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眼见不为实,Sora2的创造力与破坏力
当萨姆·奥特曼的数字化身在绚烂烟花下展露微笑,在氤氲咖啡香中凝神沉思,甚至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娱乐大众——这些由Sora 2生成的视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互联网,不仅仅是一阵技术新风,更是一股重塑内容产业格局的汹涌浪潮。
OpenAI推出的Sora 2,仅用几天便强势登顶美区App Store免费榜,其蹿红速度甚至超越了现象级的ChatGPT。这标志着AI视频生成已从单纯的工具,向着理解并模拟复杂物理世界的“世界模拟器”飞跃。它带来的,不仅是创作门槛的断崖式降低和成本的急剧压缩,让单人匹敌制片团队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还有对“眼见为实”这一古老信条的颠覆性冲击,以及关于版权归属、技术伦理的全球性激烈辩论。一个全新的创作时代正轰然开启,机遇与挑战都同样醒目。
从视频工具到世界模拟器,创作门槛大幅降低
Sora2作为AI视频生成工具,它的出现首先具有极大的创造力,可以极大的提升视频工作者的效率。从行业影响看,其标志着AI视频生成从简单的“能生成”向复杂的“世界模拟器”迈出了关键一步。
(图片来源:国泰海通证券)
与传统视频生成模型不同,Sora2在物理模拟、可控性以及音画同步方面实现了显著突破。它引入了更精细的动力学与碰撞模拟,使得物体运动、碰撞等行为更加真实,甚至刻意保留一些“失败场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感。
从技术角度看,Sora2的支持多镜头与“导演级”指令,跨镜头的连续叙事和镜头切换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增强了场景和角色状态的持久化能力,角色外观、位置、环境光照等可跨多个生成片段保持一致,这对于长篇创作至关重要。
音画同步的实现让Sora2更进一步接近真实世界模拟。它能够在生成视频的同时输出对白与环境音效,显著提升了从脚本到成片的效率。
这些技术进步共同构成了Sora2作为“世界模拟器”的雏形,而非简单的视频生成工具。
因此Sora 2的出现在两个方面彻底改变了创作生态:第一是技术门槛大幅降低。传统视频制作中复杂的运镜、布光、特效技术,现在可以被Sora 2通过理解自然语言指令来执行。它甚至能理解并生成多镜头切换和好莱坞级别的转场效果。
第二是成本极大降低。制作一个高质量视频,不再需要昂贵的拍摄设备和后期软件。Sora 2让一个人凭借创意就能生成过去需要数万美元预算和数百人团队才能完成的视频内容,这为无数普通人和中小创作者打开了大门。
真假难辨,社会信用体系受冲击
但正所谓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一般,Sora 2在带来创造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力。Sora 2等高级AI视频生成技术的出现,对社会信用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核心在于动摇了社会信任的根基——信息的真实性。
冲击信用体系的根基社会信用体系依赖于真实、可靠的数据来评估个人和机构的信用状况。然而,Sora 2这类能生成高度逼真视频的AI技术,使得“眼见为实”成为历史。
伪造内容冲击信任:AI可以轻易生成虚假内容,例如伪造名人代言欺诈性投资计划,或制造不存在的新闻事件。这些内容一旦广泛传播,会直接污染信用评价所需的数据源,导致依据失实信息作出的信用评估有失公允,损害信用体系的权威性。
欺诈行为增加:技术的滥用会导致网络诈骗激增。当恶意伪造的视频被用于敲诈或诽谤,不仅直接侵害受害者权益,其行为本身也会被记录,可能对相关主体的信用产生负面影响。
版权治理体系正面临全新挑战
除了信息的真实性外,版权问题也在困扰着Sora 2的推广。例如美国电影协会贸易集团在上周的一份声明中警告,OpenAI必须立即采取果断行动来解决这一问题,完善的版权法保障创作者的权利,并适用于此。
截至上周,包括美国演员工会在内的多家好莱坞机构和工会都发表了类似的声明,这意味着好莱坞达成了罕见的共识,这可能对OpenAI构成巨大的压力。
无独有偶,日本内阁府负责知识产权与 AI 战略等领域的特命担当大臣城内实当地时间本月 10 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已通过内阁府下属知识产权战略本部事务局向 OpenAI 提出不得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要求。
此外除了影视剧版权外,公众人物的肖像权问题也是一大焦点问题。例如有的人为了博取流量和讨论度,甚至不惜用已故名人生成视频。比如,Sora2“复活”迈克尔·杰克逊与著名演员罗宾·威廉姆斯,还让他们在街头一起进行即兴表演。虽然效果确实很绝,但这些极度逼真的片段,令其家属感到无比气愤与心痛。
罗宾的女儿泽尔达·威廉姆斯声称:“拜托,别再给我发爸爸的人工智能视频了。如果你还有点良心,就别再这样对他、对我,甚至对所有人了。这太蠢了,浪费时间和精力,相信我,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对此OpenAI采用“选择退出机制”作为回应。这意味着受版权保护的角色预设在OpenAI上都是可以使用的,必须由版权方申请退出才行。而在正常的版权保护情况下,应该是由版权方“选择加入”,也就相当于获得授权后才可以使用。
结语:新技术需要新规范
Sora 2的横空出世,无疑在内容创作的天空中划下了一道分界线。它以前所未有的低门槛和强大能力,将“世界模拟器”的雏形交到亿万人手中,极大地释放了创作潜能,预示着一个“人人皆可导演”的普惠创作纪元的到来。然而,这份强大的创造力也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技术双刃剑的本质。
当逼真的伪造视频轻易动摇社会信任的基石,当“选择退出”的版权机制引发全球创作者和监管机构的深切忧虑,我们不得不正视:技术狂奔之后,相应的伦理规范、法律框架与社会共识必须快步跟上。未来的道路,关键在于如何驾驭。这不仅需要开发者如OpenAI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构建更负责任的技术护栏;也需要立法者、行业乃至每一位用户共同参与,在鼓励创新与保护权益之间寻找动态平衡。
这是因为Sora 2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对人类智慧的一次考验——我们能否善用这把新钥匙,开启一个繁荣而负责任的数字创作新纪元,将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与行动。
发布于:上海
相关推荐
当眼见不为实,Sora2的创造力与破坏力
破坏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能力
“眼见”不一定为实!警惕AI新型诈骗手段
刷屏的Sora2,不是“AI抖音”时刻(附邀请码)
眼见不为实:新闻中的“照骗”是如何伪造与核查的?
Sora2掀桌后,中国AI视频进入全方位混战
当人工智能成为艺术工具,人类的创造力如何长存?
当代码脱去枯燥乏味的外衣,我发现了真正的创造力
甘肃6.2级的中等强度地震,破坏力为什么那么大?
破局“眼见为假”: 谁在磨砺刺破Deepfakes之剑?
网址: 当眼见不为实,Sora2的创造力与破坏力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3216.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