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安徽造车大佬,背水一战

安徽造车大佬,背水一战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9月04日 17:09

智界面世不足两年时间,但发展过程一波三折,仿佛走了其他品牌十几年的路。如今,奇瑞汽车和华为的合作进入2.0阶段。据官方信息,智界未来将投入超百亿元资金,研发团队规模扩大至5000人。这不仅是智界的一次跃升,也是对奇瑞汽车整个组织的一场压力测试。

两年前的9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正式公布了与奇瑞汽车合作的消息。此后,智界S7和R7先后上市。尴尬的是,在20万~25万元级市场上,这两款车都没能砸出漂亮的水花。

今年8月25日,智界新款R7与S7正式上市。此次再改款上市,智界就一个宗旨:馅儿大、料足、价格稳定。以至于两款车在预售阶段就拿下5.2万辆的小定数据,正式上市后,24小时内大定突破1万辆。

8月29日,改头换面的智界S7和R7,还跟着问界、享界、尊界、尚界等“兄弟”一起站上成都车展,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其实在这次改款前,智界S7经历过三次上市,智界R7更是在今年4月才进行了首次换代更新,只是这些动作对实际销量没有太大帮助。

智界之所以卖得比以前好,很大程度上是听华为劝了。据一位智界内部人士透露,现在团队非常尊重引望(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意见。

自2023年“智界”品牌诞生后,华为与奇瑞汽车开启了长达两年的磨合。作为一家有近30年造车经验的“老将”,奇瑞汽车正站在IPO的关口,虽然智界和奇瑞、捷途等兄弟品牌的销量相比只是“小弟”,但其成败对整个奇瑞来说仍非常重要。

01

“相对占有,绝对自由”

据多位智界员工透露,9月1日起,公司采用更新后的合同系统,今后入职智界的员工将不再与奇瑞签约,改为与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签约。

天眼查App显示,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23日,注册资本10亿元,由奇瑞汽车全资控股。

虽然智界说到底依然属于奇瑞汽车,但两者已经呈现出最好的关系——“相对占有,绝对自由”。

8月7日,余承东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共同宣布双方合作正式进入2.0阶段。根据官方信息,智界未来将投入超百亿元资金,研发团队规模扩大至5000人。并且,从产品研发、制造,到销售及服务的全链条都将一体化独立运作。

其实在2024年下半年,智界就在奇瑞内部成立了独立的事业部。接近智界的消息人士透露,智界事业部原为奇瑞内部的“EH事业部”,后升级为奇瑞集团下的独立事业部,采用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方式,全面负责智界品牌的产品竞争力开发、业务经营、投资和发展管理等工作。

但在和华为的合作中,双方还是有些别扭。现在完全独立后,智界进入纯血鸿蒙时代。权力的移交只是故事的开始,当华为的基因开始渗透到智界的各个毛细血管里时,实际上也是对奇瑞汽车整个组织的一场压力测试。

2025年8月,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出席

智界员工赵鹏亲历了智界扩张的阶段。他入职时,部门只有十几个人,不到四个月时间,团队规模已扩充至100人。“人多了,项目也多,但磨合期短,管理跟不上,导致我们根本忙不过来。”

随着智界品牌进入快速扩张期,人员复用成为常态。

赵鹏本职是研发工程师,却因团队建设需要,不得不亲自上阵帮部门招人——每天浏览2小时简历,频繁对接猎头与HR,逐渐成了“半个招聘官”。随着团队规模扩大,他又被“赶鸭子上架”,陆续承担起市场、运营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一人身兼多职。

过去的半年,赵鹏已经从165斤瘦到147斤。智界的高速发展,连带着把他的脂肪都燃烧起来了。即便这么忙,品牌影响力始终没打出来,他多少有些丧气。

如今完全独立后,智界面引入华为管理体系,从设计、研发、测试、供应链、制造,到销售、交付、服务一体化运营,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改造。

用赵鹏的话形容,“现在的工作状态如同打了鸡血,攻坚小组随时组建,有什么难题就往上冲”。他以某个产品功能遇到问题举例,以往按照流程需要半个月时间解决,如今项目排期只有5天时间,“那就把所有人拉到一个区域,封闭处理,集中突破。这种模式虽然累,但效率高”。

据悉,智界在渠道方面也开始学习问界模式,除了在华为门店售卖,还打算单独设立用户中心。

前不久,智界用户中心全国招商大会召开,吸引了不少传统豪华品牌在内的经销商参与。据智界系列产品总监海蓝天透露,首批智界专网用户中心将陆续在武汉、上海、杭州等城市开业。

奇瑞内部也对此次智界独立充满期待。7月初,海蓝天曾在社交平台宣布:“本周之后,智界可以全力向前奔跑!”并配文“喧嚣已尘埃落定”。

事实上,尹同跃之前多次为智界站台,对外释放的信号很明确,那就是所有资源向智界倾斜,其他产品线和品牌必须为其让路。并且他直言智界是奇瑞毫无保留的、绝对的第一战略优先级品牌。

02

“这价格让尹总和奇瑞‘出血’了”

作为华为、奇瑞双方合作进入2.0阶段的成果,新款智界R7和智界新S7承载了两边高层的期望。据悉,新款智界R7售价为24.98万~30.98万元;智界新S7售价22.98万~28.98万元。

在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连余承东都承认,这次价格让“尹总和奇瑞‘出血’了”。

具体来看,新款智界R7取消了原来的Pro版,现在的起售价对应的是老款低配Pro车型的价格,和老款高配车型价格相比,新款智界R7 Ultra比之前降了1万元,新S7 Ultra更是直降高达4万元。

再看改款后智界双“7”的硬件,也颇有诚意。新款智界R7和S7全系标配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包括192线激光雷达、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后向高精度激光雷达等累计30个硬件,能够实现城区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

智界S7全系车型以及纯电版R7车型采用800V高压平台、新HarmonyOS 4座舱系统以及全新一代16.1英寸车载智慧屏等新技术。要知道,这样的配置水平堪比售价50万元左右的问界M9。

此外,新车还首发搭载了其他的新技术,例如车外语音控车和隔窗对讲功能。按照官方的意思,用户驾驶车辆时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指令打开后备厢或车辆驶出车位。这项功能可以让车内外的人不用降车窗也能交流,控制车辆。

不过有网友调侃:这项功能的好处是当驾驶员加塞后,打开该功能可以礼貌向后车表示感谢。坏处也很明显,如遇路怒症驾驶者会借此功能向对方“开炮”。

为了显示新品的性价比优势,余承东在介绍新R7时,特意将车内空间、音响功率、后备厢容积等多个方面与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和小米YU7对标。他还承诺,9月起,智界全系老车主可升级华为ADS 4。

此番“回炉再造”,不禁让人联想到之前问界M7的“起死回生”之路。

彼时,赛力斯投入5亿元,不仅研发了多项新技术,还对问界M7的车身结构重新开模,甚至改造整个焊装产线。最终推出的全新问界M7一经上市,便成为2023年的现象级爆款。

有业内人士评价,将一款原本市场反响平平的产品彻底盘活,实现从边缘到主流的逆转,如此大刀阔斧的重构与操盘能力,或许也只有华为能做到。

尽管华为和奇瑞全力押注,业内对智界这次改款仍存担忧。因为,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智界S7频繁改款上市给一些用户留下了心理阴影。

品牌成立不足两年时间,智界仿佛走了别的车企十几年的路。现在市场都在猜测,在华为的加持下,它能否成为下一个问界。

03

奇瑞的盘算

有业内人士指出,智界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奇瑞自己,外在看华为的赋能,但华为毕竟不造车,能不能闯出来,还得看奇瑞的内部决断。

从当前来看,智界想要成为下一个问界,仅靠现有的两款车型显然不够,这两款车型从上市至今,累计销量刚超过10万台,连问界M9这一款车的销量都比不上。

扩充产品矩阵势在必行。

奇瑞内部资源正加速向智界倾斜。除了原有车型“回炉再造”外,其他部门车型的研发项目已经转移到了智界旗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智界正在开发一款代号为“EHV”的MPV车型,基于E0X-L平台打造,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预计2026年上半年上市。这款MPV车型原本是今年即将量产交付的星纪元E08,但目前这款车型项目组的员工已转岗至智界。

也就是说,鸿蒙智行旗下首款MPV将率先在智界品牌落地。颇具戏剧性的是,作为MPV领域的传统老玩家,江淮与华为合作推出“尊界”时,外界普遍预期华为系的首款MPV会由尊界首发。现实却是智界的MPV车型大概率要抢先了。

尊界S800自发布以来,大定订单已突破1万台。有尊界内部人士告诉《财经天下》,江淮高层对当前销量表现十分满意,甚至给员工们发了奖金庆祝。与此同时,原计划推出的尊界MPV因开发策略调整,上市时间已被推迟。

此外,智界还将于2026年打造一款大型SUV智界R9。届时,智界产品将覆盖轿跑、SUV、MPV领域。

那么,奇瑞全面学习赛力斯,成功概率大吗?

向外看,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20万~30万元价格带,已是一片红海。小米汽车、特斯拉、极氪、吉利银河等车型强势围剿,它们任何一次改款或价格调整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都会冲击到智界。

向内看,智界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新款智界R7的定位与问界M7高度重合,同属25万至30万元区间的中大型SUV,用户难免要比较一番。问界作为鸿蒙智行生态的“长子”,无论是市场口碑,还是用户基础都已占据先天优势。

而且华为深度除了赋能五个“界”,岚图、阿维塔、奥迪等品牌也接入了华为智驾或车机系统,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智界的独特性。智界若想突围,不仅要在产品力上做到极致差异化,更要在华为内部的资源分配中,争得一席之地。

赵鹏乐观认为,按照目前的合作模式,智界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问界”,甚至是更深入的合作。他的依据是近期智界产品已经搭载了华为最新的ADS 4.0系统,而且奇瑞高层公开表态全力支持智界。“现在奇瑞内部已经很难插手智界的具体运营,对这个品牌来说,反而是好事,至少决策更高效了。”

站在奇瑞的角度,交出话语权不是示弱,而是当下必要的动作。毕竟,智界干不好对谁都不利,而一旦成功,带给奇瑞的好处要大过华为。

8月29日,奇瑞汽车重新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募集资金约15亿美元。有知情人士称,其最快9月能完成IPO。若此次奇瑞成功上市,将是近年来港股市场最大规模的车企IPO。

2025年,是奇瑞汽车筹谋上市的第21个年头,智界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问界,能不能讲好一个全新的“科技故事”,为IPO注入长远的战略想象,是关键所在。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天下WEEKLY”,作者:杨十二,编辑:田梦,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安徽造车大佬,背水一战
小米造车背水一战,100亿美金真的够用吗?
2022年开年,第二批造车新势力开始“赶场”
小米SU7定价出炉,雷军三年造车能否“封神”
背水一战的无人驾驶
李书福造手机,雷军造车背后:科技大佬们投身打造新物种
恒大汽车背水一战拼量产,市场愿意买单吗?
传了3年,这位大佬终于坐实要造车
我,财富过亿,就想造车怎么了?
小米造车,昨天,雷军亲自招兵买马

网址: 安徽造车大佬,背水一战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1475.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