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腹背受敌!OpenAI首颗自研AI芯片曝光,甲骨文将部署5万颗AMD AI芯片!网友:老黄千亿投资打水漂了?
先抛个最实在的问题:AI 圈真要变天了吗?前脚 OpenAI 刚官宣和博通联手造芯片,后脚甲骨文就砸下 5 万颗 AMD 芯片的订单,再加上两家刚签的超 3000 亿美元合作大单,回头看英伟达给 OpenAI 承诺的千亿级支持,不少人都在问:黄仁勋这波投资是不是亏大了?
先看 OpenAI 的动作,他们和博通的合作已经秘密搞了 18 个月,要造的是代号 “XPU” 的 AI 推理芯片,专门给即将上线的 GPT-5 这类大模型用,预计 2026 年就能量产,还是台积电 3nm 工艺代工。
牵头的是前谷歌 TPU 工程师 Richard Ho,带了个 40 人的团队,博通负责系统设计和互联方案,最终要部署 10GW 的算力,差不多是现有基础外纯新增的量。这笔合作光定制芯片投入就达数百亿美元,而且 OpenAI 没拿博通任何财务激励,可见决心之大。

更重磅的是 OpenAI 和甲骨文的深度绑定。今年 9 月,两家签了份五年期云计算服务协议,总价值超 3000 亿美元,折算下来每年要花 600 亿美元。
甲骨文新任联席 CEO Clay Magouyrk 一点都不担心回款,直言 “OpenAI 当然付得起”,理由是其用户规模快摸到 10 亿了,ChatGPT 每周活跃用户都有 8 亿。
现在合作已经落地,甲骨文把 OpenAI 的模型整合进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患者门户,帮着看病历 —— 要知道甲骨文 2022 年花 280 亿美元收购了医疗数据公司 Cerner,这步棋明显是要用 AI 改造医疗赛道。

为啥非要砸这么多钱搞自研和合作?答案很直白:英伟达芯片又贵又难抢。OpenAI 训练一次大模型要烧掉成千上万张卡,长期下来成本高得吓人。自研芯片能针对自家模型优化,光能效提升 20%,省下来的电费和算力时间就能覆盖研发成本。更关键的是能掌握主动权,不用再看供应商脸色。而且他们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一边造自己的芯片,一边租谷歌的 TPU,和 AMD 签了 2700 亿美元的算力单,还要部署 6GW 的 AMD GPU,加上甲骨文的云服务和博通的定制芯片,今年光这类交易就堆到了 1 万亿美元。
另一边,AMD 的进攻更直接。甲骨文宣布 2026 年第三季度开始部署 5 万颗 AMD 的 MI450 芯片,这款芯片能 72 颗组队工作,HBM4 内存容量高达 432GB,带宽突破 10TB/s,在推理领域优势明显。
AMD 高管甚至放话,选他们的芯片 “没有借口,毫不犹豫”,现在已经有七成顶级 AI 公司在用他们的 Instinct 系列了。有意思的是,甲骨文一边给 AMD 下单,一边还在和英伟达合作 —— 要建基于英伟达 Vera Rubin 架构和 Spectrum-X 交换机的十亿瓦级 AI 工厂,黄仁勋说这是把数据中心变成 “AI 工厂”,神经系统就是他们的互联技术。
但要说英伟达就此歇菜,显然太天真。OpenAI 虽然自研芯片,但 2025 年底前还要把英伟达 GPU 数量堆到 100 万台,之前签的 5000 亿美元算力订单也没取消。毕竟英伟达的 CUDA 生态摆在这里,从编译器到工具链都是行业标配,开发者早就用习惯了,这不是单靠硬件性能就能轻易替代的。而且英伟达正在推进 Vera Rubin 新平台,性能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行业里的逻辑其实很清晰: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多手准备。2025 年全球 AI 芯片需求暴增,英伟达一家产能根本不够用,OpenAI 自研芯片加上 AMD、英伟达的供应,本质是解决 “算力饥荒”。就像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显示,英伟达现在还占着 80% 的市场份额,但 AMD 市占率预计 2026 年能从 15% 涨到 25%,OpenAI 这类定制芯片也会分走 15%-20% 的高端市场。更关键的是 OpenAI 的胃口远不止这些,奥尔特曼说要到 2033 年建 250GW 算力,按现在的成本算得花 10 万亿美元,这钱显然要多家分摊。
最后看看网友们的讨论,简直是科技圈的 “脱口秀现场”。
有人算得门儿清:“OpenAI 这是既要英伟达的 1000 亿,又要甲骨文的 3000 亿,还要博通的技术,算盘打得火星子都溅出来了”;
也有人替 AMD 打气:“终于能和英伟达掰手腕了,以后买芯片不用再被‘绿队’漫天要价”;
还有人调侃甲骨文:“左手 AMD 右手英伟达,客户OpenAI,这是把三家都绑上自己的船啊”。
至于黄仁勋,调侃就更多了。有网友晒出他经典的皮衣造型配文:“老黄:我给的五千亿支持,合着是帮你攒够了跟博通合作的本钱?”
还有人补刀:“前阵子刚说合作是‘史上最大算力项目’,转头人家就跟对手组队,这剧情比美剧还刺激”。
不过也有理性声音:“老黄才不慌,甲骨文不也照样买他们的架构?CUDA 生态的护城河在那摆着,短期谁也挖不动”。
说到底,这不是谁打败谁的故事,而是 AI 算力需求太猛,逼得整个行业必须多点开花。OpenAI 和甲骨文的千亿级合作,本质是 “算力买家” 和 “基础设施卖家” 的互相绑定,英伟达的霸权确实在松动,但要说老黄的投资打了水漂,恐怕还为时尚早。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英伟达刚投资OpenAI,OpenAI反手就投资AMD,还秘密自研AI芯片!网友:奥特曼拿老黄当提款机了
OpenAI首颗自研芯片曝光,苹果已下单
英伟达向OpenAI投资千亿美元,400万GPU打造“超级智能”
美媒:OpenAI与甲骨文共建“星际之门”数据中心 将部署6.4万块英伟达AI芯片
传OpenAI携手博通及台积电打造自研AI芯片
OpenAI大动作!自研AI芯片,预计2026年投产!
OpenAI计划自研AI 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微软、OpenAI自研AI芯片,想站着把钱赚了?
GPU太烧钱 巨头自研AI芯片渐成趋势
孙正义千亿美元豪赌!AI芯片被Sora彻底引爆了?
网址: 英伟达腹背受敌!OpenAI首颗自研AI芯片曝光,甲骨文将部署5万颗AMD AI芯片!网友:老黄千亿投资打水漂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315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