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iPhone 17全系列机型印度制造!印度制造能力赶上中国了?

iPhone 17全系列机型印度制造!印度制造能力赶上中国了?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8月26日 19:27

随着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日益临近,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多方消息证实,苹果今年首次在印度实现iPhone 17全系列机型的本地化生产,包括四款机型(含Pro版本)均在印度工厂下线。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凭借成熟产业链、大量熟练工人和完善基础设施,一直是苹果主要的制造基地。

毫不夸张地讲,苹果3万亿美元的市值、近4000亿美元的营收、冠绝全球的利润总额,有中国制造的很大一份功劳。当然,苹果也给中国带来数百万的就业,带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苹果和中国的合作,堪称双向奔赴的典范。

然而,说好的一起白头偕老,苹果却偷偷去隔壁焗了个油,神采奕奕脚踏两只船。

就有网友说,这不是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吗?苹果这是演的哪一出?

01

苹果产能转移的意图

苹果为什么要将部分产能转移出中国?

简单来说,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过去十几年,中国工厂承担了苹果绝大多数产能,郑州富士康的iPhone订单甚至能影响全球电子产业的脉搏。但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在2020年后遭遇多重冲击:2021年苏伊士运河堵塞导致欧洲供应链延迟、2022年XX封控导致苹果制造下滑、2023年越南洪水冲毁部分零部件仓库……

这些事件让苹果意识到,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使篮子足够结实,也架不住黑天鹅的频繁光顾。

因此,苹果希望通过将生产基地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地区供应链的依赖,降低因各类因素导致供应链中断的潜在风险。在考虑了成本、市场和地缘政治以及XX(敏感词)等因素后,逐步将部分生产线迁至印度,这是分散风险的必要手段,无可厚非。

在中国之外,苹果认为印度劳动力成本较低,且智能手机市场潜力巨大。此次印度实现iPhone 17 全系列本地化生产,说明苹果的印度本土制造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苹果作为一家成熟的现代化企业,如何创造价值的同时规避风险,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我们熟悉的很多汽车品牌,也开展了在多地进行产线布局,分散风险的类似策略。比如大众同时在德国、中国、美国设厂,丰田在全球建立区域生产中心,苹果的产能多元化是成熟企业的标准操作。

只不过,由于苹果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其每一次调整都会引发巨大关注。

02

印度制造iPhone,有三大关卡要过

然而,对于“iPhone 17全系列机型印度制造”这样的新闻,我们也不能盲目全信。

不能“全信”指的是,按照各方释放的信号,iPhone 17全系列机型印度制造大概率是真新闻。而在印度制造的iPhone 17全系列机型,质量如何?出货稳定性如何?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印度要想真正意义上像中国一样制造好一台iPhone,有三大难关必须面对。

首先,基础设施层面印度和中国差价巨大。在交通方面,印度的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交通拥堵现象频发,这不仅导致货物运输效率低下,增加了运输时间成本,还可能因运输过程中的延误,影响到生产计划的按时执行。例如,零部件从港口运输至工厂,往往需要耗费比中国更长的时间,这对于追求高效生产节奏的iPhone制造而言,是极为不利的。电力供应同样是个棘手问题,印度时常面临电力短缺的困境,频繁的停电事故严重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

2023年,塔塔集团为苹果代工的iPhone 15因电力中断导致3条产线停工48小时,而同年郑州富士康因市政供电稳定,单月最高产能达900万台。

其次,劳动力素质层面,印度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参差不齐。iPhone 的生产制造对工人的技能熟练度以及技术工程师的专业能力有着极高要求,从零部件的精密组装到复杂电路的焊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人具备精准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然而,印度缺乏足够数量的熟练工人和技术工程师,新入职的工人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勉强适应生产要求,且在培训过程中,工人的流动性较大,导致培训成果难以有效巩固。

这种状况使得印度在承担 iPhone全系列生产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并且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教育投入和产业实践积累。

还有,供应链配套能力不足,更是印度制造iPhone 面临的关键难题。印度本土供应链在摄像模组、声学器件、OLED 面板等核心组件的生产供应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高度依赖从国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使得供应链管理变得极为复杂。

进口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海关手续繁琐、贸易政策变动等风险,导致零部件供应延迟。而且,由于供应链配套不完善,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零部件短缺的情况,难以迅速从本地找到替代供应商,只能等待进口补货,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使得产品的良品率受到严重影响,与中国成熟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03

印度制造的全球博弈

现在,苹果通过各种渠道高调释放iPhone全系列印度制造的风声,就是给咱们上眼药水。

这种风声,背后是苹果供应链的一场博弈。既然是一场博弈,对于苹果来说,有可能得也有可能失。

先来看“得”的可能性。若此次全系列印度制造iPhone获得成功,对于苹果而言,将是极大的利好。一方面,苹果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议价权将得到极大增强。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谈判中,苹果可以凭借印度制造的成功案例,要求供应商降低零部件价格、提高供货效率等,从而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另一方面,在与中国进行合作时,苹果也将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例如,在税收优惠、土地政策、政策支持等方面,苹果可能会凭借印度制造这一底牌,争取到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从而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获取更多的利益。

再来看“失”的可能性。若因印度供应链问题导致苹果成本上升(苹果可能涨价),或者质量降低,消费者就转而选择华为、小米、ov等品牌,这是苹果绝对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苹果为了稳定市场份额,重新赢回消费者信任,极有可能重新调整供应链策略,提升中国制造的权重,弱化印度制造在其全球产能布局中的地位。

这场关于印度制造的博弈,结果充满不确定性,但其走向将深刻影响苹果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布局以及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

写在最后:说说我的看法。

我是真的不太看好“iPhone 17全系列机型印度制造”这步大棋。

过去这些年,特斯拉的成功、iPhone的成功,证明只有在中国才能进行高质量的超大规模生产。当下印度要想达到中国这般的顶级大规模制造能力,怕是异想天开。

发布于:天津

相关推荐

iPhone 15印度制造,靠不住!
真实数据:中国制造iPhone的良率是98%+,印度是88%
iPhone 12 made in印度,苹果会逐步放弃中国制造吗?
史上首次,苹果高端iPhone由印度生产
苹果将首次在印度研发新iPhone产线 印度制造比重曝光
连线:手机制造转移加剧,明年iPhone或有1/4印度造
富士康撕开苹果遮羞布?iPhone表面印度组装,实质中国制造
富士康败退印度,爽约美国,为何iPhone还得在中国制造?
最前线 | 你的下一部iPhone,可能是印度制造
印度:全球14%的iPhone在印度制造 预计还会增长

网址: iPhone 17全系列机型印度制造!印度制造能力赶上中国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1023.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