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增长提速,技术团队披露背后原因
(来源:界面新闻)
“目前AI大模型还没有大范围落地,面临的挑战包括任务处理的确定性、处理过程的可视化以及性价比等三个方面。模型能力和AI使用方法的每一次跃升,都会带来至少10倍的增长。”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产品负责人黄博远近日和界面新闻等媒体现场交流时展望了AI给云计算带来的增长空间,这也是阿里云技术团队首次在媒体沟通会上解读了阿里云在AI领域的布局。
经历连续多个财季的营收增速放缓之后,阿里云最近几个季度的增长又重新提速。界面新闻统计阿里巴巴最近几年的财报发现,阿里云的营收增长在2023财年和2024财季出现低谷,全年的增速分别为4%和3%,其中个别季度还出现了负增长。2025财季,阿里云的营收恢复两位数增长。最近两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18%和26%。
阿里云走出营收低谷、重回增长轨道和AI大模型带来的机遇有直接关系。9月,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阿里云的以35.8%的份额位列第一,超过二三四名的市场份额总和。
一位云计算行业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在AI大模型的浪潮下,阿里云和火山引擎采取较为激进的市场策略,而华为云和腾讯云更加追求利润,这导致国内云计算市场出现分化的趋势。
一个非常直观的变化是,去年以来,火山引擎和阿里云不断降低大模型的价格来降低客户应用大模型的门槛。这种市场策略获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实际上,阿里云能够抓住这一轮AI大模型带来的机遇,不仅仅是靠低价策略。
从传统云基础设施向AI基础设施升级
黄博远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AI领域还有很长的发展路径,但其为基础设施领域带来了需求延伸。从全球范围来看,基础设施市场仍有很多机会。
从传统云计算到AI云计算,客户对底层技术设施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倒逼云计算厂商必须快速作出改变。
界面新闻从多位云计算行业技术人士处了解到,传统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核心模块包括计算、存储、网络、数据中心、安全、运维管理等几个模块,AI云则在此基础之上提供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及推理优化以及AI应用开发等全新的基础设施。
而据界面新闻了解,在全新的市场需求下,阿里云对服务器、弹性计算、网络、存储等全栈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重构,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阿里云加速计算负责人王超在沟通会上透露,灵骏智算集群万卡规模性能线性度超过96%,并行存储吞吐20TB/s,万卡规模下网络带宽利用率超过99%,可支持单集群十万卡级别AI算力规模。

在他看来,未来的算力消耗大部分可能来自机器人和具身智能,这也是阿里云非常关注的赛道。极致性价比的算力依然是机器人行业面临的核心矛盾,云端+边缘结合将是主要趋势。
在存储领域,阿里云弹性计算产品线、存储产品线产品负责人陈起鲲表示,阿里云OSS (对象存储服务)通过全新的资源池QoS(服务质量)能力,将多个存储桶整合为共享叠加性能的资源池,同时可灵活配置策略实现不同业务的性能隔离,以适配AI发展下的使用模式变化。
同时,人工智能平台PAI把算力、模型、数据统一起来管理,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可控、可定制的AI开发与推理平台。
根据阿里云方面提供的数据,阿里云对服务栈优化之后,整体AI基础设施的连续训练有效时长达到99%,整个GPU的使用效率MFU(模型浮点运算利用率)提升了20%以上。
这些还只是个开始。阿里CEO吴泳铭在今年3月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阿里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越过去十年总和。
通过模型开源,寻求增量客户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面向超7成《财富》中国500强企业的调研,当前中国GenAI正处于高速渗透和规模化应用阶段,本土云厂商提供的全栈AI服务以及中国开源模型,将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去年,国内几家互联网大厂对于大模型是否开源持不同的态度。其中,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大模型一直坚持闭源路线,百度旗下文心大模型去年坚持闭源路线,但今年又转向开源。而阿里旗下的通义大模型是国内较早拥抱模型开源的厂商之一。
一位通义大模型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阿里在大模型上的核心思路通过开源生态建设推动AI普惠化,即各行各业先把大模型用起来。“不一定必须要用阿里的,但先能认识到大模型可以实现降本增效和生产力提升。”
“阿里的打法是在所有领域都做开源,并且做到开源模型里最好、最便宜的,去把AI赋能各行各业往更深入的方向推进。”上述通义大模型内部人士表示。
目前,通义千问系列模型已开源300多个。全球开发者基于千问模型衍生开发超17万个模型。
上述云计算行业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开源能够降低企业和开发者使用门槛和成本,他们使用模型过程中不必每次都购买高额算力或调用收费API,同时在开发是更加灵活。
一位阿里云内部人士则告诉界面新闻,企业和开发者在基于大模型开发创新应用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在AI上面投入多少资源也没人能准确预估到。阿里云在拓展云+模型市场时,主推的一个优势就是定制化和灵活性。阿里云同时帮客户解决复杂的系统调度问题,以免客户因为这些基础能力拖累核心业务。
Omdia预测,2025年到2030年,中国AI云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6.8%,未来AI云的增长将由多Agents合作、上下文工程、AI安全、大规模API调用等驱动。多位云计算行业从业者都向界面新闻提到,未来AI云的竞争需要处理越来越越来越复杂的工程能力以及垂直整合的能力,这些是决定行业接下来走势的关键。
“过去几年传统云计算行业在产品创新上是有停滞的,未来几年云厂商势必会围绕AI云做更多创新,大家可能会看到非常眼花缭乱的几年。”一位从业者表示。
相关推荐
阿里云增长提速,技术团队披露背后原因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一年成绩单:海外电商收入破千亿,阿里云利润增长49%
阿里拆分技术团队,取消集团CTO
阿里内网披露:马云一股都没有出售,会坚定持有阿里
阿里云的增长难题
阿里云跨过“分水岭”
阿里云、腾讯云「卡位战」
阿里云分拆通义团队
“国资云”是阿里云们的敌人吗?
阿里云分拆进程暂缓,原因何在?
网址: 阿里云增长提速,技术团队披露背后原因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201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