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删掉15万行代码、全球贡献度第16名的Rust大神,竟全网公开求职?工作意向惹争议:“坚决拒绝生成式AI”

删掉15万行代码、全球贡献度第16名的Rust大神,竟全网公开求职?工作意向惹争议:“坚决拒绝生成式AI”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9月04日 08:23

在开源世界,语言的繁荣往往依赖核心贡献者的长期付出。但当“养活核心开发者”都成了问题时,再强大的社区也会暴露出脆弱的一面。

最近,Rust 社区里传出了一件让人唏嘘的事:两位极具影响力的 Rust 贡献者 Nicholas Nethercote 和 Micheal Goulet 正在寻找新工作——这两人几乎是 Rust 编译器团队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突然求职,引发了整个社区的担忧与热议。

很多开发者第一反应:这正是 Rust 基金会该出手相助的时刻。有人甚至直言:如果连核心贡献者的工作都无法保障,那基金会从大厂那里拿到的资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两位 Rust 大神,不约而同开始找新工作

今年 7 月 14 日,知名 Rust 编译器贡献者 Micheal Goulet 在社交平台上介绍其 PR 时,顺嘴问了一句:“谁能给我找份工作,好让我继续做这样的工作。”

随后没几天,同是 Rust 社区知名编译器工程师的 Nicholas Nethercote,也在 7 月 18 日发布了一篇博文:《我是一名 Rust 编译器工程师,正在寻找一份新工作》。

不同于 Micheal Goulet 的随口一问,Nicholas Nethercote 找新工作的决心更加迫切:

“过去 3.75 年,我很幸运能在 Futurewei 的 Rust 团队工作,几乎完全自由地改进 Rust。这段经历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但很遗憾,由于预算削减,团队正在缩编,这份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

在他看来,除了国际形势影响外,还有一点原因很重要:“AI 抢走了大部分资金和关注,留给其他技术的资源越来越少。”而 Nicholas Nethercote 直言,“Rust 是一个伟大的项目,它值得有人全职、有薪水地去维护。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在这个方向工作。”

硬核数据:3000+ 次提交,编译器代码“看了个遍”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Nicholas Nethercote 在博文里晒出了他在 Rust 项目中“战绩”:

● 在 rust-lang/rust 库,他一共提交了 3375 次 commit,其中在 Futurewei 三年就提交了 2815 次

● 扩展到 GitHub 贡献度上,他共计 4013 条贡献,目前是全球第 16 位(去掉机器人后是第 15 位)。

● Rust 编译器目录下超过 70 万行代码,他几乎看过所有文件;在 77 个 crate 中,他修改过 75 个。

据 Nicholas Nethercote 介绍,他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编译器性能优化与基准测试、词法分析、语法解析、AST 与宏展开、编译错误生成机制、数据流分析框架、代码生成单元(CGU)拆分。

换句话说,Rust 编译器这几年的性能提升、宏展开优化、错误信息改进、代码清理……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几乎所有使用过 Rust 的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受益于他的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Nicholas Nethercote 开玩笑地总结:“我的 commit 最常见的开头词是 Remove。在 3375 次提交里,有 752 次都是以 Remove 开头。”他解释道,光是删除代码,他就删掉了 15 万行——对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编译器工程来说,敢于并且能有效地“删代码”,是一种稀缺能力。

除此之外,Nicholas Nethercote 还对 rustdoc、clippy、cargo 等工具做出过贡献,甚至维护了《Rust 性能手册》,长期在社区中活跃。可以说,他既是“性能优化大师”,也是“代码清理工”。从大规模重构,到啃掉陈年技术债,他都亲自参与。

求职意向:全职维护 Rust,拒绝区块链和生成式 AI

在大体介绍了自己在 Rust 上的成绩后,Nicholas Nethercote 在博文最后明确了其求职意向:

(1)首选:能全职继续维护 Rust;

(2)其次:用 Rust 做开源、有趣的应用项目;

(3)坚决拒绝:区块链/加密货币、生成式 AI、量化交易,以及离开墨尔本。

与之类似,Micheal Goulet 也在其领英的个人介绍中提到,拒绝加密货币或区块链方向。

“AI 吸金”与 Rust 的尴尬

那么问题来了:Rust 基金会为什么不资助这样的优秀人才?

为此,有些网友翻阅了 Rust 基金会的财务数据:2023 年基金会总收入仅 25 万美元——这笔钱,别说养活两名编译器专家,就算在硅谷养一名初级开发者可能都不够。

相比之下,大厂们的捐赠层级虽然光鲜: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 等都是 Rust 基金会的“白金赞助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出钱专门养开发者。有人调侃道:“这些公司一年烧掉几十亿美元在各种实验性工具上都不眨眼,却不愿意掏几十万美元来养活几个核心开发者。”

一些老程序员也感慨:当年 C 和 C++ 的设计者,多半在大学或研究中心,拿着研究经费边做研究边写语言;可如今的开源世界,开发者更多依赖公司赞助或用爱发电。

而更现实、也更多引起开发者讨论的,是 Nicholas Nethercote 提到的“AI 正在抢走一切资源”,以及他“坚决拒绝生成式 AI”。有网友猜测,或许正是因为他在求职博文中提到这点,才导致他找不到新工作。

如今,投资人把钱投向大模型和 GPU,大厂把预算砸在生成式 AI 上;而像 Rust 这样的系统级语言,哪怕已经走出了“小众语言”的圈子,哪怕已经进入操作系统、浏览器、数据库、云服务等关键场景——但它依赖的,似乎还是少数全职开发者的辛勤付出。

可 Rust 的未来,当然不能只靠开发者的“用爱发电”。谁来买单? 是基金会、大厂,还是更创新的资助模式?或许,这是整个开源生态需要尽快给出的答案。

参考链接:

https://www.reddit.com/r/rust/comments/1mbyf5z/so_two_of_the_most_notable_contributors_to_rust/

https://bsky.app/profile/errs.io/post/3ltvf4kzoik2l

https://nnethercote.github.io/2025/07/18/looking-for-a-new-job.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SDN”,整理:郑丽媛,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删掉15万行代码、全球贡献度第16名的Rust大神,竟全网公开求职?工作意向惹争议:“坚决拒绝生成式AI”
“我受够了一直修复 AI 生成的代码!”
C 和 C++ 不安全?Android 支持 Rust 开发操作系统
微软新闻推送AI生成讣告惹争议,人工监管仍然必要
对话AWS生成式AI全球副总裁:解读AWS生成式AI服务的“三板斧”
Meta 将移动端消息基础设施从 C 迁移到 Rust
vivo自研蓝河操作系统内核开源,Rust开发新机遇来了
GitHub遭抵制:AI 代码生成神器竟成“抄袭工具”?
谷歌“宠爱”升级,Rust 大步跨入 Android 平台
2023,生成式AI狂奔的一年

网址: 删掉15万行代码、全球贡献度第16名的Rust大神,竟全网公开求职?工作意向惹争议:“坚决拒绝生成式AI”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1423.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