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具身智能3D数字人开放平台“星云”正式上线:让AI从“大脑”进化到“身体”

具身智能3D数字人开放平台“星云”正式上线:让AI从“大脑”进化到“身体”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10月29日 23:14
来源:猎云网

10月29日,魔珐科技(Xmov)宣布正式上线具身智能3D数字人开放平台——魔珐星云,旨在将AI交互从当前以“文本框”为主的单一模式,全面升级为具备语音、表情、动作等多模态交互能力的智能数字人。

发布会上,魔珐科技创始人兼CEO柴金祥教授表示,伴随着智能化的升级,近几年来AI已经可以写文章、编程序甚至做决策,并且可以调用各种API成为智能体。然而,现在的AI依然有重大缺失——即缺少了身体,为此魔珐星云就是要把AI从无形变为有形,让AI从拥有大脑进化为拥有身体。

在创立魔珐科技之前,柴金祥是美国工科名校TAMU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终身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自二十多年前投身相关研究至今,他持续致力于具身智能3D数字人技术的研发与突破。

而魔珐星云平台的推出,正是希望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成熟、高效的基础设施,避免重复“造轮子”,让更多应用能够集成先进的AI数字人交互能力。

那么,何为“具身智能3D数字人”?

现场,柴金祥给出了一个正式定义:它首先具备大脑,即当前的大语言模型,拥有推理、决策能力,并能调用各种API智能体来执行任务;其次是“具身”,赋予了模型一个身体/形象,可以是超写实3D数字人、二次元风格、卡通形象,甚至是游戏角色;而拥有身体后,它还需具备表达能力,包括语音、动作、表情和手势。

这样一个具身智能3D数字人,便实现了“有大脑、能办事、有形象、能表达”。

在柴金祥看来,当前,大模型在垂直领域已具备足够的智能,能够处理事务、回答问题。而魔珐科技要解决的是:能否为AI赋予身体,使其有形象、能表达?

今天发布的星云,以开放能力平台面世,就是魔珐科技让所有开发者能够调用其能力,为AI赋予身体与表达能力的解法。

技术突破:打破铁三角难题

现场,柴金祥坦言,要实现大规模开发与应用,为AI赋予身体与表达能力,仅仅拥有强大的算法或大模型并不足以实现规模化推广。在与客户和用户的交流中,他们发现以下六点至关重要:

首先,质量是关键。数字人的形象需逼真,无论是二次元、卡通还是超写实风格。其次,表达能力必须自然流畅,包括语音、动作和表情。此外,由于是实时互动而非预生成内容,响应速度至关重要。

“从人类感知角度,通常在1.5至2秒内的响应是可接受的。因此,质量与响应时间共同构成了终端体验的核心。若无法满足,体验必然不佳。然而,即便体验良好,也未必能实现大规模推广。”

柴金祥以智能3D数字人应用于在线场景举例,将其从文本聊天机器人升级为有形象的陪伴助手,需支持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并发用户,这就意味着并发能力成为关键挑战。

另外,当成本、多终端适配、国产信创支持也同样重要。

当前语言模型的Token成本仍较高,直接影响普及。终端设备不限于高端电脑或云端服务器,还包括医院终端屏、桌面陪伴屏等,其芯片能力较弱(如RK3566等百元级芯片)。若无法在此类设备上运行,规模化便无从谈起。

同时,不同屏幕(如手机、电视机)的算力差异巨大,电视机芯片算力通常远低于手机。魔珐希望服务或陪伴能跨终端实现。

最后,就是国产信创支持,需确保数字人能在国产芯片上运行。

不过,要同时兼具这6点实属不易。质量、成本与延迟通常难以同时优化:高质量、低延迟需高算力与精细美术,成本自然高昂;低成本、低延迟则往往牺牲质量。

这是一个棘手的平衡难题。

而魔珐科技利用文生多模态3D大模型+技术实现路径的协同突破。

模型层面,星云平台通过自研的全球首个文生多模态3D大模型,直接将文本/语音转换为语音、动作、表情、手势等多模态的3D表达信号。

架构层面,则进行云-端拆分。在云端,只生成轻量级的动作和语音参数(非视频流),包含音频波形特征与3D骨骼、表情、手势等语义动作信号,极大降低下行带宽;而在端侧,通过AI解算模块,将这些参数实时转化为画面。

此外,魔珐科技自2018年起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3D动画数据,成为其模型训练的关键壁垒。据了解,其中每一条数据都需要具备强动画制作能力的团队进行标定与审核的制作,成本高达每秒千元,涵盖人脸、手势、身体动作与表情的高质量3D动画数据,为模型的高质量输出奠定坚实基础。

最终,魔珐星云平台不仅在模型层(文生3D多模态)实现了语义到身体语言的突破,更在系统层(云–端架构)完成了性能、成本与延迟的协同创新。

六大优势,构建全链路交互体系

目前,在核心技术指标上,魔珐星云拥有六大优势:

1、采用超写实3D数字人技术,实现了语音、表情与动作的高质量实时自然生成;

2、将驱动延迟压缩至500ms以内,在交互时可随时打断;

3、具备千万级设备并发驱动能力;

4、低成本,结合AI端侧渲染技术,可在RK3566/3588等百元级芯片上运行;

5、适配多场景应用需求,同时支持超写实、二次元、卡通等多元角色风格;

6、完全兼容国产信创芯片体系。

魔珐星云在具身驱动领域,基于文本输入即可实时生成3D数字人的语音、表情及全身动作,精准驱动屏幕数字人或实体机器人,实现媲美真人的自然表达与交互。此外,在视频生成和语音合成领域,魔珐星云同样有着优异的表现。

总体来看,星云平台构建了从实时驱动到内容创作的全链路能力体系,不仅推动传统显示屏向“AI具身智能交互屏”演进,助力人形机器人从执行基础操作的“蓝领”进阶为具备交流服务能力的“白领”与智能伙伴。这一技术突破或将重塑人机交互产业格局,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应用场景广泛,推动屏幕与机器人“能说会动”

魔珐星云不仅为大语言模型与AI Agent提供了“身体”与“表达界面”,更将推动各类终端设备向具身智能体演进。

从手机、平板、电脑,到商显屏幕、电视、车载大屏,任何屏幕都可以升级为能自然交互的具身智能体,让每一块屏幕都能“能说会动”,从被动信息载体变成主动交流和服务入口。

同时,平台能力也延伸至机器人领域,赋予人形机器人更自然的语音、眼神与手势交互能力,使其从执行基础操作的“蓝领”进阶为具备服务与交流能力的“白领”伙伴。

在教育、客服、法律、销售、导游等众多领域,魔珐星云可提供低成本、高效率、规模化的交互式具身智能服务。

对于开发者、系统集成商及生态伙伴来说,均可基于魔珐星云快速构建各类应用,涵盖App、小程序、Web端、智能座舱、零售展厅等多种场景。

柴金祥在现场宣布,魔珐星云将面向全球开发者全面开放,“我们希望全球的开发者能够加入到我们的具身智能3D数字人的生态中,魔珐星云有这个能力让每一块屏幕、每一个应用、每一个终端,都有一个具身3D智能数字人!”

商业化进程启动,百家客户正在测试

商业化方面,据柴金祥透露,已经大约有上百家企业客户正在测试,其中部分已经付费,展现出强烈的市场兴趣与商业化潜力。

发布会上,最先嗅到商机的是显示器制造商。过去几年,显示器行业陷入了内卷:分辨率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但缺乏真正能撬动应用场景的创新。

光屿智联CEO冯晨表示,在显示器行业竞争饱和的当下,有了星云平台,公司可以在原有的屏幕上给出更多交互方案,“对用户来说,那将是一种超越预期的震撼体验。”

深耕LED显示屏多年的万屏时代CEO黄锴认为,魔珐星云的发布将极大拓宽整个显示器行业的市场边界,“我们作为大屏基座提供商,与多家头部数字人公司合作。头部公司产品优秀,但整个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成本高(每路需昂贵GPU),服务不稳定,难以实现7×24小时无差错服务。数字人能力的局限束缚了行业发展,大家都在低水平重复造轮子。”

他形容魔珐星云是“行业中的六边形战士”:“有了魔珐星云提供的具身智能底层能力,未来行业可以打造广告一体机、会议一体机,还有银行、医院等多种场景。原来是百亿市场,未来可以是千亿和万亿市场。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具身智能3D数字人开放平台“星云”正式上线:让AI从“大脑”进化到“身体”
每块屏幕都能 “活” 起来!魔珐星云具身智能平台上线,开发者与产业界热议
具身智能,腾讯“低调入局”
何为“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改变世界?
具身智能,究竟还缺什么?
从地平线拆分后,地瓜机器人怎么做具身智能卖水人丨具身智能对话
让具身智能走进现实,他们做到了
具身智能离现实有多远:热潮、泡沫和商业化
下注端到端:一场具身智能的谨慎豪赌

网址: 具身智能3D数字人开放平台“星云”正式上线:让AI从“大脑”进化到“身体”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3701.html

所属分类:人工智能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