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进一步规范AI内容标识:用户发布的内容为AI生成合成的,发布时需主动声明
红星资本局8月31日消息,今日,“微信珊瑚安全”公众号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公告》。
公告称,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要求,平台应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为保障用户信息获取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平台进一步优化内容识别能力。用户通过平台获取的AI生成合成内容,可能带有显式标识或隐式标识。平台也会对可能是AI生成合成的内容进行相应提示,以便用户清晰辨识。为避免发布的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引起混淆或误认,用户发布的内容为AI生成合成的,发布时需主动进行声明。
公告还提到,依据《标识办法》规定,用户在发布或传播AI生成合成内容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平台添加的AI标识。同时不得利用AI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侵权信息以及从事任何违法违规活动。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及平台规范的行为,平台将视违规情况进行处罚。

微信平台呼吁广大创作者严格按照《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及平台规范,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时主动进行声明,共创清朗网络空间。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合成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为生成合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提供了便利工具,在促进经济发展、丰富网上内容、便利公众生活的同时,也造成虚假信息传播、破坏网络生态等问题。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3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的《标识办法》,也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编辑 肖世清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微信进一步规范AI内容标识:用户发布的内容为AI生成合成的,发布时需主动声明
微信优化AI生成内容标识机制,用户需主动声明
国家网信办就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DeepSeek:已在平台内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
微信:将进一步加强对虚假摆拍内容的治理
马上评|添加显著标识,防止AI生成内容“鱼目混珠”
法治日报刊文:名人“被AI带货”警示内容治理须跟上
九月起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
三部门发布“深度合成”技术新规,为元宇宙、人脸合成等公司划红线
为AI生成内容“正名”:从“深度伪造”到“深度合成”
网址: 微信进一步规范AI内容标识:用户发布的内容为AI生成合成的,发布时需主动声明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132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