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花500亿买了个寂寞:用户增长乏力、收入增量不及补贴零头

作者 |李晨彤
编辑 |王浩东
作为阿里全面打响即时零售战役、并全速转向AI赛道后的首份重磅答卷,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显得尤为关键。
11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自然年)业绩,披露了市场关心的关于外卖、AI和电商等情况的关键数据。
整体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截至到2025年9月底的单个季度,阿里总营收为2477.95亿元,同比增长5%,剔除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收入,同口径收入增长为15%。
经营利润同比暴跌85%至53.65亿元,经调整EBITA也下降了78%。
市场对于阿里云利润的暴跌,其实是有预期的,此前机构预测营收预期为2432亿元,每股收益预期为2.746元,实际营收和收益都远超预期,实际收益为8.75元每股。
但是在关键的业务指标上,阿里的业绩并不过关。
1、外卖(即时零售)业务:高投入低回报
作为第三季度的焦点业务,花了550亿补贴的即时零售业务呈现“高投入、低回报、用户增长乏力”的尴尬局面:
高投入:阿里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为665亿元,比2024年的325亿增加了340亿元。今年二季度的时候,阿里销售和市场费用达到了532亿元,已经比往常高出了200多亿。
所以,阿里在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这一项上就多出了550亿元左右。
这也对应了阿里在外卖大战的一开始就提到要烧钱补贴500多亿元。
但550亿补贴并没有换来对等增长,投产出比严重失衡。
市场对于阿里如此高的投入,显然是不买单的,一个最基本的计算指标就是投产出比并不高。
低回报:财报显示,阿里的即时零售业务在2025年的第三季度收入为229亿元。而在外卖大战之前的2024年,也就是以饿了么为主要部分的即时零售收入为142亿元,今年第三季度较去年同期只增长了60%。
为什么说只增长了60%?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在淘宝闪购推出后,其战略地位远远高于饿了么。饿了么在公开数据中显示,订单只有2000万,这和淘宝上购的1亿多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所以说当阿里巴巴在三季度花了数百亿元,只换回了不到100亿的收入增量,就算是刨除了提除了补贴带来的收入减少,那这也不够划算。
用户增长乏力:在二季报的时候,阿里披露的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月均用户增长25%。
在第三季度的时候,阿里只是提到了推动淘宝APP的月活消费者同比快速提升,而没有披露具体的数据。
另外,淘宝APP在双十一期间,其披露的数据是实现了消费者同比双位数增长。
所以,极大可能淘宝的APP在闪购大战中甚至增长的比例不超过10%。
quest mobile在11月份推出的一项报告中提到,淘宝在今年9月份的月活跃用户为9.8亿,同比增长4.1%。大幅落后于美团的月活用户为5.2亿,同比增长7%;大众点评的月活用户为1.59亿,同比增长28.8%。
闪购业务给淘宝带来的用户增量远没有消费者感受的那么多。
阿里也透露出战略收缩的信号:财报电话会中蒋凡提到,阿里下个季度的闪购投入可能会减少。
2、AI业务:投入计划偏保守且收入贡献难以量化
AI是阿里业务的重头性,也是市值的重要支撑。
财报数据显示,阿里云第三季度收入为398亿元,同比增长34%,不计阿里并表业务的收入为同比增长29%。
大模型和AI的业务其实还是处于比较早期,财报中并没有更多的数据体现。
投入规模惊人:市场关心的其实是阿里巴巴在AI业务上的capex。过去四个季度,阿里资本投入已经达到1200亿元,而三年期的长期规划是3800亿元。
阿里巴巴CFO徐宏甚至表示,由于当前客户的需求旺盛,此前提出的3800亿规划可能偏保守。
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资本开支,AI方向的收入如何,却很难估量。
收入透明度不足:AI相关产品收入 “连续9个季度三位数增长”,但未披露具体金额及占比。
徐宏表示,关于资本开支所带来的增量营收比例如何估算,我们认为目前难以给出精准答案,核心原因是AI行业整体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同时,对于行业目前的AI泡沫论调,吴泳铭表示,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内并不存在所谓的“AI泡沫”。
但这并无法打消市场对投入效率的质疑。
产能瓶颈凸显:AI服务器上架速度跟不上订单增长,积压订单持续扩大,短期难以转化为实际收入。
3、核心电商:短期增长依赖收费结构调整
关于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之所以在外卖大战中巨额补贴还能撑住收入,主要是核心电商的收入增长。但核心电商收入增长并非源于需求复苏,而是依赖收费结构优化,长期增长动力不足。
财报数据显示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789亿元,主要得益于Take rate的提升,包括全站推广的渗透以及去年9月推出的基础软件服务费。
很多人可能忽视了基础软件服务费在三季度业绩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8月,阿里宣布自9月1日起开始对商家收取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旗下二手电商平台闲鱼也将于同期对卖家收取0.6%至1%不等的服务费。
但与此同时,取消天猫商家的年费,通常为3万和6万两个档位。
海豚投研曾今估算过,天猫年费减免预计113亿元,基础软件服务费的增收规模大概是288亿元。
具体到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电商业务的客户管理收入比去年同期的717亿元增加72亿元。
基础软件服务费是2024年9月(第三季度末)开始收取,得益于基数较低的优势,2024年Q4-2025年Q3客户管理收入都保持了双位数的增长。
但是2025年Q4开始起基数抬高,客户管理收入增长可能再次放缓。
总结
阿里本季度财报暴露出为抢占即时零售和AI赛道,采取“不计成本”的投入策略。
但前者投产出比严重失衡,后者回报难以量化;核心电商增长依赖收费调整,缺乏内生动力。尽管营收超出预期,但利润暴跌、用户增长乏力、战略收缩信号,均反映当前模式不可持续。
市场担忧若减少补贴,即时零售增长将承压;若持续投入,利润将进一步恶化,阿里正陷入“投入—亏损—增长”的恶性循环,但短期内难以看到明确拐点。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财报披露后的25日夜间,阿里巴巴盘前涨3%,但此后快速下跌,最终收盘为157元每股,股价下跌2.3%。
而次日,美团开盘大涨。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阿里花500亿买了个寂寞:用户增长乏力、收入增量不及补贴零头
国际金价下跌,年轻人买了个寂寞?
毛利超同行10倍、研发不及营销零头,谁在排队买老铺黄金?
用户增长放缓,发展乏力,海外受挫,拼多多“进击之路”还有戏么
买相机花多少钱合适?别花了钱买个寂寞!
YY遭浑水做空,百度买了个寂寞?| 超级观点
花小猪上线200天,滴滴「认亲」的N个深意
补贴、强攻、狙击:阿里美团鏖战本地生活
止不住补贴的拼多多还香不香
年报一出激起千层浪,拼多多活跃用户超京东直逼阿里
网址: 阿里花500亿买了个寂寞:用户增长乏力、收入增量不及补贴零头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470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792
- 2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5736
- 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5175
- 4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24611
- 5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24309
- 6华为 nova14深度评测: 13155
- 7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11888
- 8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774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9794
- 10手机中存在一个监听开关,你关 9519
