。

你投资我欢迎,但想当我爸爸……得加钱。

可能是不想加钱,更可能是价谈崩了……2018年,马斯克从OpenAI挖走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专家安德烈·卡帕斯,领导特斯拉的AI项目。

双方再度决裂。

之后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

2018年~2019年,GPT-2、GPT-3先后相继面世。2020年,微软正式成为OpenAI的金主。

紧接着,ChatGPT面市,引爆全球投资热潮。

而马斯克的AI项目,在这几年并没有什么爆点。

总而言之,在这轮争锋中,马斯克又失败了。

可能是愤恨对方背弃初衷,更可能是恼羞成怒……

2023年以后,马斯克一直是全球反OpenAI联盟的先锋大将。

多次批评OpenAI“背离使命”、“忘记初衷”,背叛了“open”的使命,沦为微软的赚钱工具。

2024年3月,曾用共计46页、1.4万字的超长诉状,将山姆·奥特曼、格雷格·布洛克曼告上法庭:东郭先生马斯克,遇到了披着羊皮的奥特曼。几千万美元,没了;人类的危机,更重了。

根据初始协议,他要求:OpenAI必须向公众开放其代码,而不是为了私人利益将其封锁。

三、尾声

现在回过头来看。

至少在AI领域,马斯克经历过一次又一次失败。

当他作为失败者时,总会以“人类的前途”为由,怒斥不肯开源的先发巨头。

可当最新的Gork大模型成为地表最强,他自己也成为了先发者……

当他作为成功者时,虽然不好食言而肥、直接否定过去的自己,但开源的形式远大过实际。

他也不肯真的开源了。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马斯克绝对不是舆论中的理想主义者、“人类之光”,只是一个精心包装的商人而已。

嘴上全是大义,其实还是生意。

当然,在商言商,这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闭源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AI巨头,开源再厉害也只是一个服务商。

也许他的真实想法,从始至终,都只是想让对手放慢脚步,给自己追上的时间。

包括全世界所有意图分一杯羹的公司,之所以曾对OpenAI口诛笔伐,大概率也都抱着类似想法,绝不是真的担忧人类的未来。

……

前面说过,马斯克曾宣传,防止AI失控的最佳防火墙就是:保持充分竞争。

但现在的事实是,连他自己都无法朝这一方向努力,其他巨头更不可能。

相关推荐

罗永浩背叛罗永浩
马斯克的万亿美元理想
马斯克和OpenAI反目成仇,只是因为他后悔离开了?
OpenAI前员工怒批奥尔特曼满口谎言!12人要求追随马斯克参与诉讼
亲密关系中,不是只有出轨才叫背叛
为什么夏东海这样的“理想父亲”,身边看不到?
OpenAI官宣放弃盈利转型,但马斯克接着告
权力与背叛:马斯克与奥特曼如何从兄弟情走向商业对决
背叛遭刑诉:如何助推大科技公司扼杀硅谷创新
马斯克,突然又状告OpenAl

网址: 马斯克背叛理想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092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