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新巨头入局跨境电商,亚马逊强敌压境

新巨头入局跨境电商,亚马逊强敌压境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10月18日 15:46

作者丨知秋

编辑丨Shadow

近日,OpenAI宣布推出即时结账(Instant Checkout)功能,用户可在ChatGPT的对话界面内,直接完成搜索、挑选商品、下单与支付,无需跳转第三方平台。这意味着,从以往的购物顾问工具,到如今具备交易闭环的电商入口,ChatGPT正在颠覆传统的购物形态。

这种“对话即购物”的模式,在撼动着亚马逊等电商巨头的根基。一旦用户习惯在ChatGPT中完成比价与下单,传统平台赖以生存的流量入口与广告变现能力,都将遭受直接冲击。

这一消息迅速引爆了跨境商家群。有人兴奋,AI入局带来了降本增效的新可能;也有人担心商品数据的隐私安全与跨境合规风险。还有卖家质疑算法推荐的偏见,担忧自己的议价能力被进一步削弱。

一连串的反应背后,是卖家对流量、利润与生存空间的共同焦虑。AI入局电商,究竟会带来新的增长入口,还是又一轮更猛烈的冲击与挑战?

可以预见,无论是平台还是卖家,都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在这场AI购物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GPT上线即时结账功能

目前,这一功能只对美国区域的用户与商家开放。无论是Plus、Pro以及免费版用户,都可直接搜索、购买商品。系统已率先支持Etsy平台商品购买,随后将扩展至Shopify生态,届时包括Glossier、SKIMS、Spanx、Vuori在内的超百万Shopify商家,都将接入ChatGPT。

也就是说,用户可在ChatGPT内完成从推荐到下单的完整交易闭环。过去,用户向ChatGPT提问“100美元以内最好的跑鞋”等,ChatGPT会列出相关商品、图片及价格的展示,并且附上商家链接。

来源:Xpert

如今,用户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完成支付。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买家的使用体验,也让购买决策效率提升了70%之多。

不过目前,用户一次只能购买单件商品。OpenAI计划未来上线购物车功能,并扩大即时结账的区域覆盖范围。届时,ChatGPT将真正从内容工具迈向连接用户与商家的AI交易入口。

ChatGPT的推荐逻辑不同于传统电商依赖广告排序,而是完全基于AI算法的‘相关性’。当多个商家销售同款产品时,系统会自动综合价格、库存、质量及主要销售商身份等因素生成最优结果。既不受商业合作影响,也不收取任何搜索或曝光费用,OpenAI只在订单成交后抽取佣金。

这意味着,商家间的流量竞争将重新回到产品本身的性价比、质量与品牌表现力上。

对商家来说,这次GPT嵌入购物场景的更新,不只是功能变化,还是交易逻辑与用户习惯的重构。

一方面,消费者的购物方式正在改变——他们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则通过语义理解生成商品清单和比价结果,精准匹配过去难以被搜索发现的小众商品。

于是买家端从“搜商品”,变成了“问问题”。

另一方面,ChatGPT正在重写“商品被发现”的方式。商品能否被消费者看见,并非取决于广告或合作关系,而是买家需求的匹配度,以及信息结构和内容质量。因此,卖家从“投广告”变成了“让AI读懂自己”。产品信息是否完整、标题语义是否清晰、内容素材是否丰富等,这些因素都将决定AI能否正确识别与推荐。

换句话说,谁能被AI理解,谁就能被用户看见。

GPT为何有能力搅动跨境电商

ChatGPT杀入跨境电商赛道,最大的底气在于三张牌:技术、流量和习惯。

首先是技术优势。ChatGPT的语义理解和上下文关键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搜索引擎。相比以往,用户需要不停输入关键词,才能近似匹配自己的需求;而现在,AI通过语义分析理解用户需求,自动匹配更契合的商品。购买功能的落地,意味着AI从“懂人”走向了“会卖”。

其次是流量优势。截至今年8月,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已突破7亿。OpenAI数据显示,约2.1%的对话涉及商品购买。按此保守估算,其年GMV或达55亿美元,约为Etsy全球市场的一半。对任何电商平台而言,这样的体量与黏性,都足以构成一座庞大的消费流量池。

第三是用户习惯的转变,消费者正在形成“问AI买东西”的新习惯。AI不再只是搜索工具,而是可信赖的购物顾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预测,ChatGPT今年将在美国拥有7710万用户,占生成式AI用户的近三分之二;Adobe的数据也显示,53%的消费者计划今年AI购物,大多数消费者用来进行产品研究与商品推荐。

AI正在悄然重塑购物心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绕开亚马逊等传统的电商平台,通过AI完成购物决策。

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电商正从流量驱动走向智能驱动。当流量入口从搜索栏转向AI对话框,平台的算法权力与广告定价体系,正在被重新定义。过去的“投广告换曝光”,正逐步被“被AI理解、获得推荐”所取代。强大的技术能力、庞大的用户体量和高黏性,让GPT足以对跨境电商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对亚马逊等电商巨头而言,GPT的电商功能,最直接的冲击在于广告竞价体系的松动。亚马逊的核心盈利模式仍建立在“广告竞价”与“资源稀缺”之上:流量展示位有限,迫使卖家通过付费提升曝光。

来源:ingstart

光是去年,亚马逊的广告收入就高达562亿美元,依然是平台收入的一大核心来源。

而ChatGPT的普及,给卖家提供了一次“自然曝光”的机会。

过去,卖家要花几千美元买广告位,如今只要让AI读懂产品,就可能获得同等的自然流量。加快交易促成。对于预算有限的中小卖家而言,这笔节省下来的预算,能重新投入到产品优化、库存与履约体系中,从而提升经营效率。

这意味着,所有商家共享同一个流量池,广告预算的分配逻辑也正在被重写。

凭借多年积累的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的用户市场,亚马逊等平台依然拥有深厚的护城河。短期来看,ChatGPT的冲击十分有限。但长期而言,AI正在持续冲击原有商业模式,试图发起新一轮流量洗牌,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威胁。

AI购物仍有局限,卖家如何入场?

AI正在快速进入到电商赛道,改变用户与卖家间的消费生态,其潜力毋庸置疑。但热潮背后,AI电商仍存在局限与不确定性。接下来,问题是:卖家应如何理性入场?

目前,ChatGPT的即时结账功能仅在少数地区和平台上线,多件购物、跨境支付、物流履约、售后体系等环节,尚未成熟。对多数跨境卖家而言,AI购物更像是一场“看得见热度、感受不到销量”的试验。

其次,AI合规问题还有潜在的风险。语义识别、多语种理解可能出错,导致推荐偏差。而且,隐私保护、支付安全、退货保障等问题,也在AI参与后变得更加复杂。

谁来监管、负责以及用户能否信任等问题,也依然有待解决。

此外,用户的心智还没有彻底改变。虽然越来越多消费者尝试通过AI购物,但他们仍习惯在亚马逊、Temu、TikTok Shop等成熟平台完成交易。AI的推荐效率虽高,但购物体验的信任感仍未建立。

从覆盖范围、技术成熟度,到消费习惯的形成,AI购物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即便如此,行业的入场速度并未放缓。

早在去年2月份,亚马逊就推出了AI助手rufus,帮助用户解答相关的问题,以及追踪最新的产品趋势。Shopify、Etsy等平台也在强化与OpenAI的协同。可以预见,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支付链路的完善,未来会有更多的电商平台尝试把AI助手作为购物入口的一部分。

这也意味着,电商的逻辑在变,卖家必须换打法。未来的竞争,不在谁投得多,而在谁能被AI读懂。

AI并不理解模糊表达,它只读得懂结构化、语义清晰的内容。卖家应完善商品标题、属性、描述与素材,让信息更易被AI解析与推荐。

来源:woshipm

同时,在AI强调“精准匹配”的逻辑下,长尾市场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越垂直、越个性化的产品,就越容易被算法识别和推送。因此,卖家主动下沉赛道,用更聚焦的产品满足更小众的需求,反而更容易出单。

此外,AI推荐还会参考用户评分与质量。良好的口碑变得更为重要。积累真实好评,围绕产品使用过程构建内容场景,精准覆盖用户的痛点需求,将是AI时代的关键。

从技术到流量,AI正在重塑电商的底层逻辑,也让跨境卖家的竞争从“投广告”转向“被理解”。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铺货更多、广告更猛,而是谁能让AI看懂自己。这场由算法主导的新模式,或许正是下一轮跨境增长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搅弄流量格局!又一巨头杀入跨境电商.亿恩

[2]ChatGPT做电商了.亿邦动力

[3]ChatGPT突然杀入电商!8亿用户“聊着天”就把东西买了,亚马逊卖家坐得住吗?.十七说跨境

[4]ChatGPT入局电商:AI 冲击亚马逊广告流量电商模式 . 元鹏新产业 YUAN PENG

发布于:海南

相关推荐

新巨头入局跨境电商,亚马逊强敌压境
跨境电商出海“梦不落”,京东或将入局独立站市场
跨境电商出海提速 如何入局下半场战役?
TikTok电商:有人着急入局,有人原地观望
字节也入局,跨境电商火过头了吗?
中国跨境电商巨头,纷纷消灭中间商?
跨境电商,海外狂飙
跨境电商下半场开启,亚马逊、Temu决战托管模式
年入39亿,畅销50国,又一个跨境电商要上市了
当跨境电商不再需要“海盗精神”

网址: 新巨头入局跨境电商,亚马逊强敌压境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3299.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