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舆论塌房事件:谎言欺骗、预制菜与中餐连锁化
作者:胡江波
2025年由罗永浩那条吐槽微博引发的西贝热搜事件,并没有完结。过完国庆,还能看到网友时不时就把那些西贝探店博主的蹩脚视频,拿出来鞭笞,并登上热搜。
所以,西贝其实还没有脱离他们那条曾经非常成功的“邪路”——通过“预制菜当现炒卖”谎言欺骗,构建起的一个“高端餐厅”的空中楼阁。
小标题:预制菜并不是西贝们的真正命门,谎言欺骗消费者才是
请问贾国龙:西贝到底有没有预制菜?
先把这三张图的合集放上。
本次事件,缘起于“行业冥灯”罗永浩的一句日常吐槽。这本不是一件大事,但西贝及其老板贾国龙,愣是将它炒成了一件可能葬送西贝及其同业未来的大事。
这件事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舆论影响,引发公众强烈反弹,其根本点其实不是他们自己认为的预制菜是否应该存在的问题,也不是那些行业推手所言的关于预制菜标准的争议,而是西贝一而再再而三公开谎言欺骗消费者。公众对于预制菜的本能“敌意”,只是诱因。
互联网最怕合集。贾国龙曾公开宣称“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西贝曾以“80%都是预制菜”成为行业发展优秀案例,但在公众普遍不接受高档餐厅使用预制菜的背景下,西贝反手欺骗消费者,宣传称“门店现做”,被吐槽后,贾国龙却视各种事实为无物,面对公众言真意切地说出那句铿锵有力的话“西贝100%没有预制菜”,把公众当傻子明骗,这才是原罪,这才是公众不愿意原谅西贝的关键。
换句话,在这次事件中,预制菜并不是西贝们的真正命门,谎言欺骗消费者才是。
关于西贝“80%都是预制菜”这件事,在没上热搜之前,其实大部分消费者是不知道的,毕竟这一数字出自一个行业内部发展报告。这也是西贝,包括其他许多开在商场、以预制菜为基础的高档中餐厅,还能以“门店现做”为噱头,长期欺骗消费者的原因。
事发后,连绿茶、喜家德这样中产日常消费的平价餐厅,也撤下了“现点现做”、“拒绝预制”的宣传标识。原因很简单,商家自知这种标榜经不起检验。换句话,之前的这些宣传标语,都是在欺骗消费者。
经历了这一热搜事件,我相信这些商场连锁高档中餐厅的市场,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下滑。因为经过西贝一役,公众终于普遍知道,原来开在商场的这些连锁高档中餐厅,无一例外,几乎都是主打预制菜。未来即便消费,也会瞪大眼睛辨识一家店菜品的预制程度。
罗永浩的“行业冥灯”战绩,又添一例。
这也是事件爆发后,贾国龙本能说出那句“西贝100%没有预制菜”的关键原因。因为他也知道,西贝之前一直是在欺骗消费者,而罗永浩直接掐住了西贝的命门。如果贾国龙承认西贝“80%都是预制菜”,那西贝各种“高端”人设,直接塌房。他宁可嘴硬,也不能承认。
然而,互联网是最怕合集的,网友立马翻出了西贝和贾国龙曾经以预制菜为荣的历史。
当然,贾国龙更糟糕的一招,就是自杀式自证,宣布开放厨房给公众,门店却又不具备“现做”的软硬件,等于直接通过全网直播向公众证明,西贝门店“80%都是预制菜”。
至此,西贝和贾国龙已经无力回天。
小标题:西贝的自杀式公关,是因为蠢吗?
多年来被罗永浩各种明嘲暗讽的他的前老板俞敏洪,在事发后的一次公开演讲时认为,西贝的问题“其实并不算什么特殊的问题”。窃以为,这句话“其实并不算什么特殊的错误”。毕竟,从食品安全与餐饮消费环境角度,西贝并不算差。在明厨明档、后厨卫生、门店服务方面,同行业比较,西贝其实做得很不错。不少餐品,从“预制菜”角度,味道还是不错的。比如,像大棒骨这样的卤制熟肉。
但是,欺骗消费者不是错吗?
可能不少企业老板习惯了谎言立身,并没有意识到,在危机公关场景下,谎言叠加谎言,明着怼脸羞辱公众智商,是一种最致命的自杀方式。
贾国龙和他公关顾问们,显然没有正确判断,这件舆情事件中,真正的风暴点,和自己真正的命门。
因此,贾国龙可以轻描淡写地说出那句话,“西贝100%没有预制菜”,却没意识到,这句话将给西贝带来“杀身之祸”。
甚至,他们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风险已经来临,所以,可能还想主动借罗永浩的流量属性,上赶着给西贝拉一波热度,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同时,也可能正因为对自己后厨卫生、门店服务等做得不错的地方的超级自信,所以贾国龙想借助开放厨房,让外界看到“西贝好的地方有多好”。
然而,贾国龙和他的公关顾问们,显然错判了形势,也高估了自己,开放厨房,全网的关注点并不是“西贝好的地方有多好”,而是“西贝坏的地方有多坏”。
西贝有好的一面吗?当然有。从营销上,西贝这些年是相当成功的。2024年西贝全国400家门店、一年60亿元的营业额,对一家中餐连锁店来说,当然是非常成功的。这背后,不仅有预制菜的成功,更有营销的成功。
西贝的成功营销,和其他大部分中餐厅一样,是圈层营销、弱点营销的胜利。各种洗脑式的下沉营销手段,在餐饮、美容美发这种大众消费领域,几乎所向披靡。
但这种洗脑式的下沉营销手段,从理性视角看非常弱智、带有欺骗属性,是上不得台面、见不得阳光、经不起公共舆论审视的。
贾国龙和他的公关顾问们,却试图按图索骥,拿这种“睁眼说瞎话”的洗脑式营销手段,来应对需要一本截然不同的技术手册的危机公关场景。
他们可能盲目地以为,毕竟西贝之前靠门店工作人员的“巧舌如簧”,成功笼络了大批忠实消费者,所以随便一个后厨员工,也足以有能力忽悠住全国媒体记者和网民。
这其实是很可笑的一件事。当有些公司在进行危机公关时,内外多个团队协作,公关声明字斟句酌,层层三审五审,尽量杜绝一字失误。西贝却选择让一个最高学历可能只有末流大专的后厨微波炉操作工,来应对媒体的咄咄逼问。
直到目前(10月13日),其实贾国龙和西贝应该是没有更换公关顾问团队,因为西贝仍然是在走洗脑式营销的老套路。
西贝有更好的危机处理方案吗?
我认为是有的,但需要从整个品牌发展的底层逻辑上,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但我一向坚持一个原则,不免费给他人提方案。
小标题:不接受西贝的预制菜,是公众的错吗?
“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预制菜更安全卫生健康”、“按国家标准,西贝没有预制菜”……在这一事件中,各种撑预制菜的观点,拿预制菜国家标准说事的言论,都无法压倒公众对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全面抵触。
原因其实很简单,预制菜不是错,公众也不认为预制菜是错,也不认为预制菜就不安全、不卫生、不健康,而是不接受拿预制菜卖现炒的价,就这么简单。如果西贝的客单价不是150元,而是像绿茶那样50元左右,甚至像老乡鸡那样30元左右,公众根本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吉野家、老乡鸡、李先生,甚至麦当劳、肯德基,大家都知道他们是预制菜。像老乡鸡这样的餐厅,甚至主动标明自己各类菜品的预制程度。毕竟,如果你一餐只花20-30元,你的预期就是,“味道还行、能填饱肚子”即可。
但是,如果你一餐花150元甚至更高,那必然就要有更高的要求:厨师手艺、新鲜、健康、服务到位。因为你比街头快餐多付出了120-130元,必然需要看到比街头快餐多120-130元的“商品”。所以,西贝无法在承认自己“80%是预制菜”的同时,还能卖出150元的客单价。明确预制菜餐厅的客单价,在当前中国社会的消费水平下,就是一餐快餐的水平,上限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最高不会超过绿茶。
贾国龙说,“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包括期间很多人出面“科普”,预制菜有多么多么好,甚至比新鲜的还要好。然而公众并不接受西贝的预制菜,原因就在于,这中间偷换概念的诡辩,根本无法也不应该能强行改变公众的认知。
好菜确实需要预制食材,比如肉类、鱼片类,在炒/煮熟前都需要提前腌制,才能达到更好的口感。
但是,预制食材≠预制菜。
你可以在中央厨房把食材预处理好,加好调料、刷好油,现场煎熟、炸熟、炒熟,但你不能拿保质期24个月的冷冻料理包,“剪刀+微波炉”“大厨”拙显身手,然后就卖我150元。要知道,全国一半左右人的日均到手收入还不到150元。
无论行业如何从预制菜的定义、国家/行业标准、“西贝没有预制菜,只有工序前置”这样的欺骗性话术入手,去偷换各种概念,以诡辩术将“预制菜”与“预制食材”划等号,千方百计想让公众接受“预制菜就是好来就是好”,但公众拒绝花150元吃料理包这一点,是不可能改变的。
小标题:预制菜与中餐连锁的未来
预制菜是个好东西,可以实现食品的工业化、规模化加工,满足日常餐饮消费多快好省的社会需求。
连锁是个好商业模式,可以实现产品与服务的标准化、规模化。
但中餐连锁化,就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之前没看到人细谈过这个。相信业界肯定了解它的瓶颈,但不确定是否有人真正全面钻研过它。
在中国有各种餐饮连锁:
西式连锁,主要有两类。
一、炸鸡类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
二、比萨类快餐,如必胜客、萨莉亚。
中式连锁就更多,我将与本文有关的主要业态分为五类。
一、标准化预制类快餐:如吉野家、老乡鸡、黄焖鸡、真功夫、李先生。
二、手工作坊类快餐:如永和豆浆、老家肉饼、沙县小吃、喜家德、东方饺子王。
三、批量炒菜类快餐:如新四方、好味当、来必堡,包邮区常见。
四、炒菜类中高档餐厅:如西贝、绿茶、外婆家、云海肴。
五:火锅类:如海底捞、巴奴毛肚、小龙坎。
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
现代连锁这一商业模式,首先起源于西方,那为什么西式连锁餐厅,在中国主要形式只有两个:汉堡炸鸡店、比萨店。
我觉得这是全世界餐饮界都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连锁意味着标准化,与“大厨”这一个性化存在有着天然的冲突。
所以,西式餐连锁化经营,经过多年的演化,能在中国站稳脚跟的就只有两个不需要大厨的预制或简单煎制、烤制菜品类:汉堡炸鸡、比萨。
西餐当然也有中高端餐厅,比如法式餐福楼集团(FLO Group),全球200家餐厅,但要注意,其主打特色就是“法籍厨师主理”。
中式连锁品类多一些,一二三五都不需要大厨,各有特色地存活,但四,炒菜类中高档餐厅,目前面临的就是预制菜的标准化和大厨的个性化矛盾。
无论中餐西餐,想要连锁化经营,想要推动更大范围的标准化、规模化,最大化利润,要么走预制化快餐店的路子,要么保留大厨,以管理能力立身,走个性化高端餐厅的路子。二者只能二选一。像西贝这样,想做一个预制化的、没有大厨手艺的高档餐厅,我认为无论中餐西餐都是条死路。
如果说,在西贝此次事件之前,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开在商场的那些连锁中高端中餐厅,大部分都是预制菜,现在,经过西贝自己的主动曝光,应该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如果一个高档餐厅没有大厨,只有料理包,我觉得它没有理由可以活下去。
仔细想想,连麦当劳、肯德基都知道,把鸡肉炸熟这一步,放到门店来完成,而不是在供应链炸熟后,门店微波炉叮热,足以说明,制熟、新鲜出炉这一步,对餐品口味是至关重要的。
中餐更是如此。相信每一个美食者都知道,菜品无论煎、炸、炒、烤,甚至包括很多卤、蒸、煮类菜品,新鲜出锅,对口味至关重要,是料理包二次加热无法达成的效果。
平价快餐连锁店卖的是供应链,卖的是预制化和规模效应。高端餐厅,卖的是高端的食材、高水平的厨艺,外加高水平的管理,而不能是临期的料理包。
可以没有预制,但不能没有大厨,这是中高端连锁餐厅,特别是高端连锁餐厅,唯一能够保持“高端”活路的卖点。
换句话,西贝和其他那些中高端连锁中餐厅,之前靠“预制菜当现炒”谎言欺骗建立起来的连锁业态,也该走到尽头了。
因为,感谢西贝此次的科普,食民已经觉醒。
发布于:贵州
相关推荐
西贝创始人将起诉罗永浩: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明起向消费者开放厨房
罗永浩西贝之争:预制菜应透明,商业批评也应有边界
热锅上的预制菜
从“预制菜”低讨论度说,网友反感的是西贝贾国龙行事风格
西贝陷“预制菜”风波,一文追踪最新动态
罗永浩就餐的西贝门店客流增加,表象之下更需关注预制菜透明化
从西贝硬刚罗永浩看危机公关:别把舆论场当拳击台
罗永浩:西贝称没有预制菜是100%撒谎,此前西贝承认部分菜品存在隔夜情况
流量是双刃剑!胡锡进谈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却夹枪带棒暗讽司马南
万亿中国餐饮,“困”在预制菜里
网址: 西贝舆论塌房事件:谎言欺骗、预制菜与中餐连锁化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312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