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便宜已无便宜
2023年前买一些日用品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都惊叹于拼多多的价格,买回来的产品质量也大多还可以,我一直想不通这种价格策略的盈利模式。淘宝,天猫,京东的产品价格能和拼多多差距这么大的吗?尤其是拼多多的财报还能盈利,更是使我百思不解,拼多多的生意是个羊毛能出在狗身上的高维生意吗?拼多多如果可以,淘宝为什么不行呢?
近期又买了一些产品,包括双十一,双十二,元旦和春节期间,对比来看,拼多多已大多无价格优势。当然我这里对比的大多是一些同品牌同规格的产品,杂牌的鱼龙混杂,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现在拼多多推荐产品的报价还是极度便宜,但点进去一看,正常的产品价格已和淘宝基本持平,便宜的是极度缩减版,或增加一个不相干的选项,挂一个大家都不会买或根本没价值的便宜商品来吸引眼球。
其实这个招数在淘宝早起也是用过的,现在也还有部分变种,这也是在上一轮竞争中京东高举平价自营崛起的一个原因。现在拼多多应该更是泛滥,没办法,不挂个低价根本吸引不了眼球,根本没有推介。但当大家都发现拼多多并不便宜后,或者拼多多失去便宜的高地后还能有现在的估值吗?
拼多多为什么有如此的转变呢?我的猜想(不一定对)是,一是拼多多国内体量进一步增大,全品类补贴模式不可持续。二是拼多多开辟海外战场,需要国内盈利支撑。三是将补贴资源向新开发的海外市场转移,以获得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
拼多多的此套玩法是典型的中早期互联网玩法,烧钱做大,做大后或者垄断后再盈利。但那时都是中小企业,做大后会有规模效应,但现在全球的玩家就那么几个了,都有很成熟的模式,低价抢来的规模,在丧失低价后还能带来效益吗?
拼多多在国内已经抢夺了一块蛋糕,卷不动后有进入国际市场,但增量边际效应消失后,而竞争对手还在,那时怎么办呢?抢得一群只认便宜薅羊毛的用户真的有核心竞争力吗?
字节跳动(抖音)也是从补贴开始的,看新闻给钱,走路给钱,看视频给钱等是开始用户积累的利器,但现在抖音已形成靠内容,靠算法,靠产品留住用户的强大护城河,在国际市场在面对层层限制的情况下也能步步为营,连拜登为拉拢选民也不得不在权衡利弊后低头入住抖音。
便宜和实惠当然是竞争力,但慷他人之慨,又能持续多长时间呢?
相关推荐
赛百味为了“便宜”,导致不便宜
网络成本便宜40%,资费便宜50%,传统电信业的颠覆者来袭
东方融资网:“比例偏见”,你认为的便宜,未必真的便宜
西餐界的沙县,萨莉亚怎么可以这么便宜?
保时捷跑车太便宜了?
全自动化虽然还早,但机器人劳力确实越来越便宜了
26元,苹果最便宜的商品要来了?
逆向投资,便宜并非硬道理
我终于买到便宜的n95口罩了
为什么今年双十一,没有便宜的 iPhone12 卖了?
网址: 看着便宜已无便宜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8466.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