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银行将成“当年邮局”?马化腾去年的话应验了!

银行将成“当年邮局”?马化腾去年的话应验了!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7月22日 12:04

你钱包里的银行卡是不是快长蘑菇了?马化腾去年放的那句“银行早晚变邮局”,现在听着可一点不像危言耸听。最新数据甩脸上:2024年六大行网点就砍了353个,全国累计关了3000多家,平均每天都有银行网点在“倒闭清仓”。更扎心的是,年轻人现在转账翻支付宝微信,存钱靠余额宝,连跨境汇款都用数字货币,银行APP?打开看一眼都算给面子——毕竟刷脸认证能卡三次,办个ETC要填八页表单,这种体验,说句“不如老年机”都算夸它。

一、网点关到县城都没了,银行还在自欺欺人“降本增效”?

邮储银行最近关了三家营业所,鸡西正阳矿、虎林城西那几个点,常年门可罗雀,柜员比客户多,房租水电倒是月月照交。银行算账算得精:一个网点月开销20万,抵得上几十万笔手机交易手续费,关了确实“及时止损”。但问题来了——全国3000多个网点关门,真的是“降本增效”,还是用户用脚投票后的仓皇逃窜?

年轻人现在去银行网点,跟去博物馆似的:穿西装的柜员、排队叫号机、墙上贴着“存款有风险”的标语,连空气都飘着一股“上世纪国企”的味儿。95后小王吐槽:“上次陪我妈去取退休金,前面大爷不会用ATM,柜员站旁边干看着,说‘您慢慢试’,结果半小时才办完。我用支付宝给朋友转钱,指纹一按3秒到账,这差距,简直是智能手机对诺基亚。”

老年人确实还认柜台,但银行柜员自己都在私下吐槽:“每天80%的业务是帮大爷大妈查退休金、交水电费,剩下20%是激活社保卡。等这批老人不在了,我们这些柜员怕是要集体失业。”更讽刺的是,银行一边喊着“数字化转型”,一边把网点设在CBD写字楼,偏远地区的老人取个钱要跑几十里地。邮储关偏远网点集中资源还算明智,其他银行却忙着在市中心开“豪华旗舰店”,这不叫转型,这叫“换个地方摆烂”。

二、银行APP烂成这样,还好意思怪支付宝抢生意?

银行不是没折腾过。工行推智能柜员机,建行搞区块链结算,中行开发数字货币钱包,听着挺时髦,但用户打开银行APP的第一反应永远是:“这破玩意儿能卸载吗?”

程序员小李的经历堪称魔幻:“为了领银行送的50元话费券,我下载了某大行APP。刷脸认证卡三次,输密码提示‘格式错误’,好不容易进去了,领券要填身份证、手机号、家庭住址,最后还要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折腾半小时,券没领到,手机还中了个广告病毒。隔壁拼多多领100元券都没这么费劲!”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脑子问题。第三方支付三秒刷脸支付,银行非要你填八页表单;支付宝转账实时到账,银行告诉你“24小时后到账请耐心等待”;微信零钱通随存随取,银行理财要“T+7赎回”。用户要的是“我要转账”,银行给的是“您需要先了解我们的企业文化”。这种服务思维,停留在“你求我办事”的年代,不输才怪。

更致命的是信任转移。00后小张在海外留学,最近发现同学都在用数字货币跨境汇款:“银行跨境汇款要填SWIFT码、地址证明,手续费200块,到账要三天。用数字货币钱包,扫码转账,实时到账,手续费5块钱。我妈现在给我打生活费,都让我教她用数字人民币,说比银行APP简单100倍。”

银行总说“大额对公业务离不开我们”,但普通用户谁天天贷几千万?99%的人需要的是“小额、高频、便捷”的服务,而银行把这些业务拱手让人。现在年轻人连水电费都用支付宝交,银行再不当好“服务中介”,真要变成纯“资金中转站”——就像当年的邮局,只管送信,不管用户要不要寄快递、订报纸。

三、银行倒不了,但再装睡就要变“化石”了

有人说“银行家大业大,倒不了”,这话没错。但“倒不了”不代表“活得好”。看看柯达:胶片时代的巨头,数码相机出来后非说“用户就爱用胶卷”,结果呢?现在成了博物馆里的展品。

银行的优势还在:国家信用背书、大额资金管理能力、线下网点网络。但这些优势正在被稀释。数字货币来了,国家信用不再是银行独有的;支付宝能管万亿余额宝,大额资金管理也未必需要银行;至于线下网点,用户都不去了,留着当“景点”吗?

转型不是“关网点、裁柜员”这么简单。关网点是为了“降本”,但“增效”呢?把省下来的钱,拿去优化APP体验行不行?招行手机银行为什么口碑好?因为它把“转账”放在首页,而不是藏在“我的账户-更多服务-金融服务-转账汇款”里面。用户要的是“我要干嘛”,不是“你有什么”。

银行该醒醒了:别再抱怨支付宝微信“抢生意”,先看看自己APP打开速度能不能进3秒;别再吹嘘“百年品牌”,问问年轻人认不认你的品牌;别再搞“豪华网点”,把省下来的钱给程序员加工资,让他们把APP做得顺滑点比啥都强。

说白了,银行不是要变成“邮局”,而是要变成“互联网公司式的银行”。用户需要的是“金融服务”,不是“银行服务”。你不提供,有的是人提供。下次上热搜的,可能不是“银行关网点”,而是“某银行因用户流失率90%启动破产重组”——到时候可别怨马化腾乌鸦嘴。

结语:

银行这波“瘦身”是好事,早该甩掉“大爷心态”轻装上阵。但转型不能只砍成本,用户体验跟不上,裁再多柜员、关再多网点也救不了场子。

最后送银行一句话:别把自己当“金融机构”,先把自己当“服务公司”。用户要的不是“安全”,是“又安全又方便”;不是“专业”,是“专业又简单”。再端着架子玩“你爱来不来”,下次用户取关的就不是APP,而是你这家银行了。

毕竟,这个时代,谁离用户近,谁才能活下去。银行要是还学不会“讨好”用户,那“变邮局”都算好的——搞不好,要变“恐龙化石”。

发布于:陕西

相关推荐

银行将成“当年邮局”?马化腾去年的话应验了!
英国邮局丑闻:数百人遭指控,为系统漏洞“背锅”
智驾算力国产车加一起打不过特斯拉,厂商沉默,孙院士的话应验了
英国人集体心梗:邮局系统被一家日本公司耍了二十多年
英国邮局“丢”钱丢了14年,起诉了736人后,发现是计算机系统漏洞惹的祸
英国邮局“丢”钱丢了14年,计算机系统要背锅?
马化腾去年年薪同比下降 25%,腾讯的下一步怎么走?
雷军回忆当年:玩BBS论坛认识的马化腾和丁磊
微众银行去年营收破百亿纳税10亿 净利碾压网商银行
马化腾怎么看Facebook要发布数字货币

网址: 银行将成“当年邮局”?马化腾去年的话应验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920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