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3家货代爆雷
作者丨柠檬
编辑丨Shadow
若将跨境电商比作一辆行驶的汽车,平台是“车身”,商品是“引擎”,而物流则是“车轮”——没有可靠的车轮,汽车无法前行;没有优质的物流,跨境电商的交易达成、信任建立、合规运营与盈利实现都无从谈起。
然而,近年来,跨境物流领域“爆雷”事件频发。这不仅让卖家承受货品与资金双重损失,更破坏了行业合规生态,使本就复杂的跨境交易闭环出现裂痕,制约行业稳健发展。
就在近一个月,又连续有多家物流公司传来“坏消息”,跨境圈人心惶惶,卖家、货代急忙核查物流合作,生怕再遭损失,行业对物流可靠性的忧虑再升级。
8月三家货代先后出事,全部集中在深圳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今年6月,鸿*国际货运代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通过其公司出运了一票空运货,但费用却一直以财务未审核一推再推,最后甚至直接失联(电话不接、微信消息也不回复)。
随后,这位网友前往该公司办公地址查看,发现早已人去楼空。不仅如此,这位网友报案后,还发现了更大的猫腻。
爆料显示,和该网友对接的人名为王*桦,然而当派出所和对方联系时,却被告知并不姓王。派代跨境通过企查查发现,鸿*国际成立于2022年,王*桦曾是该公司的法人,然而在2024年8月,法人却换成了李*娟。不仅如此,公司主要成员也进行了“大换血”。
图源:企查查
事实上,早在鸿*国际这个雷被踢爆之前,跨境圈已经有两个物流公司先后出事。
8月初,大量卖家反馈,他们存放在常*(深圳)跨境物流有限公司美国洛杉矶海外仓的货一直卡着出不了库,物流轨迹始终没有更新。受此影响,大量订单无法正常履约,不少店铺的运营岌岌可危。
随后,有消息爆出,常*洛杉矶海外仓已被查封。不过,关于封仓原因、实际封仓时间以及结束封仓时间,常*方面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而根据多位卖家反馈,早在7月中下旬,该海外仓就已经出现运营异常,但相关情况均被常*隐瞒,并未及时告知卖家。
“从他们仓库出事到现在,从来没提过任何解决措施,一直瞒着我们。”一位踩坑的卖家无奈吐槽:“每次(询问)都说过两天,可从7月23日物流异常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月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至于封仓原因,业内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使用跑水账号,或者科技面单被抓;二是非法持有的扫码枪被发现。一位资深物流人士表示,海外仓无法合法持有美国联邦邮局(USPS)的扫描枪,有的话都是偷来的。
图源:网络
另一位深耕美线七年的物流公司负责人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他提到:“此前我们公司也向USPS申请过,都被拒绝了,平时都是他们来提货的时候带来扫码的。”
而常*在后续发布的公告中,也提及了扫码枪相关问题。公告称,该公司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的海外仓因扫码枪问题,目前正接受美国联邦邮局的合规调查。在此期间,部分货物的出库流程受到暂时性影响。
不过,对于海外仓何时能解封,常*并未给出明确答复,仅表示“将以最大努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恢复海外仓的正常运营”。
常*的雷刚炸响没多久,另一家货代公司——统*国际货代(深圳)有限公司又被爆出负面消息。
图源:天眼查
统*国际成立于2008年,至今已经有17年历史,妥妥的老牌货代。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具备长期经营背景的公司,近期不仅出现“跑路”情况,还因存在偷税漏税违法行为,被相关部门依法追缴税款32.86万元,并处罚款15.93万元,两项款项合计48.7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该公司首次因税务合规问题被处罚:早在2024年9月,其就因在账簿上不列或少列收入的违法行为,被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处以159306.18元罚款。
统*国际目前已被列入失信名单,其法定代表人周*也被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其实,统*国际的问题早在2020年就已经初见端倪。这年开始,该公司的注册地址、抬头、主要人员等信息频繁变更。
与此同时,该公司也频繁陷入法律纠纷,被多方起诉。进入2022年,情况变得更糟糕,统*国际在4年间,先后四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TikTok电商最新玩法来了!
派代邀请TikTok「美区、东南亚
墨西哥、日本」等7位资深卖家分享
限300个名额 扫码报名↓
爆雷并非无迹可寻,七个信号要牢记
货代爆雷看似突然,但实际上前期还是有一些征兆的。如果遇到以下这几种情况,那就要小心了:
1.疯狂低价揽货。以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揽客(如比同行低20%~30%以上),且承诺“全包价”“无附加费”,可能是通过“低价倾销”吸纳资金填补缺口,属于典型的“庞氏骗局”前兆。
2.频繁变更公司名称/地址/法人。通过“换壳”规避过往债务或负面记录(如原公司因拖欠航司费用被列入黑名单,迅速注册新公司继续揽客),可通过“企查查”“天眼查”查询其工商信息——若1年内变更2次以上名称/法人,或注册地址为“虚拟办公区”“共享工位”,风险极高。
3.员工流动性激增。短期内大量核心员工(如操作部、销售部主管)离职,或招聘信息“刷屏”(频繁招新人填补空缺),可通过“脉*”“BOS*直聘”观察——员工离职往往是提前知晓公司风险,避免后续被牵连(如工资拖欠、法律纠纷)。
要求“私户转账”或变更收款账户。正常货代收款需走公司对公账户(可开发票),若突然要求将运费转入“老板/员工私人账户”,或频繁变更收款账户(如本月用A公司账户、下月用B个人账户),且解释模糊(如“对公账户维护”“税务问题”),需高度警惕——可能是为转移资金、规避监管。
4.拖延退款或找借口拒退。因订舱取消、货物延期等需退还定金/预付款时,货代以“财务审批慢”“对接航司流程长”“负责人不在”等理由反复拖延(超过7~15个工作日仍无进展),或直接拒绝退款,大概率是资金已被挪用。
5.强制要求“预付款”或提高预付款比例。正常货代通常按“订舱付部分定金+提单确认后付尾款”结算,若突然要求“100%全额预付”“提前1-2周打款”,或对长期合作客户也取消信用账期(如原本月结改预付),可能是资金紧张、急需回笼资金的信号。
6.行业内出现“负面传闻”。在行业交流群、论坛(如“知无不言跨境电商论坛”)、社媒中,若有其他货主频繁反馈“这家货代拖延退款”“货物丢了也不赔偿”“老板联系不上”,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写在最后: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出事的跨境物流公司已经接近10家,从今年1月的东莞红*米物流中心,到5月的跨境好运,再到如今的鸿*国际,跨境物流圈的“雷声”此起彼伏,行业信任与运营稳定性备受冲击。
对于广大跨境卖家及货代同行而言,虽然无法预判“下一个爆雷者”是谁,也难以完全规避行业风险,但可以通过建立系统性的风险防控机制,降低“踩雷”概率,或“踩雷”后减少损失。
比如,优先选择“资质齐全+经营稳定”的货代:确认其具备相关资质、工商注册满3年以上、无频繁变更记录,且与知名航司有长期合作。
还有,避免将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具体而言就是,合作的货代要多、一批货要拆分给多个货代来发。另外就是要控制预付款的比例,除非长期合作的头部货代,否则预付款不超过30%,尾款尽量在“提单到手后”支付。
参考资料:
深圳货代突然失联!逃税被查.初海视野货代公司爆雷前有哪些征兆.湘诚国际物流ken货代暴雷的前兆 怎么选择一家靠谱的货代公司.跨境-徐壮壮
发布于:海南
相关推荐
跨境物流变天了,货代屡爆雷,行业进入出清期
货代圈连爆三雷!任性放单、同行“坑”、盲目信任——钱货两空
卷款1400万跑路,货代倒在2024
美国银行接连爆雷,金融游戏还能玩几天?
一夜爆雷5亿,谁制造了“茶叶比特币”?
Flexport,数字货代的鼻祖| in Focus
人人对标的科技型货代「Flexport」,如何估值 32 亿美元?| 36氪专访
破产、倒闭、卷款跑路,超4万家货代倒在2023年
雷军大扫货:一口气投了三家芯片公司
代餐风口,能吹多久?
网址: 一个月内,3家货代爆雷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126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