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AI 能不能写出《庆余年》?

AI 能不能写出《庆余年》?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2:15

今天,网络文学行业面临着一个根本性问题:对于文学创作,AI未来究竟是创作者,还是工具?

10月16日,在武汉光谷举行的2025阅文创作大会上,成立十周年的阅文给出了一个清晰而审慎的答案。会上,阅文密集发布了三款AI应用:「妙笔通鉴」、「版权助手」和「漫剧助手」。

这些产品清晰地划定了阅文为AI设定的边界——并非要成为流水线式的「码字工」去取代创作者,而是要成为创作者的「第二大脑」,去辅助「好故事」的诞生;同时成为IP价值的「放大器」,去重塑整个IP开发和衍生的生态系统。

在这场由AI驱动的产业变革中,阅文的探索不仅是在回答「AI能做什么」,更是在定义「AI不该做什么」。正如阅文集团CEO兼总裁侯晓楠在现场所强调的:「IP是灵魂,AI是技术引擎和放大器,这是我们对『IP+AI』战略的定位。」

阅文试图在不触碰「原创力」这条红线的前提下,通过技术赋能创作、革新IP开发,进而破解内容产业供给过剩与价值实现不均衡的结构性难题。这不仅关乎一家公司的战略,更或许为AI时代的内容行业,提供了一个关于技术与创意如何共存的宝贵样本。

01、AI不是作者,而是让作者更专注于「好故事」

近年来,随着大模型的能力日新月异,在关于AI的讨论中,「替代」始终是最核心的焦虑。当AI能写诗、能绘画、能作曲时,它是否也能写出足以让千万读者「催更」的网络小说?

阅文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当前阶段,其AI战略展现出了一种鲜明的克制与边界感。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黄琰在分享中提到,他与作家交流时发现,一部分创作者对AI划清界限,认为「AI成文一眼假」,但更多的作家则关心阅文的AI技术将如何改变创作范式。

阅文的选择,是让AI退居「助手」之位。CEO兼总裁侯晓楠在演讲中直言:「工具越普及,原创的想象力就越珍贵;技术越强大,好故事的内核就越重要。真正稀缺的,始终是那些能够构建精彩世界观、打动人心的原创能力。」这番话精准地道出了阅文的立场——AI解决的是创作过程中的「体力活」,而非关乎灵魂的「脑力活」。

这种理念,集中体现在全新升级的作家助手及其核心能力「妙笔通鉴」上。对于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字的网络文学而言,长篇创作中最耗费心神的,除了情节构思,便是对庞大设定的管理和记忆。一个角色的首次出场、一句不经意的对话、一个早期埋下的伏笔,都可能在百万字的更新中被遗忘,导致前后矛盾,即网文圈常说的「吃书」。这种「记忆焦虑」,是每一位长篇作者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妙笔通鉴丨来自:极客公园

「妙笔通鉴」正是为了攻克这一痛点而来。它并非用于生成章节内容,而是通过对千万字级作品的深度理解,成为作者的「第二大脑」。其核心价值在于:

一是挖掘伏笔,提升故事完整度。连载数年的长篇巨著,作者本人也难免遗忘早期设定。此时,AI助手便能精准地检查出那些已经出场但后续情节缺失的角色,辅助作者进行补全。《绍宋》作者、白金作家榴弹怕水在体验后评价道:「简单问答就能检查出缺失后续结果的角色,我再做针对性的补全,就能让故事完整度整体提高一个层次。」

二是细节检索,避免创作Bug。从梳理男女主角互赠的礼物以防「串台」,到寻找一个只记得相关人物关系的配角,「妙笔通鉴」都能快速响应,让作者从繁琐的记忆工作中解放出来,避免「吃书」的尴尬。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阅文已在作家助手中陆续上线了「妙笔」(资料查询与灵感激发)、「AI画师」(角色与场景可视化)及「错别字校对」等多个AI功能。黄琰在会上披露,妙笔大模型的作家周使用率已超过75%,「妙笔通鉴」在发布前也有超2000位作家参与共创。AI辅助,已深度融入网文作者的日常。

阅文作家助手的「妙笔」功能丨来自:极客公园

归根结底,阅文AI工具在创作端的价值,在于「降低门槛」,而非「替代创作」。它将平台二十年来沉淀在顶尖作者和资深编辑脑中的创作方法论,转化为一种普惠的AI能力,让更多有创意的「故事家」能更快跨越新手期,将精力真正投入到「讲好一个故事」这一核心任务上。

02、为IP开发「降本增效」,AI帮中腰部作品「多赚点」

如果说在创作端,阅文的AI策略体现的是对原创力的「赋能」,那么在IP开发端,其布局则展现出更为锐利的「进攻性」,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效率与成本。

「版权助手」和「漫剧助手」的推出,正是为了改变IP开发的游戏规则,为海量的中腰部作品打破IP开发的高门槛。

黄琰在演讲中坦言,阅文坐拥千万级网文库,这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当IP改编方带着模糊需求前来,要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精准匹配项目,无异于大海捞针。过去这依赖人工经验,不仅效率低下,且难免有遗珠之憾,导致大量优质中腰部作品常年沉睡。

「版权助手」正是要用AI解决这个匹配效率问题。当爆款短剧《离家后我带着女儿涅盘重生》火了之后,合作方希望找到风格相似的年代文,「版权助手」能快速分析其核心要素,并精准推荐《巧媳妇好日子》等作品,同时在数秒内生成包含故事梗概、人物小传、改编建议的完整「设定集」。

这套流程极大地降低了IP筛选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其更深远的产业影响在于,它为海量的中腰部作品创造了被看见、被评估的机会,实现了IP开发机会的「普惠」。

如果说「版权助手」解决的是「发现」的问题,「漫剧助手」则是在尝试解决「实现」的问题,为IP视觉化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通路。

「很多幻想类作品的改编,长期以来面临视觉化产能的瓶颈,」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指出。传统动画和影视开发的高昂成本与漫长周期,将绝大多数网文IP挡在了视觉化的大门之外。

漫剧助手丨来自:极客公园

据阅文公布,其漫剧业务仅探索一个季度,便已产出30部播放量破千万的作品,头部内容播放量破亿。漫剧巨大的市场潜力背后,是生产力的革新。AI漫剧,作为由AIGC催生的新内容形态,以其「轻、快、广」的特点正成为突破口。「漫剧助手」作为一个一站式平台,覆盖了从AI辅助剧本改编、风格化素材选用,到一键生成动态视频的全流程。

为了推动这条新赛道,阅文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创作合伙人计划」,开放十万部IP,设立亿元专项基金。这不仅是为读者提供新内容,更是为海量IP提供了一个成本可控的「试水」和「视觉化验证」渠道,无疑是IP价值链条中极具战略意义的放大器。

03、内容供给过剩的时代,AI的价值是「平权」

站在更高的行业视角审视阅文的AI布局,一个根本性问题浮出水面:在一个内容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时代,用AI技术带来更多的作品,是否只会加剧无效内卷?

答案或许并非如此。穿透「降本增效」的表象,会发现阅文AI战略的终极价值,指向了一个更深刻的词——「平权」

首先,是面向创作者的「创作平权」。AI工具的本质是知识与能力的普惠。它让「讲好一个故事」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与纯熟的写作技巧解耦,回归到创意的本质。一个有绝佳创意但文笔稍弱的作者,可以通过AI助手跨越技术门槛,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故事的灵魂——情节设计、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上。这并非生产力的替代,而是一种创作权利的下放,让更多的「好故事」有诞生的机会。

其次,是面向海量IP的「开发平权」。长期以来,网文IP的开发遵循着残酷的头部效应,只有金字塔尖的少数作品才能获得高成本开发机会。中腰部作者虽是生态基石,但在IP变现的道路上却步履维艰。

AI工具的出现正在打破这一局面。「版权助手」给了被埋没的作品被「看见」的机会;「漫剧助手」则给了它们低成本「变身」的机会。这实质上通向的是解决「创作收入不均衡」这个产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难题,为生态健康和作者收入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025阅文创作大会现场丨来自:极客公园

当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供给的极大丰富,最终依然要靠「好故事」本身来赢得读者的青睐。AI时代,技术无法替代触动人心的原创力——这个市场的最终检验标准,从未改变。

阅文的探索,恰恰建立在这一认知之上。它没有选择用AI去「写」,而是选择用AI去「帮」。这种审慎而务实的态度,或许才是AI在内容领域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2025年这个AI于诸多领域逐渐超越人类的时间点上,阅文和网络文学给出的这个答案,不仅关乎一家公司的战略,更关乎整个内容生态的未来走向:技术应服务于创意,而非取代创意;AI的终极价值,是帮助每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让他们笔下的世界,能以更多元、更璀璨的形式,抵达更广阔的人心。

相关推荐

A股、港股、中概股企业的《庆余年》
想当“剧王”,《庆余年2》还差口气
《庆余年2》,一边被骂一边赚钱
《庆余年》手游该骂吗?
《赘婿》豆瓣7.1,“低配版”《庆余年》?
盛趣游戏等不到下一个庆余年
《庆余年》盗播链条:为何不太可能被完全剿灭
盗版猖狂!IP源头的“庆余年们”深受其扰
独角兽如何变现?从《庆余年》说起
人民网:庆余年付费超前点播,仅仅是“不够体贴”?

网址: AI 能不能写出《庆余年》?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336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