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4000多家主流餐馆,炒菜机器人快速爆发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微博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9月下旬,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来到橡鹿机器人后厨。
他品尝机器人现炒的湘潭炒鸡、小炒黄牛肉、拔丝地瓜等菜;在盲测的三轮测试中,周鸿祎搞混了机器人与真人厨师的菜品。
“AI不是要消灭烟火气,而是让烟火气可以被规模化、可控。” 周感慨说。

炒出“锅气”的机器人,由橡鹿董事长杨建成主导研发,已在餐馆后厨、团餐、酒店等领域批量“上岗”。
“国内头部餐饮品牌,几乎都用了。”
杨建成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售出上万台机器人,若不考虑持续投入,已经实现盈利。
橡鹿已揽获超1200家客户,超过4000家门店在试用。杨认为,炒菜机器人已过产品验证阶段,商家愿意复购,足见市场认可。
跑通商业模式的橡鹿机器人,受到京东、腾讯、IDG等投资机构青睐,已完成4轮融资,累计金额达到数亿元。
发现痛点
橡鹿机器人,是北京一家初创公司。
创始人杨建成,技术出身,北京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派研究员,曾担任香格里拉集团CTO、去哪儿网高级总监。
在酒店工作时,杨建成发现,好厨师难招。

杨建成
“每位厨师的培训成本,约10万元。”
他解释,想要成为一名合格厨师,通常需要先报班学习两年,再到餐厅实习一两年,经过几年实践,才可能成为主厨。
市场需求庞大,几乎无供给。
“烹饪是一门艺术。”杨建成解释,有人觉得,工业化生产不能重现或者重塑饮食文化。
他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建团队,测试产品和商业模型。
杨建成告诉《21CBR》记者,橡鹿一半员工从事研发,每年研发费用过亿;研发团队里,有人研究大模型,有人深耕食品科学,还有人专注自动化设备研究。

现在,橡鹿已积累300多项技术专利,涉及炒制自动化、温度控制、机器学习等。
以炒锅材质为例,早期团队曾使用铸铁锅、涂层锅,均以失败告终,经过多次测试,最后选定不锈铁材料,其升温块、用途多,锈度、柔软度控制得好。
加入AI功能后,这口锅能在26秒内升温至300°C。
“之前有机器,几个月得换一个锅,成本需要200至300元。”调研中一位使用美膳狮的厨师称,美膳狮机器配备无涂层不粘锅,不用换锅。

AI炒菜机器人,价格不菲。
美膳狮最贵的产品“中钢炮7k”,单台11.08万元,最便宜的双联跑400,一台也要4.83万元。
“您花14万元购买两台小钢炮,增加一名操作工,就能运作。”销售告诉《21CBR》记者,一般约5个月就能回收投资。
复刻大厨
集结人才,橡鹿想让机器人复刻万千厨师的手艺。
“我们能够做到一锅成菜,标准化还原。”杨建成举例,一道炒茄子,有的厨师先焯水再炒,机器人则直接炒。
一锅成菜的核心,是将厨师的后反馈,如随时加盐,转为用定量系统精准控制。
“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杨建成称,一个机器人拥有16个变量,每个变量都有方差值和平均值。

比如“颠锅”是大厨主要技能之一,团队邀请潜水艇专家,研发出微缩搅拌装置,光这零部件就达到49个。
同时,橡鹿实现两项关键控制:
一是电磁温度域精准定量,这关乎炒锅热量输出;二是复杂流体体系精度控制,涉及食材转速、旋转方式,二者直接影响成菜效果。
研发人员还收集海量菜谱数据,打造AI炒菜模型,用户可以随时调用打散牛肉、爆香、油温等特定模块。
“极致的标准化,是为了更好地个性化,让人吃到不一样的东西。”

杨建成说,光一道酸辣土豆丝,国内就有几百种做法。美膳狮炒菜机器人,不是套用一个标准,而是厨师把做法输入系统,机器人炒上一遍,就学会了。
橡鹿常做内部测试,请大厨与机器人同炒一道菜,由厨师自己盲测品尝,他们多数时候尝不出差别。
对商家而言,橡鹿机器人是学习能力强的“好学生”,上新品时,连锁品牌不同厨师出品有差异,机器人则能更好执行。

部分米其林餐厅,也已引进橡鹿机器人,其可习得绝大部分烹饪技艺,只有萝卜雕刻等精细工艺例外。
“投喂专业数据,大模型越用越聪明。”
杨建成称,炒菜机器人可节省大厨成本,也方便商家研发,如融合傣族风格的香草味辣子鸡丁等新品。
做大规模
“江西小炒本为现炒,引用炒菜机器人,我们提升人力效率,且标准化高、能降本增效。”
餐饮连锁品牌“一勺乡愁”创始人毛华兴说,开连锁店,培养大量厨师不现实,联合美膳狮炒菜机器人,可以让标准化江西美食走向全国。
橡鹿机器人一位销售也告诉《21CBR》记者,后厨若有四五位厨师,可以配备两到三台机器,保留一位师傅做指挥、研究菜谱即可。
杨建成介绍,炒菜机器人操作简单,员工在菜单上选择菜品及份数,按要求摆放菜盒即可。员工操作熟练后,一个人能够单独操作3台炒菜机器人。

要完整复刻一家门店的所有菜品,平均需要6个月。橡鹿团队入驻46个城市,陪跑近4000家门店。
橡鹿产品,目前主要面向社会化餐饮品牌、团餐市场,比如酒店、学校等。
杨建成坦言,做硬件难,一台设备有800多个零件,技术、供应链管理缺一不可。橡鹿自产自销,自建工厂,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月产能达到2000台。

其售后服务完善,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橡鹿仓库均备有零部件,方便更换。
“自己签约的客户占三成,剩下70%都是转介绍的。”杨建成告诉记者,有餐饮商家开始批量采用机器人,橡鹿预计今年收入增速超200%。
据他透露,未来会考虑消费级市场,希望每个人都吃上新鲜现炒的美食。
图片来源:橡鹿科技,除标注外
相关推荐
CTO辞职创业,做炒菜机器人,他让腾讯、IDG、京东集体押注
全球最大餐饮展,多国炒菜机器人同场竞技,中国香港一马当先
「飞子科技」研发炒菜机器人兼顾环保功能,平均4分钟完成一道菜
黑龙江炒菜机器人赴雷神山 炒菜1小时供应千人
京东 2 亿,追投炒菜机器人
研发智能炒菜机,「超小厨」想要解决中餐标准化难题
宝宝不哭:被解雇的餐饮机器人也有明天
服务机器人,能否像中国家电一样席卷全球?
36氪首发 | 研发AI炒菜机器人成立连锁快餐店,「御膳坊」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AI 在餐饮界也卷出了“萝卜快跑”,打饭比食堂阿姨手稳,炒菜接近大厨
网址: 席卷4000多家主流餐馆,炒菜机器人快速爆发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276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