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手一抖就是几十公里!”以前的地图竟是这样绘制的

“手一抖就是几十公里!”以前的地图竟是这样绘制的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11月27日 22:01

前不久,“2023年版标准地图”正式发布。在这一版地图中,有哪些地方值得重点关注?每一版地图的绘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王家耀做客《开讲啦》节目,讲述了地图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原文首发于2023年11月27日,原标题为《“手一抖就是几十公里!”以前的地图竟是这样手绘的》,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手一抖就是几十公里”

以前的地图靠手绘

在没有计算机制图之前,地图绘制人员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节目中,王家耀带来了从大学时代开始陪伴他的“老古董”——地图工作者的12件绘图仪。

从手工地图制图到计算机地图制图,再到建地图数据库,以及后来的地理信息系统……王家耀的地图之路,正是从这套 “老古董”开始的。

其中一件工具被王家耀称为“小笔尖”,它是用来绘制地图上精准的点和直线等规则图形以及各种注记。

“作图时但凡手一抖,几十公里就出去了。”为了控制线条的粗细,王家耀说这些专用的“小笔尖”需要在磨石上修磨,直到符合绘制要求,有的需要控制在0.08毫米到0.12毫米之间。

利用这些“小笔尖”,王家耀画过全国各个地区的地图。他说:“画着画着,立体的山就在我脑海中浮现了,这些都印在我脑子里了。”

2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时期

都不可能没有地图”

或许不少人会问,地图和人类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绘制地图?王家耀说,其关系非常密切,“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时期,都不可能没有地图。”

地图还破解了地理学上的重要谜团。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拼地图时发现,地球的各个大洲竟能“无缝衔接”,变成一个完整的大陆。自此,被人们所熟知的“大陆漂移学说”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工程规划到军事行动都离不开地图。王家耀介绍,国民经济需要利用地图进行规划、监测部署,重大工程部署在哪里,也要靠地图。

同时,作战指挥和军事行动要有军事地图。“有人说地图是军队的眼睛,战略就是地图上使用时间和空间的艺术,什么时间进攻、在什么地方进攻、在什么地方防御,都需要在地图上进行谋划。即使在现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们的武器平台、远程武器仍然需要精度很高的数字地图。”王家耀说。

3

电脑、手机里的地图会泄密吗?

如今,地图和地理信息似乎唾手可得,大家打开电脑、手机,马上就可以看到精度非常高且免费的地图。那么,地图还能实现“保密”吗?

对此,王家耀表示,其实世界各国对于地理信息管理都有相应的规定,这是每个国家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信息非常详细、非常精准的大比例尺地图在每一个国家都是需要保密的,而我们平时在手机、电脑上得到的地理位置信息,其实都是经过了算法加密处理的。这种经过加密的相对位置信息,不影响地图的使用,同时也不会泄露国家地理信息。

4

2023新版中国地图,需要关注哪些地方?

今年8月,“2023年版标准地图”正式发布,王家耀向大家分享了需要关注的部分: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地图上的表达方式;

中国台湾在地图上的颜色以及中国台北市的标记;

南海,断续线范围里的岛礁及其十二海里和两百海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

中印边界。

一张小小地图,关乎千古大事,一张地图上看到的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每一版地图上很多的表达,也代表着一个国家明确的态度。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给宇宙绘制一幅地图,这可能吗?
利用谷歌技术,科学家们绘制出了果蝇大脑的神经地图
国外创投新闻 |「Terradepth」筹集2000万美元资金,利用机器人绘制海底地图
全球最快AI超算Perlmutter问世,将绘制宇宙最大3D地图
美国「脑计划」新里程碑,Nature连发16篇论文,绘制最全脑细胞地图
大脑中的地图,在帮我们理解世界?
无人驾驶为什么不用激光雷达?特斯拉工程师是这样解释的
AI未满:堵在技术升级路上的谷歌地图
腾讯接班搜狗地图,地图大战一触即发
AR领域的杀手级设备已经诞生?苹果认为就是智能手机

网址: “手一抖就是几十公里!”以前的地图竟是这样绘制的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945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