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板“背靠”英伟达,赚得131亿身家
随着AI的爆火,在全球风口之下,光模块板块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之一。
背靠英伟达,新易盛则成了市场“最靓的仔”。
近期,光模块龙头企业新易盛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7亿元至42亿元,同比暴增327.68%至385.47%;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91亿元至41.91亿元,同比暴增326.84%至384.66%。
面对这份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预告,新易盛表示,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的持续增长,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高速率光模块产品的占比持续提升。
在这场AI的狂欢之下,除了业绩暴涨,新易盛估值的暴涨则更让市场兴奋。
根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易盛涨幅已超过110%,市值超过了1700亿元;如果2023年算起,新易盛三年涨幅超过了1400%,成为了市场最牛的牛股之一。
在此背景下,新易盛实际控制人身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根据财报显示,新易盛实际控制人高光荣、黄晓雷分别持有公司7.40、7.13%的股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高光荣身价为131亿元,黄晓雷身价为126亿元。
侃见财经认为,受益于全球AI技术迅猛发展,算力需求猛增,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新易盛的爆发离不开英伟达的“催化”作用。
近期,黄仁勋的中国行,也让市场再度聚焦AI产业。尤其是其宣布“H20”芯片销售“解禁”在即,引发资本市场对一众AI产业链的高度关注。另外,加上英伟达股价近期创出历史新高,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加速了全球AI产业链景气度的持续提升。
风口上的“猪”
据悉,这家光模块龙头总部位于成都。
作为AI时代“卖铲子”的生意,新易盛这几年的需求一直稳步提升。
相关资料显示,新易盛的创立与发展与实际控制人高光荣、黄晓雷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这家1800亿巨无霸公司的掌舵人,其创始人高光荣颇为低调,网上公开的报道也并不多。公开资料显示,其生于1969年,中专学历,毕业于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1989年,年仅20岁的高光荣加入乐山无线电厂光通信分厂,成为了一名技术员。在这个岗位上,他找到了后来人生的方向。
而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10年。在这个岗位上,高光荣不仅熟练掌握了光通信技术,还积极参与各种技术研究和项目实施,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1998年,高光荣迎来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其离开了乐山无线电厂光通信分厂,在成都创立了光通电子,任执行董事、总经理。而当时这家公司并未一炮而红。
2001年后,高光荣又先后在多家公司任职,历任四川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采购主管、光盛通监事、光盛通信监事等职位。
而在九州光电的这份工作当中,高光荣完善了采购流程和供应链管理,还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人脉关系。在光盛通的任职当中,他则深入地了解了市场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至2008年,黄晓雷则是光盛通信技术总监。
2008年,高光荣决定再次创业,有了充足的准备,他拉着胡学民、廖学刚、黄晓雷、韩玉兰、李江等人一起创立了新易盛。
据悉,当时新易盛注册资本一共1000万元,其中,光荣认缴出资人民币270万元,持有公司27%的股权;廖学刚认缴出资人民币230万元,持有公司23%的股权;胡学民认缴出资人民币255万元,持有公司25.50%的股权;韩玉兰认缴出资人民币70万元,持有公司7%的股权;李江认缴出资人民币25万元,持有公司2.50%的股权;黄晓雷认缴出资人民币150万元,持有公司15%的股权。
在高光荣的带领之下,新易盛坚持技术创新为导向,克服了市场的重重困难。到2016年新易盛A股上市时,该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光通信企业之一。
公司的产品则涵盖了光模块、光器件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通信、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
上市之后,新易盛继续“死磕”技术。
在这场财富的盛宴当中,新易盛的创始团队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2020年12月28日,新易盛发布公告,公司股东高光荣、胡学民、黄晓雷、韩玉兰(“各方”)经充分协商,共同签署了“一致行动人”解除协议。同日,高光荣、黄晓雷新签署了新的“一致行动人”协议,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由高光荣、胡学民、黄晓雷、韩玉兰变更为高光荣、黄晓雷。
当然,从市场表现来看,当时的新易盛并未处于爆发期。
进入2023年之后,AI的成为全球的新风口,新易盛才开始崭露头角,其业绩才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而高光荣、黄晓雷也开始进入收获期。
时代的“奖励”
2023年之后,随着AI成为全球风口,算力需求猛增,新易盛业绩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至2024年,新易盛营收分别为30.98亿元、86.47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6.88亿元以及28.38亿元。
进入2025年之后,新易盛业绩继续爆发。
一季度,其营收就达到了40.52亿元,同比增长264.13%;净利润则暴增至15.73亿元,同比增长384.54%。
根据最新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新易盛净利润暴增到37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至385.47%。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需求还远未到顶。
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用于AI集群的光模块市场,2024年规模翻番,2025年增速仍将接近翻倍。
市场消息称,单英伟达一家,2025年可能需要350万到400万支1.6T光模块。
新易盛在调研中也曾透露,从目前的市场需求及客户指引来看,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1.6T产品将逐渐起量,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行业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公司持续结合客户需求情况,积极准备产能以满足订单交付。
新易盛还表示,公司在产能侧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订单情况持续扩产。泰国工厂一期已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二期已于2024年年末建成并于2025年初投产,目前处于产能持续扩充阶段。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由于光模块板块的景气度提升。新易盛则成为了机构争先调研的对象。七月第三周(7月14日至7月18日),一共有139家机构调研了该公司。根据Wind数据显示,7月14日至7月18日,共有203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其中新易盛以10.22亿元居首,周涨幅达39.01%。
博通近期在策略会上表示,公司在AI推理领域正迎来超预期的需求增长,AI推理需求不仅正在迅速放量,而且仍处于上升通道的早期,未来对市场规模和产能配置的重估,可能带来利润的系统性上修。
博通还认为,海外AI需求尤其是新增企业需求快速增长,Token量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持续推动AI Capex保持高投入。中长期看AI应用仍处于极早期,作为算力集群拓展的基础组件,光模块行业仍然具备高增长能力。
侃见财经认为,当下随着全球AI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以英伟达为首的企业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未来需求还将持续爆发。新易盛作为“卖铲子”的企业,预计最近两年业绩将持续爆发,届时其估值也将会在高位得到兑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侃见财经”,作者:侃见财经,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四川老板“背靠”英伟达,赚得131亿身家
贝佐斯给前妻368亿美元,可他身家今年仅少了131亿
英伟达老板穿东北花棉袄 为啥?
黄仁勋身家6000亿,英伟达暂无接班人
英伟达芯片倒爷,快玩不动了
微软、英伟达、亚马逊全部接入DeepSeek,英伟达市值仍蒸发超8000亿元
赚得太多?手工耿停更5个月,村超市老板都不给抹零了
英伟达GTC大会,给AI浇了一盆冷水?
英伟达供应链投资机会梳理
首富“卖药”,赚得560亿身家
网址: 四川老板“背靠”英伟达,赚得131亿身家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9196.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1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1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0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04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4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2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3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