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食OpenAI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陶辉东
微软1400亿美元,其它投资方1000亿美元,员工团队1250亿美元……
经过数月的谈判之后,OpenAI备受瞩目的重组终于要完成,5000亿美元的总蛋糕已被划分完毕。
今年5月,OpenAI宣布将把公司重组为一家营利性公司,从而为下一轮融资和未来的IPO扫除障碍。这一重组能否完成,作为最大投资者的微软的态度至为关键。9月11日,OpenAI与微软发布联合声明称,双方已达成一项非约束性协议,微软已同意了OpenAI的重组方案。彼时,外界普遍认为微软将获得OpenAI大约30%的股份,价值1500亿美元。
近日,The Information最新爆料称,其从投资者那里拿到的资料显示,微软在OpenAI重组后的持股比例最终定为28%,将成为OpenAI的最大股东。按OpenAI 5000亿美元的总估值,微软的股份账面价值约为1400亿美元。
同时,OpenAI其它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也已确定,从2019年到2025年的各轮投资者,将获得从1%到13%不等的股权。
当然,现在最终协议还没有正式披露,不排除后续还有变化的可能。
OpenAI的重组是怎么回事?
2019年,为了拿到微软的10亿美元投资,OpenAI给公司设计了一套复杂的非营利-有限利润架构。一直以来这套架构都备受诟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不可能长期维系,重组是迟早的事情。
目前,通常所说的OpenAI实际上包括两个完全不同的主体,一个是作为非营利组织的OpenAI inc.,另一个是所谓的“有限利润公司”OpenAI LP。
OpenAI LP是OpenAI所有业务的经营主体,但从名称就能看出,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家真正的公司,而不过是一个有限合伙企业。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只股权投资基金,它唯一的GP是OpenAI inc.,OpenAI各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微软在内,都是这只基金的LP。
也就是说,OpenAI的所有投资者,其实都不是OpenAI的股东,它们并不享有任何决策权,只有收益权。而且,OpenAI LP还在章程中给LP们的收益设置了上限。OpenAI最早的投资者的收益权上限是100倍,这意味着,一旦它们从OpenAI获得的投资回报达到了其投资成本的100倍,就不再享有任何权益了。随着OpenAI融资轮次推进,这个回报上限也不断降低。据山姆·奥特曼所说,最近的投资者回报上限仅有“个位数”。
投资回报预先封顶,这在VC行业简直闻所未闻。对于这样的安排,投资者们当然不会喜欢。
随着OpenAI的融资额、估值越来越高,这样的结构越来越成为融资的障碍。因此,从2024年11月开始,OpenAI就提出要将公司重组为传统的公司。
按目前的方案,OpenAI LP将被重组为一家“公益公司”。所谓公益公司,是指必须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优先,除此之外与普通公司基本没有区别。OpenAI的投资者们将享有完整的股东权利,回报上限的“紧箍咒”也将不复存在。实际上,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们,包括马斯克的Grok和Anthropic,都是以公益公司的形式注册的。
值得注意的是,重组后各家股东的持股比例,并不是完全按照它们的投资份额确定,也没有统一的计算规则,而是通过复杂的谈判、一系列妥协,包括与监管机构的协商,才能最终确定。这个“分蛋糕”的过程,是OpenAI此次重组最大的焦点之一。
据说,在整个过程中,OpenAI基本上只跟微软谈,其它投资者只是等通知。
5000亿美元的蛋糕怎么分?
根据The Information的最新报道,这个蛋糕的瓜分方式,现在已经最终确定了。
微软的持股比例被确定为28%,这一数字要高于微软在目前结构下的收益权份额。除此之外,微软还将与OpenAI的合作协议延续到2030年之后(目前的协议在2030年到期)。
按OpenAI 5000亿美元的总估值,微软的持股价值可达1400亿美元。截至目前,微软向OpenAI的投资金额累计约为130亿美元。这意味着微软将在短短几年内获得十倍以上的投资回报,这将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战略投资之一。
非营利公司OpenAI inc.的持股比例则被确定为27%,略低于微软。OpenAI inc.持股市值约为1350亿美元,这将使其成为全球资产最为雄厚的慈善组织之一。另外,为了满足监管要求,OpenAI inc.将被授予特殊投票权,仍可维持对新OpenAI公司的控制。
包括山姆·奥特曼在内,OpenAI的员工们将总共获得25%的股份,价值1250亿美元。
OpenAI的F轮投资者将分得13%的股份。据报道,2025年3月OpenAI完成了规模达400亿美元的F轮融资,投后估值3000亿美元,投资者有软银、Thrive Capital、Coatue、Dragoneer等。据此计算,F轮投资者目前的回报大约是62.5%。
OpenAI E轮融资的投资者们将分得4%的股份。2024年10月,OpenAI完成了66亿美元的E轮融资,估值达1570亿美元,投资者有Thrive Capital、英伟达、软银集团等。按目前估值,它们的回报大约是200%。
在2019年与微软一道首批投资OpenAI LP的投资者们,包括密歇根大学基金会、雷德·霍夫曼基金会、Gmail创始人保罗·布赫海特和Y Combinator等,也将获得1%的股份。虽然持股比例看似不高,但也价值50亿美元。由于他们的投资额合计还不到2亿美元,因此回报倍数可达25倍以上。
至此,OpenAI的所有投资者都已赚的盆满钵满。并且OpenAI未来的上市之路也将被打开,它们能继续获得上不封顶的更多回报。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OpenAI去年底提出重组计划后,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在加州总检察长对OpenAI的重组展开调查后,OpenAI还一度传出要将被迫搬离加州。
2015年,奥特曼、马斯克、彼得·蒂尔等几位科技界的领军人物共同创立OpenAI,并将其确定为一个非营利组织。OpenAI的使命被定义为“确保AGI造福全人类”。现在回过头看OpenAI唱过的这些高调,难免让人觉得虚伪。
“我们永远不想做出有利于股东的决策,我们是唯一想对整个人类负责的人。”“超过某个点之后,回报就不应该属于一小群人,每个人都应该在AGI时代得到公平的份额。”这都是山姆·奥特曼曾经亲口说过的话。
但现在,OpenAI似乎已将这些理念抛诸脑后。OpenAI现在和以后创造的财富,绝大部分都将归属于少数人和资本,与其它公司并无二致。
当初奥特曼、马斯克他们创立OpenAI时,一个直接理由是,他们担心谷歌这家“邪恶”的公司(在他们看来),会率先发明并掌控AGI。现在还有谁能保证OpenAI不会比谷歌更“邪恶”呢?
而站在OpenAI的立场上,却也有不得不这么办的理由。当初创建非营利架构时,OpenAI对未来的形势发展可以说是严重估计不足,许下了自己实际上难以办到的诺言。
OpenAI的第一个没想到,是AGI的烧钱规模。
山姆·奥特曼在致员工信中写道,他们最初并不认为打造AGI会是一件“资本密集”的事情。在拿到10亿美元的捐赠承诺之后,他们原以为这笔钱就足够了。
但后来OpenAI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依靠捐赠只是杯水车薪,OpenAI不得不用更传统的方式筹集资金。
第二个没想到,是AGI赛道的竞争会如此激烈。
在2019年为投资者们设定回报上限时,OpenAI曾认为自己将是唯一,或者至少是主导性的AGI公司,那么OpenAI的价值将几乎是无限大,这种情况下限制投资者的回报是有必要的。
而这几个月来,OpenAI一直在对外重复一句话:“我们不再是唯一能达成AGI的公司。”当世界上同时有许多家伟大的AGI公司的时候,限制投资者的回报无异于自杀。
换句话说,当初的牛皮确实吹的有点大,现在有点装不动了。
未来五年内将烧掉1150亿美元
对目前的OpenAI来说,融资依然是公司的生命线。
据美媒报道,OpenAI的F轮融资实际上尚未完全到账。软银等投资方,首笔仅向OpenAI打款了100亿美元,其余的300亿美元要到2025年底才能到账。并且,这300亿美元还有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OpenAI能够顺利完成重组。
如果OpenAI的重组不能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软银方面可以选择把投资金额从300亿美元降至200亿美元。
可见,这次重组对OpenAI极为关键,如果失败将极大的影响公司的现金流。
自2019年以来,OpenAI的开支一直呈指数级增长。虽然OpenAI从未披露财务数据,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的支出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2023年初,OpenAI发布GPT-4,当时业界估计其训练费用在1亿美元以上,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到了2024年7月,The Information拿到的一份财务文件显示,OpenAI把全年的模型训练预算进一步提高到了30亿美元。
模型训练还只是OpenAI支出的一小部分。根据这份文件,OpenAI 2024年全年的总支出可达到85亿美元。具体的构成是这样的:
·训练费用增至30亿美元;
·推理费用增至40亿美元;
·薪酬支出增长三倍,达15亿美元;
虽然OpenAI的收入也在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年收入达到40亿美元左右,但仍远远赶不上支出的增长,全年的亏损额可达45亿美元。值得一提是,对于推理和训练,OpenAI从微软Azure那里获得了大幅的折扣。即便如此,ChatGPT的毛利依然是负的,每一次访问都会让OpenAI亏更多的钱。
进入2025年,OpenAI的收入继续大幅增长。6月初,OpenAI宣布其年化收入(最近一个月的收入乘以12)已达到100亿美元,与去年底相比翻了一倍。OpenAI的目标是,2025年全年收入将达到127亿美元。
但这与OpenAI的支出相比依然相形见绌。
9月初,OpenAI向媒体表示,其到2029年的现金消耗预计将达到1150亿美元之巨。明年OpenAI的现金消耗将增加一倍,达到170亿美元以上,2027年将继续翻一倍至350亿美元,2028年将达到450亿美元。
这些钱将花在哪呢?除了打造更大更强的AI模型之外,OpenAI最近被曝出正在与博通合作自研AI芯片,预计将在明年推出,据称博通已经收到了100亿美元的订单。最为烧钱的,还要数大规模数据中心与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山姆·奥特曼8月份曾表示,仅仅是接下来5个月,OpenAI的算力就将增加一倍,更不要提号称投资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
到目前为止,OpenAI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了620亿美元,超过了任何其它对手,但这依然远远不够。毫不夸张的说,OpenAI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吞金巨兽,比当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烧掉的钱还多数倍。
最初创立OpenAI的这批人曾相信:“AGI应该只掌握在少数能够搞定的、可信赖的人手中。”现在看来,AGI是如此的昂贵,恐怕不可避免的要掌握在实力最雄厚的资本手中。
如果AGI真的能够实现,届时的OpenAI将会是何种模样?
相关推荐
头部厂商露“獠牙”,机海战术“分食”Others
OpenAI“政变”:微软的无限游戏
学霸君暴雷背后:行业畸形、分食“遗骸”、两极分化
巨头“暗战”白热化,腾讯拟全资收购搜狗,千亿搜索市场再遭分食
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离开OpenAI了吗?
为OpenAI解释一切的人离开了OpenAI
高压快充激活碳化硅芯片市场,国内厂商大举分食产业链蛋糕
起诉OpenAI
OpenAI大清洗
OpenAI,硅谷乌托邦
网址: 分食OpenAI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225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