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上新闻联播稳坐第一排,放话:未来让大家每周工作1小时
(来源:商悟社)
商悟社|张志雪
家人们!最近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真是好戏连台,而刘强东这波操作直接炸了全网——不仅登上了《新闻联播》,还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设想:“未来我们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这话一出口,评论区直接沸腾了!有人说“东哥这是画大饼”,也有人直呼“这才是技术进步的意义”。但别急着抬杠,咱们先扒一扒他说这话的底气,还有这背后藏着的经济大逻辑。
物流成本“啃掉”万亿利润?刘强东戳破行业痛点
估计不少人平时没咋关注“社会物流成本”这事儿,但刘强东一句话点透了关键:“这玩意儿太高,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蚕食企业利润,还污染环境!”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咱们拿数据说话,根据国家邮政局和发改委的公开数据,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还在12%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在8%以下。刘强东算过一笔账:“要是能把这个比例降到6%,单去年一年,国内企业就能多赚数万亿净利润!”
数万亿啊兄弟们!这钱可不是小数目——企业利润涨了,就能砸更多钱搞技术研发;员工工资待遇能提高,口袋鼓了自然敢消费;消费旺了,经济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说白了,物流成本就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通畅了整个身体才能活起来。
而京东的动作,已经走在了前面。刘强东透露,北京的京东分拣中心现在90%的人工都被机器人替代了,明年4月还要搞出“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站”。想象一下,包裹入库、分拣、装车、送货,全程不用人插手,24小时连轴转,再也不怕双十一爆仓,也不用愁配送员招不到人。

其实这事儿咱们身边早就有苗头了,现在不少外卖、快递都用上了无人机、无人车,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写字楼,机器人配送已经不是新鲜事。京东这步棋,相当于要把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彻底解决。
每周工作1小时?技术解放人类还是资本游戏?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还是刘强东那句“机器人时代不会终结人类工作”。他的核心逻辑很简单:让机器干重复、繁琐的活儿,人类去做创造、艺术、教育、旅游这些需要情感和思考的事。
这话听着特别美好,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不用每天挤地铁赶打卡,有更多时间陪家人、追梦想。但冷静下来想想,这事儿真的能实现吗?
问题没那么简单。首先,技术能不能跟上?全无人配送站看似酷炫,但要应对复杂路况、极端天气,还要保证包裹安全,背后需要AI、大数据、物联网的持续突破。其次,社会能不能接住?机器取代了分拣员、配送员,这些岗位的劳动者怎么办?他们能顺利转型到新职业吗?

更关键的是,技术红利该怎么分?是让资本赚得盆满钵满,还是让普通劳动者也能享受到?比如,物流成本降下来的利润,是给股东分红,还是用来提高员工福利、创造新岗位?这些问题,比造出机器人本身难多了。
有网友说得好:“我不担心机器人抢我工作,我担心的是,机器人抢了我的工作,我却没资格分享技术带来的好处。”这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声。这些年,自动化、AI确实取代了不少岗位,比如工厂流水线工人、银行柜员,但新的岗位往往需要更高的技能,很多被替代的劳动者很难快速适应。

别光看热闹,这才是刘强东言论的核心深意
其实刘强东抛出这个话题,不只是为了宣传京东的技术实力,更像是在给行业和社会提个醒:技术进步的终极目标,是让所有人都过得更好,而不是让少数人受益。
降低物流成本、推进自动化,这些都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激活经济活力,提升全民生活质量。但要实现“每周工作1小时”的美好愿景,需要的不只是企业的技术投入,更需要社会制度、教育体系的同步升级。
比如,教育体系能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创造力、情感沟通能力的人才?社会能不能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帮助被机器替代的劳动者转型?制度能不能保障技术红利的公平分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说到底,刘强东的话就像一颗石子,扔进了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湖面。它让我们看到了技术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思考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未来究竟是“机器解放人类”,还是“人类被机器裹挟”?答案,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里。
商悟社由媒体人张志雪创办,全网百万粉丝,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相关推荐
刘强东上新闻联播稳坐第一排,放话:未来让大家每周工作1小时
刘强东登新闻联播黄金时段,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
刘强东参加总理座谈会再登新闻联播
刘强东上千亿身家背后,儿子却是他一生的痛……
京东全无人配送站明年开建!刘强东预言未来工作制:一周工作1天
刘强东再放权,京东下步怎么走?
“每坐1小时,平均寿命缩短22分钟”?别怕,是误导
徐雷还想走老路,刘强东直接换新人
市值3000亿,刘强东今天又斩获一个IPO:坐拥三家上市公司
雷军又上新闻联播了,旁边坐的是顺丰王卫
网址: 刘强东上新闻联播稳坐第一排,放话:未来让大家每周工作1小时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415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