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掘金建筑产业,探索数字化场景的破局之道 | TO B下午茶第三期沙龙实录

掘金建筑产业,探索数字化场景的破局之道 | TO B下午茶第三期沙龙实录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2年01月25日 08:02

2022年1月20日,36氪旗下数字化产业研究及服务平台数字时氪第三期TO B下午茶在北京丰台区紫辰院举办,以“数字建筑新探索”为主题,聚焦数字技术如何赋能行业,探究数字化转型之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路径。

建筑行业属于系统、复杂且分散的生态圈,无法通过单个企业或单个赛道产业链便可完成数字化转型。我们看到在建筑行业,随着新技术、新平台的不断引入,出现越来越多数字化的身影。比如,BIM理念下软件商的风起云涌,智慧建造中工程方的奔赴探索,建材、装修与物业等参与方也围绕着新技术、新理念、新场景不断布局与拓展……

在此次活动中,36氪业务发展专家罗松老师作为主持人,与来自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一同分享讨论所在赛道的现状、产业上下游关系、公司业务定位、人才的转型以及未来的机遇,从而挖掘探讨建筑行业所蕴含的更多的数字化机会。

“数字建筑新探索”活动现场

受邀嘉宾分别是(从左到右):

明源云集团生态投资总监 郭世伟

小库科技协理、商务VP 马丁男

群核科技(酷家乐)副总裁 张吉

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力

碳中宝 创始成员 王翰元 (Karen Wang)

御风资本 投资总监 张则扬

核心观点节选:

建筑业未来始终都会是支柱性行业,只是它的存在形式会有所演变。随着行业的下滑,其实也是需要去创造更多的场景,大部分建筑科技公司都有很好的场景、环境与平台。

如今用户的需求逐渐精确化了,更多的是要真正找到客户的关注点,然后短期内能达到效益,这是我们感知的一个趋势,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国内很多设计院的内部流程体系是连续性的,一线设计师在工作环境中更像一颗螺丝钉。在一个市场高度压缩的环境中,设计师不止需要基础设计平台,可能更需要智能化的提效工具。

地产的黄金时代并非已过去,只是说国家什么时候再需要这个经济引擎的时候,它还是会出来的,所以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产都是经济的最大压舱池。

从建筑标准规范层面看,由于最早是从西方国家借鉴到国内,也是因为复杂,很多设计规范偏保守,安全系数实际是真实的两倍,甚至三倍。这就需要数字化的理念,去规范、去搞清楚每个环节的内核,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装修市场对于信息化的诉求很奇怪,要么根本就没有,要不就非常高,山头很大,但大的企业很少。这个市场要实现数字化,必须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技术,或者是采购成本更低的一些技术。

数字化时代中,建筑科技服务商也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自身转变为一个整合方,改变在微笑曲线里的底层状态,寻找到一个话语权的机会。

新技术的发展中一定要出现新的思维。不能说我想要一个跑得更快的缆车,它一定是变成了汽车飞机。设计与AI的结合也是如此,要区别于过去的传统生产工具,我们要如何与他们共生,也是在设计院市场上需要面对的。

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借鉴欧美,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随着现今技术进步以及国际环境日益严苛,我们真正可借鉴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因此对于当今人才的要求除了前述的基本素质外,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勇气和魄力也显得更加重要。

建筑行业的突破不一定来自于建筑行业本身,可能也会来自信息行业。建筑归根结底是人居住的一个环境。我们做好能耗,把低碳打通,减碳的同时商家也能获得一些成本激励。这里面也是非常有创新空间的,参与者并没有那么多。

以下为沙龙讨论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主持人(罗松):欢迎大家参与此次活动沙龙,首先请大家逐次做下自我介绍,包括所在行业、公司及自己的简单背景。

张则扬:大家好,我是张则扬,来自于御风资本,御风资本是冯仑先生发起的一个投资公司,我主要负责看中早期的风险投资,目前看到比较多的空间数字化,也叫数字孪生或者元宇宙,今年我们成立了一个平台叫第一推力,我们把和地产科技、建筑科技相关的股权投资都放在这个平台上,这个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

王翰元:各位观众,大家好,我叫王翰元(Karen Wang),是碳中宝的创始成员,我们现在也开始做相关企业一站式碳核查的平台,建筑是非常重要的板块。在中国有了3060政策之后,一些重点行业也纳入了碳交易的管理范围。建筑虽然不在内,但是和建筑息息相关的生态有很多,这也是我们今年非常重点的一个方向,去做一些公共建筑领域的成功案例。今天非常开心,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朱力: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朱力老师,过去从清华土木系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数字建筑行业研究。数字化其实在建筑领域程度是比较低的,我也特别希望能够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涉及到一些数字化产品,并尝试推广到市场应用,所以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张吉:大家好,我是来自于群核科技(酷家乐)张吉,酷家乐是一家全球最大的3D云设计平台,在设计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数字化技术,例如云渲染技术,BIM图形技术等等。我之前是在广联达工作,负责国际业务,是在海外待的时间长一些,这两年回来之后,感受到国内在建筑数字化的一些研究做得还是比较深的,这次过来也是想和大家多做一些交流和学习。

马丁男:大家好,我是小库科技的马丁男。小库科技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公司致力于将新科技转化为建筑产业底层新语言ABC(AI-driven BIM on Cloud 云端智能建筑信息模型)及相应云端应用,打造覆盖产业全周期的智能设计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小库基于算法和应用层面助力建筑产业升级,最早从开发型住宅智能规划角度切入,形成SaaS产品,逐渐深入到单体、构件等尺度,并延伸到公建、产城、商业等业态中。此外,近两年也开始拓展智能装配设计、地产解决方案等更多场景。我目前是负责公司主产品小库设计云的运营与商务,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进行一次线下的交流。

郭世伟:大家好,我来自明源云的郭世伟。明源云一直是立足于地产数字化领域,去年在香港上市。明源云的话其实在地产行业包括了从施工到营销侧,到ERP ,再到物业空间管理,覆盖面也比较广阔。今年的话,我们会更多聚焦在不动产这个领域,如城投城建、园区管理方面,做这个领域的一些创新。那么我主要负责战略发展中心的生态与投资部分,也非常期待下午的讨论。

主持人: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共同的问题,大家都说现在地产行业的黄金周期已经过去,开始慢慢回落。那么对于建筑行业的一线从业者而言有什么样的一个影响?然后大家是怎么去应对的,可以结合自己所在领域或者赛道来谈谈看法。

郭世伟:地产行业从黄金时期走向白银时期的过程已经很长了,也在从以前的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转变。这几年在这个领域里面,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说用户的需求是逐渐精确化了,也就是对客户的需求的把握要求更高了。以前的话我们可能分成几个层面,到现在来看,更多的是要真正找到客户他自己的关注点,然后能短期内达到效益,这个是我们感知的一个趋势,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马丁男:从大的周期看,地产行业确实已经告别了过去的高速扩张阶段。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依然稳步发展,按照十四五规划,在2035年我国城市化率要从当前的60.5%提升到75%,因此每年将保持稳定的增量。对于市场来说,可能更需要调整布局,优化生产关系和发展逻辑,一方面寻找新动能,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运作实现提质增效。而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地产的数字化转型道路漫长,尤其面对繁杂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需要通过整个生态共同努力推进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所谓的数字化,要从业务的流程运营,尤其是地产是一个这么冗长庞大的领域,要通过一个生态去共同努力推进才能解决的一个事情。如今,需要找到适合的场景,从过去的直接开发销售变成了多元素的运营,持续地去针对于物业、园区进行管理。另外,对于当前时代的业主,95后的他们面临什么样的需求,也需要地产做一些细分性的调整和转变。

张吉:确实,房地产这个一直在往下,不过房地产实际更多的还是偏住宅类的。如果看建筑层面的话,还有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只不过在住宅类这方面,新增市场对我们来说是确实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与变化。一是整个建筑行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由增量市场变成了一个存量市场。二是住宅市场也在向更多元化和更细分的市场变化,包括一些技术上的变革。

比如说,曾经我在做BIM产品的时候,大盘上住宅新增市场的增长率在变缓,但BIM相关的市场实际每年都在是以30%的速度往上涨。同理来看,虽然住宅类在变化,但整个大盘实际还是在涨。仅看建筑数字化的话,他比以往会增长的更快,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机会还是非常的多。

朱力:作为这个行业的研究人员,建筑地产行业相对于其他基础设施,如铁路,桥梁隧道等,发展下滑是比较明显的。从学生就业来看,如今入局热潮已是一去不复返了。但从基础设施来看,我感觉至少还是能维持一段时期的发展。那么从这个建筑行业数字化角度看,还很有前景。比如在施工阶段,数字化成本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运维阶段,像商业地产的结构健康监测,也是未来的一个重点。

王翰元:我觉得这个问题的非常好。首先我认为这个行业不仅包含每个从业人员,也包含建筑内的每一个人。那行业怎么变动呢?我从两个角度观察,一个角度是碳中和角度的观察;一个角度是从我在帝国理工从事气候研究出发,来看这个行业的发展。

其实碳中和不是一个新的事情,变化的仅是过去看此方向的形式。从全部行业的数据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量在全球贡献了接近 40% 的总碳排,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所以也是为什么说建筑行业的脱碳减碳固碳是一个重点方向。虽然可能传统的形式有了一定的下滑,但其实它也催生了垂直领域的一些新的机会。我感知甲方也是有变化的,需求也更加细分了,有物业端、有建造端的,甚至是个人端的。

第二个角度无论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还是建筑从业角度,缺乏人才也是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现象。不过建筑行业始终是支柱型产业,未来依然也会是,只是它的形式会不一样。随着行业的下滑,其实也是需要去创造更多的场景,大家所在的公司都是一些很好的场景,很好的环境与平台。

总结一下的话,我觉得其实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然后有一个比较有危机感的体会,未来行业不管是下滑或者上升,其实对于专业度的考虑会越来越高。

张则扬:刚才主持人提说地产的黄金周期已过,我个人的观点是有些不同的。市场从15年去库存的悲观,再到后面 17、18 年的高速发展的乐观,再到现在的三条红线,恒大等房企的暴雷悲观,不过又是一个市场周期,但整体地产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那从宏观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其实跟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增长空间,虽然中国的新生人口有下滑,但是每年来到大城市的应届生或者其他人口的流入,其实对整个地产还是有一定支撑,目前只是一轮国家的调控,加上恒大的暴雷,导致了市场的悲观。低迷的市场从三线到二线再传导到一线。

等悲观的情绪过去,未来再过4-5年,这个市场还是会好起来的。我个人认为并不存在说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只是说国家什么时候再需要这个经济引擎的时候,它还是会出来的,所以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实地产都是经济的最大的压舱石。

关于建筑行业数字化怎么看?其实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在于说你怎么整合,怎么从乙方整合到甲方,逐渐掌握话语权的一个过程。因为最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更多的是做包工头,无论是中建、中铁或是说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单位,那个时候建筑是很挣钱的。但是地产发展了以后,由于地产更加接近微笑曲线的上端,它去找政府拿地,拿地后再去找建筑公司,反而在这种模式下,地产公司作为甲方,可以让建筑公司先给他垫资,甚至有时候会零利润率合同,再通过增项赚钱,地产主导的建筑公司的话语权

如今,隐约可以看到开发商与数字化创新公司存在类似这个关系,用数据化来"裹挟"开发商发展。比如开发商苦贝壳渠道久已,因为贝壳他掌握了流量与新房渠道,将开发商的很多利润给“吃”下来了,导致开发商从原来的甲方转变成了乙方的状态。和当年中海和中建产生的内部矛盾一样,体系内三级公司是二级公司的甲方。

当前在数字化时代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应用数字化的手段,把这种数字化科技服务商转变为一个整合方,改变在微笑曲线里的状态,所以这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机会,寻找到你的一个话语权的机会。

主持人:大家分享都很精彩。刚才其实朱教授提到一个观点,建筑业数字化水平非常低,然后我想问您一个观点,结构工程本身是重规范的,体系也比较固定,很难去做创新。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您认为建筑行业的学术研究方向,应该如何与行业的数字化去接轨呢?

朱力:比如说装配式行业吧,其实我们有相应的规范,我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装配行业相对于传统的那种现浇模式就是精细化,很多的规范,也在向数字化去靠拢。

为什么建筑数字化难呢,第一是因为它太复杂,对于一个工业的产品,我们可以把它搞得很清楚,因为它的体量就那么一些东西,但是对于建筑整个环节,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其实非常复杂,涉及到大量人力、材料、组织等等。规范层面看,由于最早从西方国家开始产生的学科一直到中国,也是因为复杂,所以很多设计规范偏保守,它的安全系数实际是真实的两倍,甚至三倍。这就需要数字化的理念,去规范、去搞清楚每个环节的内核。这里面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空间。

其实这也是现阶段做研究的一个重点。比如在施工环节的管控与监控,包括用量信息的提取及整体优化等。建筑市场毕竟是非常的传统,也挺封闭的。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完了推广出去,对于整个建筑市场来说其实是很大的空间。

主持人:感谢朱老师。然后下个问题我想问酷家乐张总。张总其实在建筑信息化领域已经有十余年了,刚才也提到您在国外的一些经历,请您聊聊当前国外建筑信息化的进展程度、特点以及对于我国建筑业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张吉:其实国外每个国家的差异也还是蛮大的,我反而觉得中国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市场,在推动数字化方面实际是有很多的便利条件与优势。我当时主要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和欧洲英国。历史上发达国家的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期,成就了他们上一代很多的企业,如Autodesk等。

因此你可以看到他们的建筑信息化确实非常高,但是在采用最新技术方面是不如国内的。如果你再看东南亚那些国家的,相对于中国来说,他又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比较快的,新建建筑比较多的市场,数字化需求也比较高

综合来看,对中国建筑行业数字化是有借鉴意义的,我这些年的体会是国内的数字化技术和成长的环境都是特别好的,包括刚才提到的规范和标准,实际越规范越标准,对数据化是越友好的,反而没有规范的话,这些很难去做,因为它个性化太多了。

主持人:有一点提到,装修市场虽不断扩大,但是根本比不上装修公司的扩张速度。酷家乐作为装修市场的生态构建者,对当前的市场格局有何看法,具体有哪些战略布局呢?

张吉:装修市场实际是挺有意思的,虽然这市场挺大,但是入局后发现非常苦,企业大部分都特别小,没什么钱。可能夫妻两个人就能成为一个装修公司,叫上几个老乡成立一个施工队就可以开始干了。所以他们对于信息化的诉求就是很不一样,要么根本就没有,要不有的话就特别的高,这就是这样一个分散市场的特点。市场很大,但大的企业很少。所以对于这个市场的信息化要发展起来,必须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技术,或者是采购成本更低的一些技术。

然后酷家乐这些年成长起来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把效果图快速制作普及化了,普惠了基本大家都免费,以前可能一张要两三千,那贵一点肯定会更高,但是现在基本上成本就很低了,我觉得可能更需要一些这样的技术。

过去我们主要是在家装行业做了十年,现在实际在向公装与商业空间方向去转。一是房地产整个的下滑对家装市场是有影响的;二是你会发现公装这个赛道上还一直没有一个提供此类技术的数字化产品。

主持人:那么在设计层面,小库的马总很有发言权。小库其实深耕在智能设计领域,咱们在推动市场化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哪些阻力?尤其是各类设计院当前的数字化状态感知如何,他们从哪些角度寻求改变呢?

马丁男:小库2016年成立,2017年发布产品内测版和公测版。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智能建筑设计领域的公司,这几年确实有很多感触。

具体来说,可能外界认为建筑设计这个行业看起来还是比较光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方面因为早年高校的扩招,行业涌入了大量的从业人员,使得行业人才密集度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整个设计院的体系是延续前苏联的,大部分一线设计师在工作中更像一颗螺丝钉。

在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已经高度密集化的市场,而且在其中的设计师们每天又非常繁忙,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意愿可能是有的,但是投入学习的时间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此外对于产品来说,切入建筑设计这样一个高度专业、复杂的生产环境,难度也是极高的。因此对于小库而言,我们要做的并不只是提供一个基础工具,而是希望打造一个真正智能化的设计助手,帮助设计师减少重复低效工作,得以聚焦于能够带来更大价值提升的部分。

当前各类设计院都在积极拥抱新科技,期待数字化的升级。而行业数智化发展的第一步其实应该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与革新。我们需要的不是跑得更快的马车,而是让其实现从马车到汽车、飞机的跨越。建筑产业与AI的结合也是如此,我们如何找到新技术的使用场景,真正革新传统的作业方式,这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主持人:其实设计行业您刚刚也提到它是智力资源密集型的一个行业。然后包括智能设计和人力的参与,他们这两块有一个平衡点在哪?未来的设计师具备哪些特征呢?

马丁男:我觉得首先是大家如何去看待人工智能在设计环节中扮演的角色。其实算法本质上还是基于输入条件去完成一种目的,无论是强逻辑算法驱动,还是通过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从条件到结果的输出,并不能形成所谓真正的“意识”。

以前有媒体做过行业的不可替代性报告,我们设计师的不可替代性排名是很高的。因为建筑设计的过程是需要不断进行综合判断的运筹决策,各环节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对于设计师而言,面对新科技,一定是需要强强联合去找到各自真正的优势点。比如在一些有明确逻辑的场景上,将重复性或强计算性工作进行工具化替代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对于设计师来说,我觉得其实要求是变得更高了。未来即将涌现的各类工具,它们一定会把精细数据分析或者重复性计算、标准化输出这些劳动替代掉,当这些东西褪去了,设计师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是抽象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还是统筹决策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回到一个把控全局的角色,而这也正是建筑师这一职业身份的初始内涵。

主持人:好的,谢谢。其实在建筑领域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碳中和,然后下个问题我想问一下碳中宝王总,其实碳中宝一直在做一些碳中和、碳金融相结合的一些探索。然后在建筑碳中和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如何发挥作用,充分引导建筑行业的发展呢?

王翰元:谢谢主持人。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交叉行业的问题。如果将碳中和称为一个新兴行业的话,确实也是刚起步。然后金融与此有什么关系?我会从几个角度来看,一个是有什么关系?一个是我们做什么?还有一个是未来可能有哪些方向值得去探索的。

我们在建筑行业接触的客户,以公共建筑为主,比如商场,还有少量大体量的基建。他们关注的点,一个和政策要求与可能的影响与执行有关,比如今年4月1号公共建筑要强制做碳计算,包括运营也是很大一部分。

分享一些案例,我在中国香港也待了7年的时间,香港的地产企业多以家族式为主,历史都不短,很多的企业今天其实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开发商的角色,有一些我们接触的老牌地产企业其实很有互联网思维。这一类客户现在也到了管理交替期,新一代的管理者对于环境的关注度要比老一辈的企业家更敏感,可能也和他们受到的教育熏陶有关系。

还有一点,有时候我们接触跟楼宇有关的客户,甲方不一定是建筑行业的,还有是金融行业的,比如全国多家网点的银行。那这些行业在做碳合规的时候是和建筑分不开的。在具体做的时候,以摸家底为基础,在做碳计算的时候是非常依托于建筑数字化能力本身。然后现在就很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参差不齐,总体是有很多提升空间的。

第二个角度我们做什么?碳中宝在建筑这块也随着客户一起成长打磨产品,定位在SaaS端,希望更快速和简单地把平台碳排放计算出来,方便高层管理者更好地制定碳排放路线与规划。不同的行业,不同甲方她对接的部分是不一样的,也很考验我们怎么把业务抽象成SaaS平台。那现在我们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有大量的咨询工作在做,服务主要是以境内和香港为主的一些地产客户。

第三个谈到与金额有什么关系?其实碳中和到最后除了合规以外,它也是一个新增长,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块。比如,现在港交所是要求披露 ESG 报告的,有清晰的框架指引,其中碳排放是环境披露 (E) 中很重要的一块。A 股也在逐步完善对于上市企业非财务披露的指导。这对于已经上市的或有准备上市的企业,就是一个新的金融需求。

我们也和金融机构沟通过,比如给客户做了碳排计算以后,对他们也有帮助。简单来说,一个企业发债的时候,金融端如何去判断债的用途,在推动过程中,包含企业的环境评估等,这些其实是和金融强相关的一块。

最后是建筑行业与碳市场,大家都知道去年开始推行的全国碳交易市场,包含八大行业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建筑虽然不直接在全国碳市场,但是上下游供应链息息相关。然而我认为一切碳交易的底层还是需要知道企业自身的碳排数据,才能更加科学高效地做碳资产管理,这也是我们现在主要在做的事情之一。

主持人:对,刚才大家也提到了人才匮乏的问题。接下来我想请大家各位结合大家所在的领域,你们认为现在建筑数字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参与?

张则扬:建筑行业数字化人才的话,一是拥有是建筑行业的背景,二是拥有数字化的知识,区别于传统信息化,信息化是把企业内部的流程给存到了系统中,数字化是利用数字化推动组织升级,提升效率,包括整个组织关系、权利关系和生产关系。三是组织管理能力,在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定是会涉及到组织部门的调整与改革。那这里面便需要很强的做组织绩效、做管理的人才来平衡这些关系与利益的重分配,才能把将数字化在大企业中推动下去。

王翰元:多个角度来探讨下。首先对于我们创业公司是需要通才型人才,特别是早期创业公司。同时,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对于数字化的理解也是根据每个行业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当然也看到一些案例,比如有些朋友做一些有意思的科研项目,如何用深度学习去看现场施工的声音对个人效率影响等,其实从一个从业的角度来讲,还是蛮很远的。但是目前对于基础的数字化信息的认知和了解,确实对我们这一代从业者来说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在大企业来中,我觉得是更好的去做团队协调,高效执行与完成的能力是很需要的。最后不管是在什么样的位置,虽然现在对于通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依然相信在专业性上还是最重要的一块。

朱力:我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很多高校都在开设智能建造、BIM相关的课程,结合具体的课程设置,一个是以编程为基础的软件能力的训练,一个是结合对行业内工程的理解,以力学为基础的结构设计学习能力。可以从国家层次看到,面向未来的设计院、施工单位等从业人员的培养也可能是这样的模式。

从设计、施工与运维阶段来看,首先设计阶段是需要有工程背景的,无法取代的,你没有一个结构概念的话,根本也干不了。施工层面就比较复杂了,力学的基础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运维层面需要对结构寿命进行评估,对于硬件知识又有了需求。总之,我觉得应该是以工程力学为基础的工程能力,以及再加上相应的在软件知识的,再深入的话,需要根据具体阶段,补充相应的能力。

张吉:建筑数字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做信息化的从业者是什么样的背景出发,比如广联达主要是有三类人,一类是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的同学,一类是计算机或数学专业,以程序员为主,还有一类人是市场营销层面的,做运营等,各占三分之一。

对于整个建筑信息化来说,我觉得可能更需要的是学生,以及更多的新政策力量进来。虽然这类人才是很难从社会上直接招到的,关键在于公司层面的培养机制,这样才是最好的。然后大家相互协调组织,一起去解决问题。

马丁男:张总的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现在也在陆续和一些高校合作,其实国家层面也在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更多对接融合,人才还是要从学生中来,从初期开始培养。那对于我们这种跨行业的创业公司来说,其实是需要懂技术、懂业务、懂流程,甚至还要懂组织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这个确实是很难的。

当然我还想补充一点,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借鉴欧美,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随着现今技术进步以及国际环境变化,我们真正可借鉴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因此对于人才的要求除了前述的基本素质外,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勇气和魄力也显得更加重要。需要能在当下不断变化的环境里面找到正确的道路,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郭世伟:我可能有一点不同的观点,假如真有这么一个复合型人才的话,那大家想一下这个人才咱们应该给他放到哪个部门?其实我们所谓的人才,他更多的是说找一种合适的选手,放到对应的组织里。从公司角度来说,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定是几个部门之间高效的协同关系。所以说大家一定是说在这个环境里面把他自己的所长发挥出来就好。

主持人:然后下一个问题想从两个投资人的角度与大家进行分享。一个是建筑科技和其他项目有哪些不同,还有一个是建筑行业的创业者大都是从业务出身的,也是有着很强的行业气息,咱们投资的时候主要看重哪些方面?

郭世伟:好的,因为我们是做CVC战略投资,那么看建筑科技或者地产科技也好,我们有很多纠结的地方。有看到很多的能力是非常好,但可能就不太适合在当前环境下去运作,比如成本控不下来,甲方不买单。另外一类可能在技术上达不到足够的准确率,基础上不完善,达不到客户需求等。所以说要找到一种既符合甲方利益、产品需求,又符合市场与私人发展,里面很多纠结点。

当然,从我们战略投资的角度来说,也有一些破局点。一方面的话,借助外围的能力,我们要去广泛的连接市场中已被证明能力OK的团队,去做一个串联,这肯定是一个破局点;另一方面是找场景比较丰富,覆盖面相对广些的团队,去做生态上的这种结合,避免单一技术场景市场不认可的情况。

张则扬:建筑与地产科技都是ToB赛道,意味着它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缓慢成长。我们是相对关注明星团队创业,因为如今整个主流VC的投资权或定价权其实还是在美元VC的手上,创始人的能力或整体的背景,在他们那边不认可的话,大量资本是进不来的。团队前期做研发、市场客户教育,在市场扩张的时候也完全不可能是仅依托一个单一的产业资本,需要依托更主流的机构,才能把这个整个市场以及声量做起来。因此,有两种情况,从VC的角度来看,常规投资逻辑注重资本增值;从CVC角度看,关注项目对整体业务的作用,可能目前市场较小,团队也一般,但是产品对内部有巨大价值,基于战略上的考量,也会投资。

主持人:今天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结合我们“十四五”经济规划以及大家所在现在行业的现状,包括刚才聊的一些问题,大家认为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有哪些新的机遇或者说发展机会的问题? 

郭世伟:对,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是说我们要找到更小的场景,把技术应用到其中,比如智能安全帽、智能工牌,应用过程中,也要解决成本等问题。本质是将新技术揉碎了通过产品给甲方赋能,让甲方认可。另外一个点是说将之前分割的场景做一个贯穿,比如造价、施工、风控等场景里面,看到缺少整体能力的串联,其实我们也在找,一点点拓展与打通。

马丁男:我个人认为新一轮国家战略方针落实在建筑行业,主要是两块,一个就是绿色建筑,另一个是建筑产业化。通过绿色建筑可以引入新新标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设计方式;而建筑产业化方面,设计院端主要是全过程咨询与设计总承包。对于数字化转型来说,还是找到新的场景去贯穿它。当前行业数字化升级还是面临数据打通的问题,当前的很多标准其实还是比较分散,在其中一定会涌现出很多新的机会。

张吉:从装修设计行业角度看呢,第一是装配式内装可能是行业未来发展很快的一个点,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做,我所看到的酒店业基本上也没有了传统的装修,均变成了装配式技术。时间的推演,就会先从公装可能拓展到家装。第二块是农村自建房市场,如今的别墅建筑设计也发展比较迅速,底层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包括国家从政策、税收等层面均有利好。

朱力:行业的点非常多,结合我的方向,我认为BIM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BIM作为行业信息的载体,承载了整个行业包括数据标准、规范的对接。另外,通过如机器人、设备等取代人力降低成本也是我比较看好的,企业也都是有这块的需求,如果能做到的话,是非常有前途。

王翰元:那我从两个交叉领域谈些感受。就单讲建筑的话,现在也是处于比较阵痛的转型期。单就偏重我们绿色这块,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建筑和人,一个是建筑和环境。

关于建筑与人的话,我们现在做的一些项目其实非常创新,虽然甲方客户数字化相对比较低,但讨论的项目非常前沿的。近期,我们跟物业甲方沟通的时候,考虑如何通过一体化的平台连通所有用户,鼓励他们做出正向双赢的互动。毕竟绿色真的不仅是为了建筑,最终是为了人。因此,从建筑领域本身这个容器里去挖掘一些新场景是很值得去关注的,包括在生存环境当中如何提升空气,或从建造、运营端做低碳的一些垂直项目等。

关于建筑与环境的话,也是刚刚主持人提到和金融话题有关。我觉得建筑行业的突破不一定来自于建筑行业本身,可能也会来自信息行业。建筑归根结底是人居住的一个环境。我们做好能耗,把低碳打通,减碳的同时商家也能获得一些成本激励。这里面也是非常有创新空间的,参与者并没有那么多。

张则扬:对于企业而言,我认为更多的机会在于创业项目结合技术对业务场景更深的挖掘,重塑新的商业模式,以求切入更大的市场,话语权的转变。核心在于在科技的手段上再向下做深一层,比如将技术产品变为平台服务,离消费者跟进,类似于把导航产品做成打车平台。导航软件的终局是被收购,打车平台的终局是上市,再向下深一层,市场更广阔,跟容易出现大的独角兽,这是我目前看到的一些机会。

主持人:感谢大家今天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大家的参与。

相关推荐

掘金建筑产业,探索数字化场景的破局之道 | TO B下午茶第三期沙龙实录
产业互联网浪潮下,AI如何掘金To B场景?|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双碳政策下,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 36氪To B 下午茶第 1 期 报名招募
济南市推动建筑机器人研发应用,构建建筑产业互联网;三六零与电子城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数字城市建设 | 36氪大公司数字化创新指南0909
​健身行业的底层逻辑与破局之道 | 创投观察
36氪数字时氪 X Google DevFest「数字低碳进行时」,11月28日上海见!|To B下午茶第2期报名开启
数字化浪潮催生中台需求,明略科技的破局之道
特斯联科技CEO艾渝:AIoT如何破局产业智能化,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 WISE 2019超级进化者大会
谁在重新定义万亿建筑产业?
华为推出SmartCare帮助运营商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哈啰“造车”押宝智能化与新零售| 36氪大公司数字化创新指南0421

网址: 掘金建筑产业,探索数字化场景的破局之道 | TO B下午茶第三期沙龙实录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8132.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