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专注新能源电池新型检测设备,「元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
36氪获悉,近日,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是元能科技成立五年来的首次融资,由方正和生投资领投,厦钨嘉泰、厦门高新投与合方资本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主营业务发展,包括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团队建设、市场推广等。
元能科技
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电池总体出货量高达957.7GWh,同比大幅上涨70.3%。锂离子电池在3C、动力及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行业快速增长。这条火热的新能源赛道,吸引了更多的入局者。
对电池企业来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外部,越来越多车企选择自研自产电池,大量新入局者涌现;内部,要大规模扩产,必须面对产品安全、产能过剩的隐忧。为了应对如此白热化的竞争,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到研发、产品创新、工艺与良率的提升上。
元能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创新型检测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定位于新能源电池高端检测设备,帮助新能源原材料企业和电池企业等提升电池研发的成功率、品质管控的良品率。
在锂电产业,由于某些检测手段的缺失、检测方法的不统一,加大了产业链各层级来料品质监控的难度,从而导致良率的下降及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在电池研发设计、制造、使用、售后四大环节,元能科技针对不同的测试项和需求项推出四大产品类别,20余个产品和技术方案。
元能科技产品
研发方面,元能科技保持大额度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整体团队中近60%都为研发人员,组建了一个由博士、硕士及行业专家顾问组成的多学科交叉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5月,元能科技已获得授权及公开的专利达52项,并联合多家龙头企业,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近期,元能科技陆续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及“福建省科技小巨人”等资质认定。
目前,元能科技已推出6款全球首创的检测仪器,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厦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公司和院校达成技术产业化合作,多款新型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原材料企业、电芯企业、电池终端与国内科研院所。随着国外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投入逐渐加大,元能科技在欧、美、日、韩等地区的客户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在成立的前五年,元能科技以服务头部客户,积累行业经验,实现研发端交付为主。2023年开始,元能科技将实现多产品线放量,实现产线化交付,扩展至产业上下游。
发布于:浙江
相关推荐
36氪首发|专注新能源电池新型检测设备,「元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
36氪首发 | 继续拓展高精度外观检测应用,「深度视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36氪首发 | 从母婴智能设备到智能服装,「凡米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36氪首发|通过新型软磁材料加速无线充电,「驭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
36氪首发 | 将AI视觉应用于SMT半导体和汽车关键零件检测,「感图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移动储能科技公司「EcoFlow」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将继续推进全球市场布局
36氪首发 | 专注新型实体瘤细胞疗法,「君赛生物」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36氪首发 | 通过噪声识别切入预测性维护领域,「硕橙科技」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36氪首发 | 专注海量数据高性能存储,「霄云信息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36氪首发 | 聚焦 ZETA 生态建设和垂直应用拓展,「纵行科技」完成 8000 万元 B1 轮融资
网址: 36氪首发|专注新能源电池新型检测设备,「元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965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