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点碳成金”的衢州实践

“点碳成金”的衢州实践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10月18日 03:39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蓝晨 报道组 丰莉莎 通讯员 徐颖 方润

昨日,记者从衢江区营商办了解到,衢江区个人碳账户“点碳成金”信易贷应用场景入选全国“信易+”应用典型案例。

自2021年衢江区推出国内首笔个人碳账户信贷产品后,“点碳成金”信易贷成为我市个人碳账户在金融场景应用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也成为衢州引导绿色低碳消费的一次有益尝试。

可复制推广的

金融降碳行为

村民戴晓田在衢江区全旺镇开了一家服装店,10月10日,她来到衢江区农商行办理贷款。她打开手机,查了一下自己的个人碳账户,积分达到17441分。根据“点碳成金”信易贷规定,她在原授信额度20万元基础上又增信50%,授信额度达到30万元,授信有效期为三年。同时,利率可下降30个BP(注:BP是指利率基点),三年预计可为她节约利息支出2700元。

在衢江区,只要一张银行卡,一部智能手机,一个“浙里办”或“云闪付”手机小程序,就能核算出个人的碳表现。“个人碳表现主要来源于衢江区打造的绿色支付、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等三大低碳场景,囊括线上转账、理财、贷款、移动支付等15个子项,涵盖各类费用代扣、代缴,集成ETC通行、公交乘车码等信息。”衢江区营商办社会信用服务中心主任叶涛介绍,例如市民在线上申请贷款,可减少申请书、审批书、借款合同等纸质材料20余张,相当于节约碳排放62.824克,开低油耗小车平均两公里节约碳排放量378克,共合计获得碳账户积分440分。

衢江区通过大数据综合折算个人绿色金融行为碳减排量,并以成本倒算法量化为个人碳账户积分。通过两年的构建和完善,目前已建立银行个人碳账户40.82万户,产生碳积分4.63亿分,累计碳减排约46.3吨。

那么,个人碳账户是如何“无缝衔接”到绿色金融上的呢?

据悉,“点碳成金贷”以个人碳账户积分数据为关键要素,自动采集、分析、核算低碳行为生成碳征信评价指数,按照个人碳积分给予浅绿、中绿、深绿三个等级的贴标。并将碳征信评价机制运用于信贷融资准入,客户最高可享受30万元的信用贷款和300万元的综合授信贷款。同时,根据系统利率定价测算规定,每增加500积分优惠1BP,最高可降低30BP。

目前,衢江区已通过建立个人碳账户浅绿10.02万个、中绿18.6万个、深绿12.2万个,优惠放贷15593笔、27.41亿元,同比增贷5.6亿元、同期减息约670万元。“这是一种可复制的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减‘碳’行为,从‘碳积分维度’对个人进行价值评估,从而形成‘越低碳、越实惠、越光荣’的良性循环,推动低碳文化、低碳经济从‘小盆景’变成‘大风景’。”叶涛表示。

全市低碳消费场景

不断扩容

“个人碳账户让碳排放账单变得清楚,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领域,正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初衷。”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徐韶华说,在这方面,衢州堪称先行者。

“最早在2018年,个人碳账户的数据采集主要是基于银行端的交易数据,例如,线上办理业务因节省了在途交通、柜面办理需耗费的纸张等,与传统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相比就属于一种低碳节能的金融行为。”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支付结算科科长曾海燕相告。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近5年的发展,在金融数据的基础上将政务数据也纳入进来,目前,全市已形成线上服务(政务便民服务、银行保险线上服务等)、交通出行(新能源车、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循环利用(垃圾回收、废旧物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等)、节水节能等四大领域,全市低碳消费场景不断扩容。

目前,衢州正将个人碳账户的计量核算标准向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立项。根据核算得出的碳积分,凡是衢州市市民,均可通过“浙里办”和“云闪付”APP查询个人名下的碳积分,并将个人碳积分兑换成消费红包或享受相应的信贷优惠。同时,个人碳账户积分还被纳入衢州地方政府信用评价计算体系“信安分”中。

“通过正向激励措施而非约束,将有效引领居民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这种低碳消费行为也能传导至生产端,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徐韶华说。

目前,衢州市个人碳账户已达218万个,覆盖95%常住人口。自个人碳账户建立以来,累计减少个人碳排放5.75万吨,全市金融机构推出相应个人碳账户贷款产品28款,累计发放个人碳账户贷款7.64万笔,金额达152.92亿元。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五大重点排放行业上市公司响应双碳目标实践分析
蚂蚁集团何征宇:双十一背后的技术减碳,有一招“绿色计算”的杀手锏 | 谈碳
“点图成金”的NFT
走中国特色的碳中和之路:避免逢碳必反
“碳中和”目标下,光伏电站成香饽饽,谁纷至沓来?谁卖出离场?
国内首个碳中和主题博览会,36碳带你一“碳”究竟 |36碳直播
热泵行业该如何迎接碳中和时代
困在笼子里的碳补偿机制,初心受疑的大公司
谈碳 | 腾讯SSV副总裁许浩:没什么碳排放的腾讯,为什么要碳中和?
马斯克卖碳赚了16亿美元,碳交易卖的究竟是什么?

网址: “点碳成金”的衢州实践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4343.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