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苦日子来了!中国砍单24%重创半导体,日美欧厂商集体破防

苦日子来了!中国砍单24%重创半导体,日美欧厂商集体破防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4月06日 01:11

来源:圆点53

这几年,因为外部因素的刺激,中国一直在疯狂的造芯。

芯片生产需要大量设备支持,因此中国持续从国外进口相关设备,如光刻机、离子注入机和清洗机等。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芯片设备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00亿美元,其中超过80%的设备依赖进口。

为此日本、美国、荷兰的芯片设备企业,是大赚特赚。

例如,ASML的财报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的光刻机金额达到了101.95亿欧元(约合800亿元人民币),占其总营收的36.1%,位居首位。

其他如东京电子、应用材料、科器和泛林等芯片设备巨头,它们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也达到了35%到40%。

然而,从2025年起,这些日本、美国和荷兰的企业想要继续在中国市场大赚特赚,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例如,ASML和应用材料在2024年的财报中都发出了预警,指出未来中国地区的收入可能会下降。ASML特别提到,这一比例可能会降至20%以下,这就意味着收入将砍掉将近一半。

而近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报告称,2025年,中国芯片设备市场的规模,将降至380亿美元,同比下滑24%,而2026年再降5%,规模只有360亿美元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也是几乎大部分芯片设备厂的最大营收区,一旦下滑,肯定会影响到大家的收入和利润。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影响力已从芯片扩展到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生物制造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男力方面,国产“马励瓶”取代传统“那非”物质,对欧美小蓝片巨头构成威胁。

经过国内厂商不断试错,通过技术提升和产业链优化,“马励瓶”成本大降,迫使海外厂商不得不降价,并通过与亰東等平台合作,努力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中国市场的风吹草动,牵动着国际经济的局势,半导体领域同样如此,我国不买了,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是过去这几年,中国买的确实不少了,这么大规模的进口,除了在当前急需的基础之上,也提前囤积了许多货,自然接下来就不需要这么囤积了,要考虑库存的。

另外一方面,则是中国自给率会逐步提升,从中国最大的芯片设备企业北方华创的排名,大家就能够看到,之前还在全球前10大之外,2024年时已经排名全球第6名了。

自2014年国家大基金启动以来,中国已在芯片产业投入超过950亿美元,2023年的设备支出占全球的32%。这些资金不仅建成了300座晶圆厂,还支撑了从碳化硅设备到光刻胶在内的完整国产供应链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晶圆厂,开始使用国产设备,来替代国外的设备,进口的芯片设备自然减少,于是这些国外的企业,要像以前那样再从中国大赚特赚,确实是越来越难了。

并且很大可能性,随着中国芯片设备企业的崛起,中国企业也会开始向海外市场出货,与国外的企业抢夺市场,基于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那对于它们而言,就是更大的麻烦了,也许会被中国企业卷死的。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就是一场典型的“乡村逆袭”,从一清二白到出走海外,谱写国产制造的神话。

随着电动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对成熟芯片的需求激增,中国凭借全球70%的电动车生产能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给自足体系。通过掌握传统工艺,并逐步向14纳米、7纳米技术迈进,同时利用多芯片封装技术弥补高端制程的不足。

分析显示,中国正在通过增强战略纵深稳固欧亚大陆的供应链网络。一旦资源丰富的国家成为中国后盾,西方施加的压力可能不再有效。

相关推荐

中国购买下滑24%?日美欧芯片设备厂,要过苦日子了
毛利率创近26年新高,砍单潮“砍”不到台积电
半导体“砍单风暴”正在来袭
“砍单潮”将至,半导体的“春天”留在了去年的冬天
砍单1468亿!半导体行业全面“洗牌”,中芯国际赌对了!
最前线丨消息称国产手机或集体砍单,荣耀赵明曾表示“销量说明一切”
疫情下的中国半导体之殇
iPhone也卖不动了,这家芯片制造巨头遭砍单五成
陷大客户“砍单”风波,歌尔股份还好吗?
砍单风暴下的台积电:净利润同比飙升76%,谁说我不行?

网址: 苦日子来了!中国砍单24%重创半导体,日美欧厂商集体破防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4573.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