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eSIM来了!热度不及移动,线下办理是最大槽点
(来源:雷科技)
10月11日消息,据IT之家报道,中国联通已正式开启eSIM业务预约通道。截至10月10日,线上预约人数已突破3.9万人。
用户可通过中国联通App首页顶部入口进入eSIM预约专区,填写相关信息后即可完成预约登记。

不过,对比移动9月21日开启预约的情况,联通这3.9万只能算是开胃菜。当初移动的预约入口上线4小时,排队人数就冲破15万了。
其实两年前的暂停风波对eSIM业务的影响还是挺大的。2023年,三大运营商曾以防范诈骗为由集体下架eSIM业务。不少人仍持观望态度。
另外,eSIM最让人诟病的是,它是“电子化”、“无卡化”的业务,却需用户亲自跑营业厅,数字时代的便捷性大打折扣。
运营商这么做,或许有其考量。毕竟涉及实名认证的问题,线下核验清楚确实能规避掉一部分风险,比如利用非实名号码进行电信诈骗的情况。
但实名制与线上便捷办理并非二选一的选择题。如今许多金融业务都能通过线上人脸识别完成,技术根本不是问题。小雷也希望“必须跑营业厅”只是过渡阶段的权宜之计。

纵有诸多不便,在小雷看来,eSIM逐渐取代实体SIM卡是大趋势。对经常出差的打工人和旅行爱好者来说,eSIM是真正的福音。一部手机可以存储多个国家或地区的eSIM套餐,入境即切换,真正实现全球通。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依然骨感。eSIM在普及路上还需翻越几座大山。
首当其冲的是技术本身的局限。eSIM与手机强绑定,无法像实体SIM卡那样随意插拔。一旦手机坏了,这个号码就可能失联,只能再跑一趟营业厅处理。如果用的是实体卡,即使手机坏了也能把卡拔出来,插到备用机上应急。
更大的挑战在于用户认知和习惯。有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中仅27%了解eSIM业务,45岁以上群体的对eSIM的接受度甚至不足20%。毕竟实体卡用了十几年,突然变成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老一辈确实难适应。
此外,国内双卡用户占比高达68%,目前eSIM在多号管理方面仍受政策限制,换运营商流程也远不如拔插卡方便。
正因如此,当前的eSIM就像一个半成品:噱头很足(无需插卡),槽点不少(得跑营业厅、维修不便、功能受限)。在小雷看来,运营商既想抢占新技术风口,又怕触碰监管红线,所以只能顶着用户的吐槽,推出这么个半成品。

尽管eSIM优缺点掺半,但eSIM的重启对于未来科技的发展,仍有重大意义。
要知道,今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预计出货超8亿台,近半数为eSIM机型;工业传感器领域的eSIM连接数更是暴涨120%。
在小雷看来,eSIM的本质是更自由的连接方式,手机只是开始。未来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家居等设备,都将依赖它实现更简洁、可靠的通信。
说到底,三大运营商对eSIM的态度其实很明确:既着急推进,又不愿完全松口。直到苹果这类强势终端厂商入场,移动和联通才陆续“松绑”也难怪网友总说——“西药”才管用。
eSIM的进展一拖再拖,你们说,年底前我们能不能等到全面线上办理的那一天?
相关推荐
联通eSIM来了!热度不及移动,线下办理是最大槽点
三大运营商暂停办理eSIM业务,看完就明白为什么
苹果史上最薄手机仅支持中国联通?客服:电信、移动暂未开放,eSIM需线下激活
运营商将于下半年全面重启eSIM, 这次eSIM升级了什么,有哪些好处?
iPhone要取消实体卡槽?全面拥抱eSIM真有可能
【生活】中国电信暂停eSIM手表业务办理
收缩还是扩张:eSIM怎么啦?
无需实体SIM卡:eSIM/eUICC芯片相关厂商梳理
中国电信恢复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办理
它让4G手机用上5G,如今却惨遭淘汰!
网址: 联通eSIM来了!热度不及移动,线下办理是最大槽点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302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